当前位置: 主页 > 北京 > 妈妈百事通 > 早教通 >
案例分析孩子打人的真正原因
时间:2013-12-19 17:1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如果用说服的方法不见效果,可以采用“身体约束法”,即让宝宝坐下并面对着你,你抓住他的手臂和肩,大约1分钟后松开,再告诉宝宝他错在哪里。连续一星期使用这种约束法,就能纠正宝宝的不良行为。
妈妈们可能会有这样的苦恼,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学会打人,被其他家长逮个正着时会过来“告状”,可是怎么也制止不了,怎么办呢?妈妈们要知道宝宝打人的真实原因,就能对症下药啦。
 
【我喜欢他,想和他做好朋友】 
贝贝2岁4个月,和其他小朋友玩时总喜欢“打”人。每次打人后,妈妈都询问贝贝为什么打人,贝贝则委屈地说“我想和芊芊玩,可她总不跟我玩”,要不就是“妈妈,我没有打嘉嘉,我是想摸摸她”。 
专家解读 
有的宝宝明明想和别人玩,却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就用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的宝宝想通过肢体语言向小伙伴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因为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和力度,导致打人行为。这些行为都是由于宝宝语言发展不充分,嘴跟不上手造成的。 
 
 
案例分析孩子打人的真正原因
 
对策 
妈妈要因势利导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如试着教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交往需求,告诉小朋友“我想和你一起玩,可以吗”,提前征得别人的同意。若想向对方表示友好,可以拉着他的手,用拉一拉或轻轻摸的方式来与他交流。告诉宝宝,用力打人,人家会疼,你直接在宝宝身上试一试,他会有感性认识的。 
如果用说服的方法不见效果,可以采用“身体约束法”,即让宝宝坐下并面对着你,你抓住他的手臂和肩,大约1分钟后松开,再告诉宝宝他错在哪里。连续一星期使用这种约束法,就能纠正宝宝的不良行为。 
 
【我想成为妈妈的唯一】 
宝宝刚满两岁,却越来越霸道。家里来了客人,只要妈妈和客人聊天,他就会哭闹,黏着妈妈不让她与客人说话。如果阻止不了妈妈,就会跑过去打客人,搞得大人很尴尬。 
专家解读 
两岁左右的宝宝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在乎妈妈是否注意到他。当发现自己被冷落时,常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哭闹、打人等异常行为随之出现。有时宝宝打人,并非讨厌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妈妈的注意力。 
对策 
家里来客人时,不要赶宝宝去房间玩或将他“晾”在一旁,最好的方式是促成宝宝和客人间互动:让客人听宝宝表演儿歌,观赏他的积木城堡……让宝宝感觉到,客人的到来不但没让他受冷落,还提升了他的被关注度。同样,在接待客人时,妈妈也不忘让宝宝知道你在关注着他。 
要是宝宝已经在“攻击”客人,你除了立即制止他,抓住他打人的那只手,还要严肃地直视他的眼睛,明确告诉他你因他的行为而生气、难过,这样做是要宝宝了解打人不对。
 
相关链接: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