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读图时的小心思吗?
大家现在应该都同意,儿童绘本带有强烈的艺术气息,艺术家的个人审美/技艺满溢纸面。也应该会同意,要看懂绘本,只看文字是不够的,得看图。
然而,一方面,读图和读文字是两种不同的技能。用语言阅读的思路来读绘本,可能已经「误入歧途」。看懂图,你准备好了吗?前后左右,先看哪里?五颜六色,注意哪个?为什么鼠小弟的形象在 A5 的书页上只占一个角落?大猩猩不苟言笑的脸背后又是一颗怎么样的心?
另一方面,在限定的时间里,人脑认知的容量是有限的,成人幼童都一样。绘本上的图像和文字是在同一时间内争夺孩子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大脑对信息处理能力只有这些。在文字和图像共存的情况下,大脑偏向选择容易的信息——图像。
有大量国内外的研究(如,台湾的賴孟龍 & 陳彥樺,国内的周兢,美国的 Evans & Saint-Aubin)发现:幼儿在看书的时候,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图片上。他们不看图片的时候,看哪里?看大人的脸!如果没有刻意的提示,他们不会主动注意书上的文字,更别说他们可以自动地把文字和声音,声音和意思地联系起来。
也不要以为,孩子会自动地注意到绘本上的重要信息,无论是来自图像的,还是文字的。更不要以为读完几遍绘本,孩子就吸收重要信息(你希望他们都注意到的要点)。
所以正确的姿势是要反复,这样你价格不菲的进口绘本才能真正实现它们的性价比。(即,要反复玩,玩透它,玩「坏」它。玩透是理解,玩「坏」是重组再建。)
绘本上的图像: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的大脑喜欢图像。图像是直接的,文字是抽象的。古老的埃及和中国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一个页面,有图有文字,我一定会先看图。(难怪这年头,人们常说,无图无真相?)老听人说,现代人变懒了,进入了读图时代。图像给我们一个直观(容易)的感受,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视觉能力依然是人类最常用的认知方式。
图像不但直观,而且持久。就好像我们看了 1982 版的红楼梦,再看后来电影版的红楼梦,左看林妹妹不适应,右看宝姐姐也别扭。我们的大脑一旦有了「定式」(固定的图像),很难被抹去。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庸的武侠小说每次被搬上荧屏,都会被「金庸迷」骂的原因,就是因为与各自心目中的「形象」差别太远了。有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蓉妹妹」。
绘本带来的美感(情感刺激)非常重要,但不能替代孩子自主地通过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图像」的过程。也就是你不能只给孩子看几分钟三联版里绘有黄蓉的插图,不考虑该怎么帮助他们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蓉妹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如果你关心的儿童的文字阅读能力,就不能只停留在图像(带来的美感和情感刺激上),还是要回到文字上。在孩子适当的阶段,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到对文字的认知上。在语言学习中,「注意力」(Attention)只是第一步,「注意到」(notice)才是内化的开始。绘本很美,很好,但在阅读的路上,外来的图像慢慢地让位于文字,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构建属于自己的图像。这是(早期)阅读最愉悦,最有成果的目标。
绘本有为,在于鼓励儿童诗意的探寻能力,视觉语言能力的发展,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
绘本有不为,因为不能直接发展文字阅读能力;图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儿童对文字的注意力。
依恋安全感及亲子阅读频率更重要
在 Fletchler & Reese 的论文里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一个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安全」(security attachment)感越强,对阅读的兴趣越高,阅读质量也越高。
In general, children who are securely attached to their mothers experience more frequent and high-quality reading with mothers than children with an insecure attachment status. (Fletchler & Reese 2005:83).
这种「安全感」比阅读时的技巧(如问答,反馈)或积极性跟阅读的质量更相关。安全感高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会更注意力集中,有更多高质量的互动。
意外吗?跨越30年的绘本研究之最主要发现居然跟书本的特点或阅读技巧没什么关系。除了说明绘本的研究依然有很多空白领域之外,也是提醒我们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情感」的重要地位。如果大人不放松,只是把亲子阅读当作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当成超过隔壁某某小孩的工具,没有以孩子为中心,效果不会好。只有在「亲子」(比如说,愉悦,不强勉,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的基础上,才能让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变成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探索的过程。
还有一个重大发现是:亲子阅读的频率同阅读的质量相互作用,成正比。读得越频繁,阅读质量就越高;质量越高,阅读就越频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这两者结合促进儿童对阅读的参与度,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实现语言的进步。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