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芸永  发表于 2013-9-29 16:24:45| 1373 次查看 | 3 条回复
在家对着大人气定神闲颐指气使,稍有不顺就大喊大叫不罢休,外出时则畏手畏脚胆小羞怯,任何事情都不敢出手;这让我们很忧心,孩子如此行为不利于社交。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改善孩子的社交恐惧?
保丽芳  评论于  2013-9-29 16:24:59
我只是个打酱油的。。。。
保丽芳  评论于  2013-9-29 16:25:00
看贴回帖是一个好习惯
Anne@  评论于  2013-9-29 16:30:35
保丽芳 发表于 2013-9-29 16:25
看贴回帖是一个好习惯
其实不用太担心,其实很多孩子都是如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窝里横”。他们之所以在家霸道,是因为他们和家里的人都很熟悉,而且他们知道所有人都很宠爱他。而在外是完全陌生的,他有恐惧心理很正常。如果他过于恐惧家长可以这么做:
平时在家的时候多让孩子参与事务,减少没有原则的宠爱纵容,适当承担责任,会减少孩子对公共场合与集体活动的距离,减少恐惧感。不要每件事情都替孩子包办,当家长做到放手让孩子体验时,孩子往往会更加得心应手,在外胆小羞怯状况和在家无法无天行为都会得到调整。
对待胆小类型的孩子,不必给予过多过急的压力,当孩子不敢去帮忙买单时,不要硬推着孩子前往,至少在刚开始,可以带着孩子去收银台那边示范几次;当孩子不敢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不要硬逼着孩子前往,至少陪着孩子静静玩耍,再慢慢等孩子步入状况,也许孩子开始喜欢集体活动之前,需要适应和小朋友小规模地交往;当孩子不肯在访客与朋友或者陌生人之前表演时,也不要胁迫与批评他们,担忧丢面子的损失,比不上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太激进只会让孩子更加沉默和害羞,从此厌恶和大人“应酬”这件事,尽量让孩子与朋友双方平等,并等他们准备好以后,自然而然开始交往,我们要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也很少一次交谈就能融洽沟通的,是不是?
不给孩子贴标签,这一条很重要。如果动不动指责孩子是“胆小鬼”,“没有用”“笨”“怯懦”,这类标签和心理暗示只会影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表现达不到预期时,和她一起学习,鼓励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胆小和害羞是常有的特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胆小有时候能保护我们自己呢!给孩子多多的鼓励和支持,他们的自信心会慢慢增长。
互动中,让孩子学会成长,而不是激进地希望一步到位,以免效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