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syy  发表于 2013-8-6 16:04:51| 1927 次查看 | 2 条回复

近日,在双卓基地第二期校长班第三次校长培训大会、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人大附中2013年教职员工暑期培训大会上,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校长进行了《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创办面向未来的教育》的主题发言。刘校长在发言中对目前社会关切的教育前沿问题和教育热点话题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晨报《教育周刊》现摘录其中部分观点,和读者一道分享品味。

共同营造世界教育事业的百花园

孔子是全人类的伟大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宝贵的财富。中国的科举制度,被誉为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之后改变历史进程的第五大发明,欧洲的考试制度乃至文官制度,就是从借鉴科举制而来。而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学校制度,则是从欧美传过来。一直到现在,中国学校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仍然深受欧美影响。因此,一部世界教育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中国教育和欧美教育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历史。今天,我们要推动世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还要坚持这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最美莫过多样化,我特别欣赏费孝通先生关于世界文明的那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国的教育,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应该彼此欣赏,彼此借鉴,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在和而不同中 共同营造世界教育事业的百花园。

顺应世界潮流 坚持中国特色

当代中国的教育,既要顺应世界潮流,也要坚持中国特色。习近平主席有句话说得极好,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中国教育这双脚做出最合适的鞋。怎样才算最合适?我的理解,一方面,正确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有因有革,返本开新;另一方面,科学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取长补短,洋为中用。我们要在熔铸古今中外教育精华的过程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是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历史担当和神圣使命。

做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者

中国有两三千年崇文重教的传统,独生子女政策让崇文重教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急切。但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还不充裕,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教育条件与老百姓的预期之间,有很大反差。中国的优质学校承担的压力,空前绝后、无与伦比,恨不得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能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招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明明知道很好,但不能实施。比如小班制,一个班的学生最多不能超过24人,好不好?当然好!可目前我们能实施吗?肯定不能!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苦闷。如何化解这种苦闷?最有效的办法,是司马迁讲孔子的那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向往之,至关重要。有些理念和办法,我们一时做不到没关系,关键是我们知道它是好理念、好办法,我们目前的工作要尽最大努力向这种好理念、好办法靠拢,要为将来实施这种好理念好办法创造条件。仰望天空,脚踏实地,这就是我们应有的状态。坚持理想不动摇,直面现实不盲目,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徘徊,我们要做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者。

教育改革创新要把握好速度与力度

人大附中近三十年的改革创新,着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把握好两个度上,一个是速度,既要超前,又不脱离国情、不脱离现实;一个是力度,既保持革故鼎新的态势,又让教师、学生、家长、同行、主管部门和全社会能承受。把握好这两个度真的很不容易,稍有闪失,就要出纰漏。把握好这两个度,才能做教育改革创新的领跑者。领跑者首先要领着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同时要时刻关注后面的人,既要给后面的人以压力,还要让后面的人使把劲儿就能跟上。因缘际会,人大附中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学,我们除了把自己的学校办好之外,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们要在努力担当中国基础教育的领跑者中,实现人大附中人的教育自觉、教育自信、教育自强。

中学教育必须是独立完整的体系

在高等教育已大众化的今天,中学教育的地位在下降。民国时期,朱自清、叶圣陶、丰子恺、俞平伯、钱穆等等,无数顶级的学者和作家都做过中学教师,那时,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流动是无门槛的,这种状况在今天已无法想象。今天,小学、中学、大学,中学只是教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中学的任务好像就是给大学输送生源。这样的定位,对中学教育的伤害是致命的。我一直认为,中学教育必须是独立完整的体系,必须有自己独立完整的目标。不这样,中学教育形不成大格局,做不了大文章,也不可能有大作为大成就。

中学毕业时,正好十八岁。中学教育是把孩子培养成人的教育,是把孩子培养成合格公民的教育,是至为关键的教育。我们从事中学教育的人,正是要在这一点自尊、自重、自警、自醒,自己先要对中学教育高看一眼,然后才能让全社会高看一眼。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人文情怀,在中学阶段完成公民教育,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这样的定位很重要,是基础性的。方位确定了,才有方向的问题,才有方法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学安排,都要围绕这样的方位来进行。

中学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黄金时期

学校以学为主,学习以通为贵。这两年,社会各界十分关注“钱学森之问”,也就是中国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其实,在“钱学森之问”之前,钱学森先生曾花费很多心血提倡通识教育,呼唤大成智慧。通识教育和培养大师是一脉相承的。通识教育是大师出现的基础,只要通识教育蔚然成风,大师出现才能水到渠成。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在大多数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时代,出类拔萃、显山露水的人,基本上都是经过良好的通识教育、形成大成智慧的人。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中学最适合通识教育,是培养大成智慧的黄金时期。因为中学不像大学那样细分学科,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上全面发展。在文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理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在中学是能够做到的。错过了中学时代,一旦进了大学,文理学科泾渭分明、壁垒森严,要搞通识教育,难度不知要增加多少倍。因此,我们搞中学教学改革,讲提升中学办学质量,主攻方向就应该放在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大成智慧上。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语境下,我们如何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我觉得摆在第一位的,还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自学,既是自己学习,更是自主学习。自己学习好理解,自主学习,是指在自己学习中有独立的思考。相比之下,自主学习,是更重要的自学。

以后,文盲这个词,也许指的是那些离开学校后不能通过自学来更新知识的人。进一步讲,即使是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自学的东西也肯定比从老师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多。再进一步讲,即使是听老师讲,也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因此,自学,才是学习的常态,才是学习的核心。有创新能力、出创新成果的人,肯定是自学能力强的人,这中间完全可以画等号。中学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向内下功夫,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学的自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这一点,过去很多人认识不够,现在应该大加强调、反复强调。

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金钥匙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学问学问,学必须与问连在一起,而且“问”是学问的发动机。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中进步的。创新人才,首先是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才,而且是善于在众多问题中发现核心问题的人才。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想出“阿基米德定律”、牛顿在苹果树下悟到“万有引力”,他们都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高手。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不例外。马克思、恩格斯对全人类的不朽贡献,就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并为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找到了正确答案。因此,所有创新人才都是“问题中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发现并解决了小问题,便成就了小创新。发现并解决了大问题,便成就了大创新。中学培养创新人才,一定要鼓励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一定要培养孩子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专心致志、锲而不舍。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把“金钥匙”。“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一大事,或许就是发现并解决一个问题吧。

从娃娃抓起培养团队精神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我们在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协同精神。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重视系统性和协调性。适应这种变化,科学研究和各种创新也越来越体现出协同性。今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几乎每一项大的创新都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团队在联合攻关。这种团队联合攻关的规模一天比一天大,阿波罗计划可以说是国家团队在攻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已是国际团队在攻关了。最近,美国白宫宣布启动"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奥巴马在2O13年初的国情咨文中表示,这项计划将让科学达到一个太空竞赛以来从未见过的高度。"脑计划"又是一个国际团队联合攻关的大计划。"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代创新的主要形式,也是当代创新能最终成功、能产生巨大效益的根本保证。中学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认清这种趋势,顺应这种趋势,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对中国的创新人才教育来说,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还有其特殊意义,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团队精神先天不足,更需要后天培养。有没有团队精神,愿不愿意、善不善于协同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重新提倡孩子的动手习惯

还是要提倡培养孩子的动手习惯。七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动脑与动手并重,十年前,人大附中也开设了许多让学生动手的劳技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两年,这个问题讲得少了,所以今天我要重新提出来。动手,首先是劳动,劳动光荣,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学校里的动手类选修课,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种知识运用,也是一切创造创新的活水源头。动手类选修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能力。动手类选修课,也是让学生放松身心,増加学习趣味的重要途径。还有一点特别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容易出现坐而论道、眼高手低的毛病,让他们参加动手类的选修课,也算是对症下药。总之,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减负”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今年的全国“两 会”上,中小学生的“减负”再一次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线校长,我十分赞成“减负”,人大附中这几年也一直在做“减负”的努力,只有减负,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我们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源,真正按教育规律办学。作为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的会长,我更是真切地懂得,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与“减负”同步;不“减负”,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我甚至认为,何止是学生要减负,像人大附中这样的优质学校要减负,校长要减负,教师也要减负。现在的问题是,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负担都很重,压力都很大,大家捆绑在一起,白加黑,五加二,连轴转,都很苦。减负问题是典型的“知易行难”,因为减负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只要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只要社会心理对教育的预期居高不下,减负很难有大的进展,现状也很难有大的改观。我这样说,绝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恰恰相反,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作为一所优质示范学校,我们应该知难而上、迎难而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争取有所作为,有大的作为。目前,我们在减负上最能有所作为的空间,就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创新,通过改进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过去两堂课讲完的,用新的教育方式一堂课讲完了,过去两小时学会的东西,用新的学习方式一小时就学会了,负担自然就减轻许多。因此,就学校而言,就教师而言,就现实条件而言,目前减负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负担减轻了,身体才会放松,心境才会空灵,工作才会从容;才会有时间读书学习、加油充电,深入思考一些大问题;才会生发出更多更大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宽松的环境从容地工作,这是我的教育理想,相信也是大家的教育理想。

4564845  评论于  2013-8-6 16:05:00
我要赚爱币
bpszf  评论于  2013-8-6 16:24:59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