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大题第1-4题为判断题 第5-7题为单选题 第8-10题为多选题 礼,在现代生活中,常用来指对人的敬重;而从甲骨文中“礼”的字形来看,表现的是对神的敬重。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知识链接: “礼”是一个常用词,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礼”还可以作为语素构词,比如礼貌、礼节、礼让、礼遇等,都是由“礼”构成的。无论是单用一个“礼”字,还是用由“礼”字构成的词,都可以用来表示对人的敬重。然而,“礼”字在造字之初,确实是用来表示敬神的。 “礼”的繁体字是“禮”,在甲骨文中,本没有示字旁,大致的字形是 ,隶变后便写作“豊”。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容器里放满了玉一类的祭品,下面是古代的礼器——豆。这两个部分集合在一起,表示事神以求福佑。 “豊”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禮”呢?文字学家有不同的说法。一说“豊”和“豐”(“丰”字的繁体字)字形相近,为了区别起见,故加了一个“示”字;一说“豊”的本义和事神有关,而汉字中这一类字,习惯以“示”为义符,故加了一个“示”字。
“礼仪”虽是一个词,但古代礼是礼,仪是仪,两者并不是一回事。随着语言生活的发展,“礼”也可以指仪式。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知识链接: “礼”最初是动词,指以致祭的形式,敬事神灵,祈求得到保佑。后引申为名词,指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交际礼节。由于礼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又引申指表示敬意或营造气氛的仪式。 比如,学校开学时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毕业时举行毕业典礼。所谓“典礼”,就是隆重举行的仪式。在“五一”或者“十一”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有时会搭上观礼台,邀请各界代表人士观礼。所谓“观礼”,就是观看“五一”或“十一”的庆祝仪式。鸣礼炮,放礼花,都是庆祝仪式的组成部分。可见,“礼”有时是可以指“仪”的。
关于“礼”有一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人们经常会引用这句话。它是春秋时代的孔夫子说的。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知识链接: “和为贵”引用率极高,因这句话出自《论语》,有人便误以为是孔子说的。其实不是。 原话见于《论语》第一章“学而”。这一章的第十二节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可见这话是有子说的,不是孔子。 那么,有子是谁呢?有子名若,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学生。因为他的脸长得很像孔子,所以在孔子过世以后,孔门弟子出于对老师的怀念和敬仰,曾一度“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论语》中提到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名或字,连高材生颜回也不例外,唯独曾参和有若两人,被尊称为曾子、有子。但我们不能因此便把学生说的话和老师说的话混在一起。
早在西周时期,小孩子读书有六门功课,称之为“六艺”。其中第一项便是“礼”,由此可见“礼”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知识链接: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据《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当时学习的课程便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排在首位的。 “六艺”分别包括哪些内容呢?“礼”指的是社会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乐”指的是音乐、诗歌、舞蹈,“射”即射箭,“御”即驾车,“书”为识字,“数”为计算。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们也许分别代表着政治、艺术、体育、生活、文化和科学。可见,课程设置还是相当全面的。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作为一代大教育家,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凡在“六艺”方面学有所成者,在孔子的学校里面便成了“贤人”,达到了优秀学生的水平。
“不学礼,无以立。”−−它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身处世。这句话出自: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知识链接: 在《论语》第十六章“季氏”中,有一个叫陈亢的人——《孔子家语》说他也是孔子的学生——问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也许听到过和别人不一样的教诲吧?” 孔鲤回答说:“没有。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院,他突然问我:‘学《诗》了吗?’我告诉他‘没有’。他对我说:‘不学《诗》,无以言。’我退下以后便开始学《诗》。” “另一天,父亲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像平常一样快步走过庭院,他突然问我:‘学礼了吗?’我告诉他‘没有’。他对我说:‘不学礼,无以立。’我退下以后便开始学礼。” “不学《诗》,无以言。”——《诗》指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个人不学习《诗》,就不懂如何言谈应对。“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立”,就是孔子说的“三十而立”的“立”。一个人不学习礼,不了解社会的礼仪制度、道德规范,就无法立身处世。由此可见《诗》、礼在孔子心中的地位。
作家茅盾的名作《白杨礼赞》,曾多次作为教材收入语文课本。文章题目中“礼赞”的“礼”字,其正确的解释是: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C 知识链接: “礼赞”本是佛教用语,义谓礼拜三宝而赞其功德。“三宝”就是俗话所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三宝”——佛教中的佛、法、僧。“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可泛指一切佛;“法”指佛教的教义;“僧”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 由于佛教徒在礼赞中极尽虔诚,故“礼赞”一词后来在用于非宗教场合时,“赞”指赞美,“礼”指恭敬,成了比一般的赞美更具有感情色彩的动词。茅盾的《白杨礼赞》便是一例。在茅盾的心目中,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所以他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分庭抗礼”是一个常用成语,它的意思是双方地位相同,或者实力相当,足以抗衡。其中“抗礼”的“抗”的意思是: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C 知识链接: “分庭抗礼”的“抗”理解为抵抗、拒绝,是望文生义的结果。其实,它本写作“伉”,因“伉”可通“抗”,后来才写作“抗”的。所谓“分庭抗礼”,是指宾主相见,分处庭院的两边,双方对等施礼,以此表示声望相似,地位相等,可以平起平坐。 《庄子·渔父》中有一个很好的用例。一位渔父大大咧咧地见了孔子,孔子却对他百般谦恭。渔父撑船离开了,孔子仍侍立着,直到水波平静,听不到撑篙声,才敢上车。这让他的弟子大惑不解。 子路忍不住靠在孔子车边问道:“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今渔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这意思就是:万乘的天子,千乘的诸侯,他们见到老师,没有一个不是以礼平等相待,而老师还露出高傲的神色。渔父拄着船篙,对面而立,老师却弯腰鞠躬,施礼之后才答话。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这里“分庭抗礼”的“抗”字,就突出了国君、诸侯都认为孔子是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的。
礼在古人生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形成了大量含有“礼”字的词语。下列词语中,“礼”指特定的礼节和仪式的是: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C、D 知识链接: 四个选项中都有“礼”字,但所指并不相同。 婚礼的“礼”可指特定的礼节和仪式。古代自不必说,从纳彩开始,一直到亲迎,有所谓“六礼”,一环扣一环,高潮迭起。就是现代婚礼,同样讲究热烈和隆重,往往由婚庆公司策划,有一整套的程序。 丧礼在古代是十分严格的,逝者下葬以后,子女还要守制。父母抱养子女三年,子女为报养育之恩,也要守制三年。守制期间要谢绝应酬,不得应考,不得婚嫁,现任官员还要离职,以表哀思。现代丧事以简,毛泽东提倡开追悼会,但仍有追悼的礼节和仪式。 祭礼是对祖先的追思和怀念。中国文化讲究“慎终追远”,丧礼是“慎终”,祭礼便是“追远”。孔子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礼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后人对祖先的感情表达出来,所以从供品到祭服到祭仪,都有明确的规定。 和婚礼、丧礼、祭礼不同,茶礼也有一个“礼”字,但它指的是礼字的另一个义项——礼品。古时订婚以茶为彩礼,所谓“茶礼”就是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
“礼贤下士”是一个常用成语,字面的意思是敬重社会上的贤者和暂居下层的智者。下面对这条成语作逐字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礼”,指以礼相待
- B.“贤”,指道德高尚的人
- C.“下”,指处于社会的底层
- D.“士”,指拥有知识的人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B、D 知识链接: “礼贤”和“下士”本为两个词。礼贤,礼遇贤者,《吕氏春秋?慎大览》:“非至公,其孰能礼贤?”下士,尊重能人,《史记?魏公子传》:“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后来四字成文,成了一条成语,形容尊者、长者降低自己的身份,尊重和器重有德有才的人。 四个选项中的C项解释,把“下”说成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显然不符合这条成语的本义。“下士”不是偏正结构,而是动宾结构。下,是居高者以低姿态出现,以此表示对“士”的敬重。它不是用来修饰“士”的。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颜渊问他的老师孔夫子:“仁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孔夫子回答了四个“非”。下面属于四个“非”的是:
- A.非礼勿视
- B.非礼勿听
- C.非礼勿言
- D.非礼勿信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B、C 知识链接: 颜渊,即颜回,孔子的高材生。孔子非常赞赏他的安贫乐道,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正是这位颜渊,一心想弄懂“仁”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言行合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颜渊又问:那么,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孔子的回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四个“非”中的第四个,是“非礼勿动”,不是“非礼勿信”。孔子前面已经提出“非礼勿听”,凡是不合乎礼的,连听都不愿听,哪里还有信不信的问题?
读旧小说时,常有“道个万福”的描写。比如《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写潘金莲见西门庆,西门庆施礼,“那妇人慌忙放下生活,还了万福”。“万福”是古代妇女特有的行礼方式。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知识链接: “万福”本是祝颂语,它的意思就是很多很多的福。正如人们祝颂“长命百岁”“万事如意”一样,“万福”也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由于古代妇女与人施礼,多口称“万福”,后来便专指妇女的行礼方式。 不过,妇女在口头上“道个万福”时,还会配合身体动作。通常的做法是:两手松松地抱拳,置于胸前的右下侧,然后上下移动,同时上身稍稍前倾,做出鞠躬的姿势。在现代生活中,“万福”已经销声匿迹,但在表现古代生活的影视作品中,偶尔还能一睹它的风采。
读旧小说时,常有“唱个肥喏”的描写。如《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吴衙内双手接受,深深唱个肥喏…”“喏”可指应答的声音,“肥喏”即大声地答话,以示尊重。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知识链接: “喏”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读ruò时,指应答的声音;而“肥喏”的喏,正确的读音是rě。把“肥喏”解释为大声应答是错误的。 原来“喏”和礼貌行为有关。向人作揖同时嘴里发声表示敬意,这就叫“唱喏”。这是古代男子的专用行礼方式。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他的父亲告诉他:“旧制,朝参时,拜舞而已。政和以后,增以喏。然绍兴中,予造朝,已不复喏矣。”可见宋代的朝廷上,也曾有一阶段,推行“唱喏”这一行礼方式。 那么,何谓“肥喏”呢?“肥”指的是打躬的幅度。“肥喏”也可称为“大喏”。这时的施礼者,抱拳高拱,弯腰扬声,动作特别明显,让人感受到一种格外的恭敬。
古代礼仪中有所谓“趋礼”,即小步快走,以此表示对对方的尊重。1972年2月21日上午,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机场,当他从舷梯上走下来时,周恩来总理快步上前迎接,正是这种礼节的现代应用。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知识链接: 古人不同的走路速度,用不同的词语。《释名?释姿容》中说:“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趋”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礼节,即用小步快走,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战国策?赵策》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身为左师,而他又是“病足”,走起来不太方便;但他见到赵太后时,采用的是“徐趋”的步伐。“徐”和病足有关,“趋”则和礼节有关。客观上只能达到“徐”的速度,主观上采用的是“趋”的节奏。由此可见古人对“趋礼”的重视。 周恩来总理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他在外事活动中,既敢于坚持原则,又善于运用礼节,树立了我们国家的良好的外交形象。在接待尼克松总统时采用“趋礼”,正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成语“举案齐眉”,说的是汉代梁鸿、孟光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故事。有人说,这个“案”其实就是小几,分量很轻,如果像八仙桌那样,孟光即使是大力士,也是举不起来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知识链接: 这条成语的主人公,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梁鸿和他的妻子孟光。据古书上记载,梁鸿其时穷愁潦倒,为别人家打工,但他每天干完活回来,妻子总是烧好饭菜伺候他,把装有食物的托盘举到齐眉的高度,恭恭敬敬地请丈夫食用。在这个故事中,“举案齐眉”只是妻子举案;但演变成了成语以后,可以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 那么,“案”是矮桌子吗?不是。古人所说的“案”,其实就是托盘。按照《急就篇》上面的解释:“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有足无足,都是盘子,不是桌子。而且,《考工记》上说,这种盘子“十有二寸”,即一尺多长,把它举到齐眉的高度,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如果真是矮桌子,正当吃饭的时候,妻子把桌子举起来,不是有点莫名其妙吗?
古代的跪拜礼,是常见的礼节,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正式取消。下列三种跪拜礼中,最虔诚、最恭敬的是: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知识链接: 古代行礼有“九拜”之说,稽首、顿首、空首三种称之为正拜,其中又以稽首为最恭敬者。 “稽”有停留的意思。所谓“稽首”,不但要叩首至地,而且还要停留一段时间,所以叫稽首。这是臣子拜见君王或者祭祀先祖时所行的大礼。 “顿”的意思是短暂停顿。所谓“顿首”,即头触地即起,不作停留。这种行礼方式又称“叩头”。多用于地位低者拜见地位高者、小辈拜见长辈等庄重的场合。 “空首”用得比较普遍,据古书上介绍,是先把两手拱合在地上,然后拜头至手。因为头没有碰到地面,所以称之为“空首”。这种行礼方式还有一个名称——“拜手”。通常情况下均采用这种行礼方式。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多的。比方想去访一个人,那么,在未访之前,必先打听他父母及其祖父母的名字,以便避讳。”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礼仪文化。下列避讳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知识链接: 所谓避讳,是指遇到君王、上司或长辈名时,不能直接写出来或者读出来。这种做法始于周,行于秦,盛于唐,严于宋,清朝尤烈,直到民国改元才予以废除。 避讳最常用的方法是改字。比如,东汉人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把“秀才”改称为“茂才”;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把“王昭君”改名为“王明君”。宋代有个州官叫田登,地方上连“登”的同音字也不能用,元宵节张灯三日只能写成“放火三日”,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民间俗语。 缺笔也是避讳的一种方法。读古书的人常见到书上有些字笔画残缺,这往往是避讳的结果。比为唐太宗名李世民,唐朝人写到“民”字时,就不写最后的一笔斜钩。清康熙名玄烨,清朝人写到“玄”字时会省去最后的一点,写到“烨”字时也会省去最后的一竖。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他的名字成了“国讳”,古书上孔丘的“丘”字,常常是缺掉第四笔的。 变读,就是该读这个字的读成另外一个字。南宋某人叫钱良臣,他的儿子有点小聪明,在读经史时见到“良臣”二字,就变读成“爹爹”。一天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他变读成“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一时传为笑谈。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史记•刺客列传》的描写是:“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踞”是一种和礼仪相关的动作。它具体的表现是:
- A.小腿朝后跪着
- B.两腿弯曲蹲着
- C.两腿前伸坐着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C 知识链接: “箕”是一种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可用来扬去糠麸或清扫垃圾。现在称“簸箕”。在“箕踞”一词中,箕是名词作状语用,形容一种坐的姿势。所谓“箕踞”,即两腿叉开,像簸箕似的坐着。在古人眼中,这种坐法是大不敬的。 首先,这种坐姿有放纵、轻慢的意味,完全不拘礼法,率性而为,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其次,这还和古人的服饰有关。黄帝垂裳而治,裳,类似于今天的裙。古人靠裳遮蔽下体,里面是不穿内裤的,当时也没有内裤可穿。所以,在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坐姿,“箕踞则如袒裸”,这为社会道德所不容。荆轲之所以箕踞,显然是想以这样的姿势,表示对秦王的藐视,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
手是人的重要的器官。汉语中有一批包含“手”字的词语。在下列由“手”构成的词语中,语义和敬重有关的是: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C 知识链接: 四个选项中,可用来表示敬重的,是“垂手”和“拱手”。垂手,即两手下垂,这是一种肃立的姿势。明代沈德符在《野获编》一书中说,小吏见到官长,用人见到主人,“每见必軃袖垂手,以示敬畏”。“軃”,同亸,音duǒ,义为下垂。軃袖和垂手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拱手,其实就是作揖。两手相合,置于胸前,上下稍稍移动。左手盖住右手称之为吉拜,右手盖住左手则成了凶拜。有一种说法,认为拱手的礼节来之于戴枷,施礼者自比于犯人,表示对对方的服从。 “袖手”义为把手插在袖子里,以此表示与己无关或不想插手,如成语“袖手旁观”。“染手”则和袖手正好相反,比喻插手或参与某事。“袖手”和“染手”都和敬重无关。
下列词语源于佛教,其中和礼节有关的是:
- A.顶礼膜拜
- B.五体投地
- C.拈花一笑
- D.双手合十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B、D 知识链接: “顶礼”本是佛教中拜佛的礼节,施礼者双膝下跪,两手伏地,以头顶佛的脚。这是佛教中表示最高敬意的行礼方式。“膜拜”同样和佛有关,施礼者合掌加额,长跪而拜,以显示内心的虔诚。由是,“顶礼膜拜”作为成语,可用来表达一种无限景仰、无限崇拜的感情。 “五体投地”和“顶礼膜拜”有相似的词义。“五体”指的是两肘、两膝和头。施礼者不但两膝跪地,而且两手从手到肘的部位贴地,再加上以头叩地,所以称为“五体投地”。它常用来表示心悦诚服,佩服到了极点。 双手合十,原为印度的敬礼方式,后为佛教徒沿用。它的做法是:双手当胸,十指相合。这是佛教徒最常用的礼节。 “拈花一笑”虽也是佛教典故,但和礼节无关。它说的是以心传心,用心去参悟禅理。佛书上说,释迦牟尼在灵山说法,拈花示众,众皆茫然,唯有摩诃迦叶有会于心,破颜微笑。后世禅宗即推摩诃迦叶为始祖。
古人很重视礼尚往来。《论语?阳货》中有一段话,便和这一礼节有关:“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下面关于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欲见孔子”:想会见孔子
- B.“归孔子豚”:赠送孔子蒸熟的小猪
- C.“时其亡也”:那时他已过世
- D.“往拜之”:前往拜谢他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正确答案是:A、B、D 知识链接: “阳货”是谁?学界看法并不一致。从《论语》这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权势的人。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 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去见他。于是,阳货想了一个办法,给孔子送去蒸熟的小猪。根据当时礼尚往来的原则,孔子在收到礼物以后,应该登门拜谢。孔子不想见这个人,就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他。 由上可知,选项中的解释除C外,其他都是正确的。“时其亡也”:时,同伺,趁机的意思;亡,外出,出门,和死无关。“时其亡也”,就是趁他出门的时候。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