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  发表于 2013-6-16 18:08:41| 1895 次查看 | 2 条回复

这样她会不懂竞争,那样他会不懂分享,总是因为担心,你就给了孩子错误的指点。让我们来了解父母们都给了孩子什么样的交往误区,学会离开这些美丽的错误。  爸爸妈妈们往往以自身待人处世的方式,直接影响孩子参与社会交往的方式。有时候,是因为父母们还不够了解孩子们学习交往的规律,有时候是因为父母自己在交往中的恐惧映射到了孩子身上,所以,着急和担心的同时,就误解并误导了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发展。

  下面这些错误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经常发生的,父母们可要重视起来!

  误区1. 把最好的宝贝拿出来与人分享,孩子才不会“独”成“小霸王”,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事实:分享的是情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

  场景、“宝宝,给奶奶一口!”“哦,真是好孩子!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

  分享是一种自然行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状态的分享。

  如果经常用语言“测试”孩子是否大方,却是在扼杀孩子的分享意识。分享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外人对这个孩子的评价是大方不抠门,而在于孩子能从分享这个行为中和他人构筑友善和谐的关系,体会到人与人良性交往中所拥有的快乐,从而达到心灵沟通的美好感受与满足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家长这样刻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孩子的诚心诚意得到的却是一种被欺骗?D?D家长根本不吃,或者敷衍地吃一口,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对分享行为丧失愉悦感,破坏孩子正常的分享意识建立。如果家长想通过主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就一定要让孩子能从你的反应中,看到他分享行为的结果?D?D你感谢他的行为给你带来的快乐。

  场景:“宝宝,你是好孩子,把你最爱玩的小飞机给弟弟玩一会儿吧!你给他玩,妈妈才更喜欢你!”

  分享不是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孩子有权选择分享的对象、分享的物品和分享的时机。家长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实际上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孩子对分享行为的误解。孩子会依照家长的心理暗示一次次迎合、满足家长的要求,丧失了分享的意义,而单纯变成了家长对于孩子分享行为的一种脸面上的满足。

  误区2. 孩子不能受委屈,别人打他一定要还手,这样将来才有竞争意识!

  事实:竞争意识是人的本性之一,不需要特别的灌输。

  场景:“儿子,他抢你玩具,你为什么不还手?去,把它抢回来!”

  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动物世界里,动物之间天生会懂得如何参与从觅食到求偶的各种竞争,同时自如地选择在某种情境下与同类甚至异类竞争或者合作。竞争意识是人的本性之一,不需要特别的灌输,过分的灌输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反而会起到破坏作用。

  孩子有权自己决定是否上前去“抢”玩具,也有权决定以其他的方式解决自己面临的状况,这是他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决定的。同时,对一个心理架构健康和全面的孩子来讲,他可以在交往中观察双方力量的对比,估算行动的结果,并最终决定是否采取行动。在这样一次次的体验中,他发展出主动的行动意识和良性的竞争观念。家长主动地教孩子“出击”,实质上是教给孩子暴力强势。谁更暴力,谁就赢得玩具。

  有些家长在竞争中备受压力,甚至感觉到自己处于劣势,才不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移给了孩子。如果过分强调人与人的竞争关系,会降低孩子的竞争能力,甚至会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利于孩子正确地认知社会、建立与他人的友善、对社会的友善和信任,妨碍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与良性竞争。

  误区3. 打人不是好孩子。

  事实:打人有时是没把握好的“表达”,有时是为了正当防卫。

  场景:“才两岁的孩子,你怎么就学会打人了?”“妹妹不哭,哥哥打人不是好孩子!”

  2、3岁的宝宝,语言的流畅表达滞后于他们的心理活动和逻辑思维,这个阶段孩子如果遇到某些急于表达的事情,就会大量动用动作语言。这就是成人有的时候觉得他们相互"打起来"了,可他们自己无所谓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这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很多幼儿并没有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很严重的"冒犯",或者没有认为自己被严重地"冒犯"了。婴幼儿常常分不清轻轻拍和暴打的力度,把握不好轻吻和咬人的感觉,也不能预见突发动作的后果,所以这些动作语言的交往也往往会造成伤害,很多情况下受到伤害的小孩子也会很疼、会哭。

  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被伤害的孩子,在安慰他的同时,告诉他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样才能让孩子理解同伴的行为,消除可能带来的心理伤害。

  场景:“这孩子总是在外面打其他小朋友,搞得我们既没有面子又提心吊胆,我没少说他,甚至也打过他,可是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免不了要面临打人和被打的情形,特别是男孩子,他们自身的荷尔蒙决定了他们更主动地用动作方式来解决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和所要承担的后果之间存在的关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建立责任感的很重要的成长过程。

  如果家长教育孩子“打人是错误的不好的行为”,而家长却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往往会用同样的暴力方式来处理和同伴的关系,因为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可以体会到这种方式带来的“效果”。

  同时,家长也应该避免下面一些方式的说教:

  看看!怎么把小朋友打流血了?!打坏了怎么办?--宝宝得到的信息就是,可以打,但不能打流血。

  打人不对;打人不是好孩子!!--你在告诉孩子,主动采用动作做正当防卫是不可以使用的。

  不能随便打人!!--这句话等于没说,孩子怎么知道什么是随便,什么是不随便?

  你不能主动打人,但别人要打你,你就打回去!!--结果往往是,你的孩子最爱主动出击。因为他不能在别人动作的瞬间,判断这个人是不是要打他,所以他往往会在瞬间先出手。

  误区4. 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学会谦让是一种风度,是长大的表现。

  事实:谦让首先要有理。

  场景:“宝贝儿,弟弟比你小,你让着他,让他先玩!”

  年龄小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讲道理,年纪小并不是特权。在这个时刻如果家长对自己的宝宝说要让着小的,就意味着你指引着他不用讲道理,只比年纪。家长的解释是否意味着,今天这个孩子比你的年龄小,所以他可以任意行为,明天你的孩子遇到比他大的孩子,也可以随便随心所欲?因为那个大孩子应该“让着”小的啊。其实无论谦让还是争取,都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首先要“有理”。

  误区5. 孩子见人一定要打招呼,这是起码的礼貌。

  事实:你可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场景:“我这孩子太不象话了!见到我同事,怎么让他叫人他都不叫,提醒他做个要做礼貌的孩子,他还是无动于衷,真害的我没面子!”

  家长的面子就那么重要吗?在你逼迫孩子叫人的同时,有没有想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呢?当众提醒他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是否意味着他其实是个“不讲礼貌的坏孩子”呢?礼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礼貌的形成更应该是一个对等的行为。有多少成人在见到孩子时,主动打招呼呢?成人的行为,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想让孩子主动与成人打招呼,首先是将自己的孩子隆重地介绍出来,让对方能够平等的接受孩子,主动和孩子交流。在带孩子外出遇到熟人时,在近距离打招呼前可小声提醒孩子注意礼节。如果孩子当时没有打招呼,如认为必要,请在事后再与孩子沟通。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ofwat  评论于  2013-7-7 20:47:44
我是有素质的人
茗淳棉进  评论于  2013-7-7 20:48:19
我要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