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爸  发表于 2011-7-12 14:43:36| 1551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陆俊爸 于 2011-7-12 14:44 编辑

最近看来一本书,对我的冲击很大,也改变的我以前的一些固有观点。这本书的名字叫《“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成功之路》,这本书颠覆了“赢在起跑线”的教育模式,给那些“输在起跑线”的孩子打了一剂强心针,指出一些无法通过考试考量的“软实力”,才是未来职场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保证。


本书的主人公于智博,并不是一个从胎教时就抓紧训练的常春藤“英才”,他的成长过程甚至犯了不少教育专家提出的“禁忌”:9岁时父母离异,正是专家们特别强调的心理成长关键期;隔代养育,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输在起跑线上,小学留级,中学倒数……但是,父母却另辟蹊径,培养了他21种考试无法考量的“软实力”,为他今后的成功“蓄力”。


16岁时,智博去了全校只有50人的美国最低级别的乡村高中,毕业时选择了全美最便宜的大学,报读商业管理系。他的想法很简单,因为这所不起眼的大学是他当时的“最佳匹配”。


然而,25岁时,智博考上哈佛最难考的商学院;27岁,毕业后又成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成员,成长为500强企业抢手的国际化人才;28岁,为实现按照自己个性设计的人生规划而担任联想集团总裁高级助理……


      于智博,这个曾经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究竟是怎样被拯救的?他的成功经历是能被复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