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涛妈  发表于 2013-5-16 11:57:38| 6283 次查看 | 6 条回复

专家说,这时候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时期。这时候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哪些方面是学前班的孩子需要去学习的呢。

北京著名幼教专家成玉英——

知识跟着能力走

幼教专家成玉英老师,是全国著名幼儿园——北海幼儿园昌平分园的前园长,她认为,“幼小衔接”时期,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因为“知识会跟着能力走”。成玉英自己的女儿,上小学前只会写十几个字。


学前班的孩子要学习些什么?


让孩子买菜算账

成老师举了个例子:前几天吃晚饭的时候,读幼儿园的小孙子问:“奶奶,这个‘盛饭’的‘盛’和你的姓——‘成’,是一个字吗?”我听完立即回答他说,这是两个字,然后解释,盛饭需要用饭碗之类的器皿,所以“成”字下面得加一个“皿”字。成园长告诉记者:“我们孩子有很多天赋,他知道提问的时候,我们要去引导他的兴趣,挑起他们的主动性。学问、学问,会问的孩子才会学。”

女儿小的时候,成园长每天给她讲一个故事。第二天,女儿去幼儿园再讲给小朋友,她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小朋友都喜欢听她讲。慢慢的,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非常强,也很自信。成园长又给她买很多童书,她为了讲更多的故事就主动看书,有不会的字就来问,成园长很耐心地给她解答。她越看越多,兴趣越来越足。

成园长介绍,“幼小衔接”期是孩子阅读的敏感期,这期间要努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大班的孩子可以互相比一比,看看谁读的书多、会讲的故事多,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一切都要从生活入手,成园长带大班的时候,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菜市场,让孩子去买菜,学算账。这样既能给他们普及基本的数学知识,也能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还能在讨价还价中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这些汇总起来,就是生活的能力。

和孩子一起种植物

孩子进入幼儿园大班,家长要主动培养孩子一些能力和习惯:

1.注意力的培养

带大班的时候,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成园长会告诉他们:以后要你们做什么事情,只说一遍,大家要认真听。然后成园长经常给他们一个指令,让他们去执行。再然后两个指令,最后形成多个指令。这样一点一点的条件反射似的去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提高。

2.观察力的培养

经常改变一下孩子的生活环境,比如把房间重新布置一下,换个窗帘,摆个小东西,有时甚至是非常细小的改变。然后让孩子们去发现这些改变,提醒他,看他能不能找出来。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种一个植物,植物每天都在变化,孩子可以观察这种变化。

3.习惯的养成

孩子敢于在众多人面前说话,吐字清晰,语言表达落落大方。学会待人接物、文明用语。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己会穿衣服、脱衣服。教孩子做家务活,会扫地、擦桌子,为将来在学校值日做好准备。

4.锻炼身体

教孩子跳绳、跑步之类课间运动,让他们有游戏的本领,便于融入集体,也能练就健康的体魄。

带孩子参加升旗仪式

在上学前,成园长会组织大班的孩子参观两次学校。第一次是大环境的参观,带孩子一起去参加校园的升旗仪式,让他们看一看学校的操场、小学生们的课间活动。第二次带孩子进课堂,听半堂语文课、半堂数学课,让孩子们看看学校的哥哥姐姐都是怎么学习的。看到哥哥姐姐们做数学题那么快,很多孩子都很羡慕,觉得做小学生很棒,也有了上学的愿望。

除了参观小学,成园长还找来幼儿园的优秀毕业生回园搞座谈会,让孩子们给哥哥姐姐们提问,了解他们的小学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月,成园长会推出“学做小学生”的计划。这一个月,幼儿园大班教学完全模拟小学,教室的环境也布置成学校课堂的模样。早晨来幼儿园必须准时,每个孩子都背上个小书包,到幼儿园后要给老师敬礼,同学之间要互相问候。增加站队、课间操项目,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收拾书包、装文具盒。

总之,“幼小衔接”期要全方位培养,不能只注重提前学知识。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要以人为本,培养能力,培养兴趣,孩子们一定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和平二校德育主任宋莉——

学前孩子掌握知识要适量

宋莉主任认为,“幼小衔接”期,孩子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要适量。

1.孩子要学会汉语拼音

有的孩子汉语语感比较好,上学后很快就能掌握,但每个班都有几个孩子,老师怎么教都不会,小学一年级课本所有汉字都是配合拼音教学的,拼音学不好会影响整个语文课的学习。

2.让孩子认识500个常用字中的200个

不用太多,不必会写,认识就行。孩子的小手还没有发育完全,手没有劲,过早写字,握笔会不正确,同时不要用眼过早,以防近视。小学一年级要求会写166个字,认识300个字,如果一个字不认识,上学后会比较吃力。

3.培养孩子的数感

数感就是把抽象的数字生活化,比如“1”可以是一个苹果,“3+2”可以是三个香蕉加上两个桃子。能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这对将来学做应用题帮助也很大。不用给孩子太大的计算要求,只要会20以内的加减法就行了。

4.英语不必背什么单词

英语多进行情景对话游戏最好。像韩女士的孩子,完全不必学两套教材,学一套就可以了。如果过早接触教材,上学以后会失去对课本的新鲜感。

5.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和一定的规范

学校是个集体,集体就会有规范。现在有些孩子,家长过度溺爱,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容易不自信,容易抵触陌生环境。有的孩子没有养成很好的规范习惯,来到学校不会上厕所,找个角落就大小便。有的孩子不会收拾自己的物品,文具和书本经常散落一地,东西找不到了,就要求老师帮助寻找。好的习惯和规范比书本更重要。

珠江五校德育主任杨咏——

孩子应该“散养”,情感过渡非常重要

所谓“散养”,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杨主任不赞成给这么小的孩子那么多课业压力,幼儿园的孩子应该以玩为主,要让孩子释放他们的天性,给他们一个童年。最近的新课改要求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应该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尽量多接触书籍

“幼小衔接”期没必要让他一定要认识多少个字,而是尽量让他接触书籍,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如果他有了阅读兴趣,他看书发现有不认识的字,他自己就去用字典查找了。

2.小学和幼儿园也应该互相有衔接

杨主任所在的学校经常组织一年级老师去幼儿园考察,老师们观察孩子在幼儿园时的状态,也就能更好地把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学校新生开学,第一个星期都是半天课,这样孩子也有个适应过程。“幼小衔接”,除了知识的过渡,情感的过渡也非常重要。

教育是个慢功夫,这就像熬一锅粥一样,不能急。幼儿园就去灌输那么多知识,上学了还学那些知识,孩子就会厌烦,继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杨主任说:“搞了这么多年的教育,不只我,很多人都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孩子,很多学习都一般。为什么呢?我觉得与孩子的幼年教育有一定关系,我们很多教师总觉得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什么事情都‘近水楼台’,孩子还在幼儿园时,老师们就给他们讲学校里的东西,管教也很严格,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们慢慢都不爱学习了。”

只有科学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步入一个良好的轨道去发展,家长很多时候不仅仅要去关心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让关心和爱护得到很好的效果。宝宝需要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家长过多的约束和管教反而会适得其反。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喜洋洋2011  评论于  2013-7-21 10:39:54
看贴回帖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
丁影圳  评论于  2013-7-21 12:58:15
留个痕迹
citb34  评论于  2013-7-21 12:58:48
我顶,我再顶
emily_niuniu  评论于  2013-7-22 09:39:48
学习了                        
43383783  评论于  2013-7-30 16:32:05
学习了,感觉很受用。就是看着身边的孩子都在上培训班,感觉自己的散养有点对不起孩子
万里无云  评论于  2013-8-3 14:11:40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