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活体验加深,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心理极不安定,他们常常会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孩子完全变了,根本不跟我讲话。”“我说什么他都跟我对着干。”“现在孩子变得蛮翻!”……对于不少家长的抱怨,曾两次获得市百优班主任称号的戴革宏老师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翻才不正常。” 一提到与孩子交流,家长们有一肚子苦水:孩子变了,没有以前乖了。戴老师则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变得让家长“头疼”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是孩子身心发育的特别时期。家长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种种反常或跟以往不一样的情况,恰恰说明孩子的身心在发育,家长应感到高兴。 同时戴老师也提醒家长,孩子此时的种种表现虽然正常,但家长也不能放任自流,这个特殊时期孩子很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家长该如何做呢?戴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带班经验,给家长如下建议: 许多家长对孩子青春期变化感到突然,没有思想准备,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现,只是一味强调孩子逆反,而没有反思自己的做法。 青春期虽然是悄然而至,但却是逐渐进入的,而且有明显的生理发育特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表现,父母如果有青春期意识,多投入些时间、精力和感情,及时捕捉孩子的种种变化,并坦然面对孩子对父母依恋的减弱,修正过去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沟通自然就会顺畅得多。那么家长对此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放下架子平等交流 青春期孩子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中体验自己的长大,他们变得“有主见了”。家长跟孩子的交流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应只谈学习,这样会引起孩子反感。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应尽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少说话,多倾听,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即便对孩子讲述的内容不感兴趣,也最好装成很感兴趣的样子,这时孩子会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另外,家里的事务也可叫孩子一起商量,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只有家长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家长,这样双方的沟通才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多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尤其是犯了错误,少一些责怪、大骂、讥讽,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看看困难如何解决。父爱不可缺 平时在跟同学的沟通交流中不难发现,家中照顾和教育孩子的任务几乎完全由母亲承担,很多父亲在承担家庭主要经济责任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回避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平时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就是一顿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甚至有父亲认为孩子有问题就是母亲的错,自己却置身事外。其实,父亲这样做往往会造成孩子心理脆弱、缺乏毅力和冒险精神。 特别是男生,在青春期,母亲的絮叨往往招来他们的厌烦,他们渴望成长,渴望有男子间的对话,这时父子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有调查表明65.4%的孩子非常乐于与父亲交流。女孩子也一样,有人说过,父亲在女儿成长中是一个最生动的男性角色符号,一个称职的父亲可以呵护好含苞待放的女儿,度过最动荡的青春时光。 父亲与子女沟通是不拘于形式的,吃饭、游玩、运动健身、走亲访友都是沟通的良好时机,只要当爸爸的愿意挑起教育的担子并不难。 给孩子一个适宜的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十分向往有自己的空间,因为此时孩子有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伙伴和自己的领地。 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由孩子自己布置。没有条件的至少给孩子一个角落,一张书桌,这样有利于孩子独立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 给孩子适宜的空间,还应包括时间。孩子一天到晚在学校学习已经够紧张、够劳累了。但不少家长仍希望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读书做功课。恨不得孩子一天24小时,包括双休日,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孩子空闲下来,荒废了学业。其实留给孩子一些闲暇时间,做自己愿意做的事,看自己愿意看的书,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同时劳逸结合也会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学习。 虚心向孩子学习 家长平时也要不断地学习,甚至可以在很多方面虚心向孩子学习,自然而然,孩子就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大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多关注细节 父母在家要善于观察子女的行为与动态,包括孩子的情绪变化,分析孩子的心理,若发现孩子过分追求外表,旷课逃学、精神恍惚、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或突然情绪高昂、兴奋等现象,应深入调查、分析情况,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找出原因,帮助纠正,使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对于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困惑,父母应及时给予科学的引导,家长应掌握一点青春期知识,有时父母还可以谈谈自己是如何度过青春期的,这也不失为帮助孩子解决困惑的一种方法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