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ory 于 2013-4-24 14:35 编辑
当我们想让孩子多些做家务的意识,让他做些“份内事”的时候是否可以用一些金钱来激励呢? 如果我们用金钱的方式去激励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家务的话。可能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一些满足,而我们让满足有了前提“做家务”这种方式是否合理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事件来具体分析。
案例1:必要用钱激励 王女士的女儿10岁,平时会倒垃圾、买早点、洗衣服、洗鞋子、整理自己的房间等,但是没有用经济“收入”,主要是口头表扬。王女士让女儿负责家里的废品回收,卖掉家里的饮料瓶等的收入作为她的零花钱存在储蓄罐里。如果女儿要买东西,只能用储蓄罐里的钱,这样,女儿就会考虑是否真的要买,从而体验到金钱来之不易。
案例2:可以适当给报酬 吴昊的儿子7岁,以前,儿子没有做家务的意识,但是通过在做家务换金钱的方式,儿子开始主动跟着奶奶择菜、擦餐桌、整理自己的床铺等。当儿子完成这些“分内事”时,吴昊会予以表扬,然后给予金钱奖励。因为是儿子自己劳动所得,所以他会特别珍惜这种“鼓励”,做事变得更勤快、也更主动。
爱贝网观点:真心表扬的话更有效 首先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有主动意识非常重要。每个孩子都有提要求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支持,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总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够满足他。当还是小的时候,需求不能够延迟,他马上就要实现他的期待,而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孩子可以慢慢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全能的,自己的要求不能全部满足,或者不能立即得到满足。所以两位家长的做法上都从一定程度上让“需求能够延迟”。 作为家长,每个家长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家中做家务的时候可以教育孩子,劳动是一种美德,抓住一些机会,让孩子参与进来跟自己一起劳动,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在劳动后我们应与表扬为主一句“孩子你真棒、我们家孩子会干活了、我们孩子挺能干的吗!”等,或许就会让孩子高兴,我们要让孩子对需求化作“动力”找到成就感。 另外,要培养孩子做好自己份内事的好习惯,比如日常的房间整理、洗自己的小衣物等。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可以再孩子做完一些家务后,给他们一些鼓励,比如奖励给他们一个小礼物,或者带孩子出去游玩。或者使用累计奖章的方式,做完一天的家务就给一个奖章或者一朵小红花,累计一定数量的奖章之后就可以换取一个奖品。同时,玩游戏、讲故事等也都是鼓励孩子做家务很好的形式。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去用“做家务与金钱划等号”,我们要让孩子的需求化作动力,让“做家务与成就感”划等号! 作为家长的你们!是怎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增强孩子的自主意识呢?
快快发表观点,参与进来吧!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