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准备回老家祖坟祭拜,也准备带上女儿,这就涉及到关于“人死亡”的问题,我在想利用这次机会如何跟女儿讲这么严肃的话题才合适?既不能让孩子感到恐惧害怕,又能感到生命的宝贵?在日常生活里我和女儿有几次关于“死”对话: 1、夏天大人拿着电苍蝇拍打蚊子会说:“打死蚊子了”,女儿会问死了是啥意思?我会解释到:蚊子死了后再也不会咬你了,女儿听了似乎很高兴。 2、昨天金鱼死了一条,我捞出来对女儿说:“金鱼又死了一条”,女儿惊奇的又问“死了还会活过来么?”,我说:不会了,死了就永远不会活过来了,我们把它埋到土里吧,女儿听了似乎有点伤感。 3、一次惹恼了女儿,女儿生气的说:我要用电苍蝇拍打死你!我听后伤心的问:爸爸死了后你咋办?不会想爸爸?女儿说:我还有妈妈,你死了后把你埋到土里。 4、和女儿玩打枪游戏,谁中枪后腰假装死亡,每次我的“死”都会引来女儿哈哈大笑,在眼里,死后又可以继续活过来,是一种游戏。 5、一天女儿在花园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随后他便从“麻雀在干什么”开始连珠炮似地提问:““它为什么会死?”“它的妈妈、爸爸怎么不管它?”。。。此时女儿对“死亡”似乎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此的恐惧。虽然对于大人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但是女儿却全然不知,第二天甚至兴奋地喊:“我们再回到花园去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 6、一天女儿哭着拉着妈妈的手说:我不想长大,我长大后你就老了,死了。 脑子能记住的大约就这些了,可以看到在一个3岁孩子的眼里,“死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转换非常快的概念。甚至无法无法辨认“生”和“死”的差别;虽然有时候知道死亡后就再也不能动了,甚至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有时候甚至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 “死亡教育”可以延伸为“生命教育”,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其生命周期,虽然客观上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是应该分阶段的,科学认为在孩子6前对死亡的认识是分离的、结构性的,慢慢的只到10岁以后慢慢会进入成熟期。 3岁多的孩子眼中的“死亡”更多的是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热情。这时候配以生动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也许是最适当的。所以这次我只想利用清明节只是让女儿知道人死亡后再也不会醒来了,要埋在土里这样的一般常识。利用一些书籍,做游戏,甚至大自然一些现象让女儿知道生命现象。再长大后慢慢再进行一些深入的“生命教育”,例如要珍爱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等等。 生命教育是孩子人生的重要一课,看到现在经常发生小孩子自杀现象对我感触很大,一些家庭和学校只注重孩子科学知识的培养和灌输,却忽视了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从而造成了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悲剧,我们当家长的应该警惕。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