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太多的青春期教育或者性教育的文章和著作。 包括现在很多的“性教育博客”。 很失望。也很担心。 因为基本上没有哪位性教育专家能严格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注:而不是性学或者性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也没有抓住教育问题的关键。 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三分教,七分等,性教育必须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实施“无为式”的引导。 他们总是骇人听闻地讲青春期的“罪错故事”,说那么多“孩子吃了禁果怎么办”之类的废话。也许一时能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兴趣与关注,但同时却导致了孩子好奇心的过度燃烧,从而让叛逆期的孩子反而认为这是大人不让干的事情,自己就偏偏干。 现在的很多性教育专家似乎有“故意引人注意”的嫌疑(似乎新浪的很多博客就是这样的,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承认),每一个命题都是很吸引人,但不知误导了多少人。 前些年有一个“绝对隐私”的心理概念,利用这种概念去满足“猎奇心”,这对于教育来说,是灾难性的,是不负责的。 我觉得,中国的性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应当将内容、目标、大纲,彻底转向健康人格的培养上来。彻底摆脱那些所谓“骇人听闻的故事”以及“现在从任何渠道都可以轻易获得的性知识”的案例教育法。 针对性教育来说,培养健康人格的出路有三条: 一是尊重孩子,进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卫生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等。 二是从幼儿园开始,教会孩子与异性相处(“性教育”包括“性别教育”和“性的教育”两个方面)。因为,现在城市离婚率大幅提升、都市大龄青年婚恋问题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与异性相处。溯源之,就是“青春期教育过当”或者“负青春期教育”。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所谓青春期教育过当,举一个例子,比如父母亲从小教育女孩子“千万不要和男人说话,千万不要与男人单独处一个房间”,视异性如猛虎。结果长大后,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缺乏与异性相处的能力,如果运气不好,碰不见宽容并能帮助她的异性朋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即使结了婚,很快也会分开。 三是走向大自然,回到人类的起源处,陶冶情操;培养积极而健康的兴趣爱好,除了学习,还应当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我执拗地认为,离婚率一定与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有关(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按下不表)。换一句话说,青春期教育应当也是人幸福的源头之一。 青春期教育一定再也不要拿什么“罪错故事”或者“性知识”来说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