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ylan  发表于 2011-8-22 10:41:46| 1997 次查看 | 1 条回复

中国教育在经历了漫长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后,各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层出不穷:赏识教育、挫折教育、逆反教育,看得家长眼花缭乱。记者以“平时多用哪种教育方法,赏识教育还是挫折教育”为题随机对50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五成以上家长更加推崇赏识教育,但仍有部分家长表示,赏识教育。

用多了有副作用,比如说令孩子受不了批评等。

支持者说:用花苞的心态爱孩子,才能“说你行,你就行”

“赏识教育”最早由周弘提出,他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留美博士,被教育界引为“奇迹”,他归纳自己20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赏识教育”。

他认为,赏识教育的核心在于态度,在于用花苞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缺点。“孩子动作慢,我们看成是未来的快,是慢中生快;孩子粗心,我们看成是未来的细心,是粗中生细;孩子胆小,我们看成是未来的胆大,是小中生大;孩子学习成绩差,我们看成是未来的好,是差中生好。每一个缺点都是优点的花苞,用这种赏识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孩子就不怕犯错了,现在的不行就会变成将来的行。”周弘说,孩子自己也有自尊心,成绩差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够进步,这种愿望甚至比
父母更加强烈。但是如果父母一味地批评他成绩不好,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强化了他的负面情绪,往往适得其反。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是周弘总结出的教育口号,然而其核心就是永远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骄傲。

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先感到这种压力的不是年幼的孩子,而是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怕孩子将来不能得到好的生活……诸多的恐惧容易把人摧毁,极度的恐惧甚至会使人疯狂。在这种心态下,家长看着孩子学习就心安,其实课本下放的是小说,看到孩子玩就猫抓心似的疯狂,结果越管问题越
多,越骂问题越大,越打越不像话,越逼越对立。

面对这种普遍的心态,周弘讲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一个北京的孩子给她在妇联工作的妈妈留下几句话:别总说我不好,我不好是你没教好,孩子生下来都一样,我将来肯定说我孩子好。“有的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有的孩子吓死在起跑线,有的全家崩溃在起跑线上。求知本是最大的快乐,孩子却感到不尽的苦恼,上天给我们一个宝,我们却还上天一根草,愧对苍天啊。只有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反对者说:听惯“甜言蜜语”,孩子受不了挫折

“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都以表扬为主。现在上中学了,只要稍微一说他,他就大发脾气。”在某家教论坛上,高女士说出了她的烦恼,明明心里知道打孩子不对,但有时候实在是被气得不行,不知不觉就打了孩子。这篇帖子激起了很多家长的讨论,“我们家的孩子也是,我现在不知道该表扬他好,还是批评他
好。”许多家长留言。

表扬还是批评,这成为了家庭教育中一个普遍的问题。“今天上学的孩子是吃‘巧克力’长大的,他们大都是90后出生,与曾经吃过‘窝窝头’长大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大不一样。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们这一代对家长的‘甜言蜜语’已听得多了,若任其‘吹’下去且超过一定‘度’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襄樊四中义教部的刘家喜老师说。的确,高校学生跳楼事件频频发生,也说明了“80后”、“90后”普遍心理较为脆弱,遇上一点挫折便有了轻生之念。有些专家甚
至提出,3岁之前,多赏识孩子更好,3岁后,开始让孩子感受挫折更合适。

喜欢听到表扬,是每个人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和重视格外重要。然而,表扬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滥用,则可能让孩子为了赢得表扬而刻意表现。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小宝上小学三年级,平时很乖,父母都很欣慰,因此也格外宠他。但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却来告状,说小宝抢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机。“我就想不通了,为什么在家里那么听话的孩子,在外面却是小霸王呢?”

当记者问起小宝时,他满脸委屈:“我平时在家里好好学习,不打游戏,爸妈就会说我很乖,做很多好菜给我吃,但我又很想玩游戏。”专家解释,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不是自身需求的话,孩子的好行为依旧缺乏内在动力,会削弱孩子责任感的形成,甚至孩子会因此变成一个“小两面派”,大人看得见的时候是积极、无私的,大人看不见的时候就变得自私和惰性十足。

专家说法:赏识教育不等同于“表扬教育”

赏识教育是否让孩子变得受不了挫折,经不起批评?针对赏识教育引起的种种质疑,记者专访了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分析现代家长在教育中易犯的通病,探讨理解赏识教育的误区。

赏识教育不是不忍批评,是看得起孩子

记者:你说要对孩子竖起大拇指,夸孩子,但如果光说“棒”很容易陷入空泛,说久了,孩子会怀疑到底“棒”在哪里。

周弘:赞赏其实不是夸,最重要的是态度,要看得起孩子。“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你看得起我,我死都愿意。我们小时候有这样的老师,

他看起我,他打我都可以。但有的老师是笑面虎,但他瞧不起我们,我们就恨他。赏识教育不是不忍批评,关键是看得起孩子。眼神最重要。老师对你的眼神可以让

你感觉到,他不需要跟你说好话,他骨子里为你骄傲。我们现在是太迷信方法,忽略了方向。

记者:你的意思是赏识教育也包括批评?

周弘:是的,赏识是双刃剑,中国这么多年一直缺赏识教育,但它的弊端是手心有多大,手背就有多大,很容易把赏识教育曲解为就是表扬鼓励,甚至不忍批评,把赏识教育看成一种方法。还是态度最重要:看得起。你看得起孩子,就不会有副作用了,我就是打你,恰恰是看得起你,看你掉沟里,再不挽救就完了,

学生反而感激老师。

被剥夺成长权利,孩子会非常痛苦

记者:其实孩子压力很大,但孩子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比如说大学生一窝蜂考公务员,选专业也都是热门的,很多都是父母的想法。

周弘:家长把孩子的自我剥夺了,我的小女儿也是没有读大学,开服装店,现在很幸福。父母不让孩子经历一点风雨,牺牲生活所谓的舒适,孩子梦想被

磨灭了,非常痛苦。

我们这儿有个叫徐乐乐的大连人,父母条件也很好,但为她找公务员工作花钱,她很愤怒就到广州玩,后来到赏识教育工作了一年。她的爸妈昨天来到我们这儿,很着急,以为我们是传销机构。但看到乐乐很高兴,因为女儿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家长把孩子成长的权利剥夺了,活来活去都不是为自己而活,孩子悲剧到从吃饭开始,为父母吃饭,为父母学习,为父母工作,全部铺得好好的,孩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傀儡,对任何一个有自尊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要么变成啃老族或软
体动物。少数孩子成功是因为他们生命力强,没被完全摧残。

记者:刚才你说的情况,很多父母确实不忍心孩子受苦,所以要给孩子设定道路。父母爱孩子应该怎么爱?

周弘:现在家长都太爱孩子了,但又太不会爱了。现在的人都很慌,孩子慌,家长更慌,而安了就静了,静人生辉。我们的爱很像白雪公主里的毒苹果,孩子吃两口,好孩子晕倒,坏孩子闭上眼睛,爱优点讨厌缺点,爱手心不爱手背,专门揭短,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就让孩子在痛苦和恐惧中挣扎,即使成功了也是怕死鬼中的幸存者,内心充满创伤。我女儿在美国读书发现很多博士的心理状态差得一塌糊涂,他们的婚姻肯定出问题,下一代要出更大的问题。要全部爱,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像追蝴蝶一样充满流连忘返的感觉,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发挥。我的秘诀是,信念一个字:行。态度两个字:骄傲。方法三个字:太好了。习惯四个字:好好行动。

精神上赏识,生活上千锤百炼

记者:有人质疑赏识教育会让孩子受不了挫折,受不了打击。有一个例子,日本重挫折教育,中日两国青年夏令营,中国的青年受不了打击。

周弘:这个观点代表人物是孙云晓,他是我的好朋友。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抗挫能力低于日本,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挫折教育,而是搞反了,该挫折
的没给,不该挫折时给了无尽的挫折。精神上该赏识,哪怕天下人都看不起,你得为他骄傲,这是最重要的。生活上要给其千锤百炼。

日本一个孩子发烧了,爷爷车子跟在他后面,说孩子你是我家族的骄傲,这样孩子内心就得到升华。中国呢,家长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发烧还坚持,你看你多丢人。这样就搞反了。该挫折的没给,不该挫折时给了无尽的挫折。

记者:还有一种流行的教育观念,逆反教育,也就是激将法。

周弘:如果把逆反教育变成方法很危险。有个孩子很聪明但不勤奋没考上大学,老师说你要能考上大学我就在地上爬3圈……结果孩子争气考上了。这是逆反教育的成功例子。但这种方法普适性不强,动手术是要有相当的艺术,如果把逆反教育到处用,整天划刀子,孩子就受不了。不要给孩子太轻易得到,否则他们感受的东西就退化了,给孩子对知识的饥渴对的,但好像36计一样,如果不停地用,会适得其反。

lisa131507  评论于  2011-8-22 15:47:16
赏识教育是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式!
因为,这个也不是一票否定的,教育一定要多样化的!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