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miao  发表于 2011-7-20 11:04:19| 1270 次查看 | 0 条回复
亮亮是四岁的孩子,至今只会说简单的词汇,时常语不成句。更糟糕的是,亮亮性格孤僻,在幼儿园是个独行侠,和谁都不说话,只一个人摆弄玩具。一个可怕的字眼瞬间进入亮亮妈的脑海:自闭症!迎着亮亮妈妈自责而焦虑的泪眼,我了解到从孩子出生以来,因忙于工作,亮亮妈妈始终没将孩子带在身边。
  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孤独症位居前列。儿童孤独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达到千分之七左右。患孤独症的儿童多有语言障碍、多动、不合群等现象。信息污染是有关专家认定的使目前孤独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后代身上。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孤独症的一大诱因。
  据统计,目前儿童患孤独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专家认为,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得急躁、缺乏耐心有关。据调查,患孤独症的儿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经常训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单独带孩子。
  在了解亮亮成长史的基础上,和亮亮初步接触之后,我更倾向于是后天的家庭环境造成亮亮的自我封闭和不善言辞。针对孩子的状况,我向亮亮妈妈介绍了几种让孩子能说会道的方法:
  1.喊叫+比赛
  针对亮亮说话含混不清,我为他设置了打开口腔的小练习:让爸爸妈妈在双休日带他去公园玩耍,找一僻静处,让亮亮和爸爸比赛看谁喊得响。练习过程中要像狮子那样张开大大的嘴巴,妈妈做裁判。这个小练习不仅可以帮助亮亮今后吐字清晰,还可以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补课”。
  2.重复+补全
  通常孩子刚开口说话的时候,冒出来的多是名词,动词有时会遗漏,有时会用错,这时就需要父母耐心地重复孩子的语言,并补全整个句子。比如,当亮亮说“积木,桌上”时,妈妈就可以这样重复“口恩,亮亮是不是想说‘我想拿桌子上的积木’”,边说边让孩子看着自己的口型。在这样的反复强化下,孩子逐渐能够重复运用一定数量的动词、代词甚至副词。
  3.游戏+唐诗
  很多家长会让孩子背诵唐诗。唐诗有一定的韵律,家长应尽可能地去引领孩子体味其中的意境。这对引发孩子对语言的兴趣以及表达的连贯都大有益处。比如,可以让亮亮的爸爸扮演“汉字魔王”,步步逼近亮亮,只有当亮亮读出一句诗,爸爸才后退一步。为了击退“汉字魔王”,孩子往往很快一口气能背上一首诗。反复玩几遍这样的游戏,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游戏氛围,更能提高孩子开口说话的质量。
  4.老师+学生
  让孩子扮演娃娃、毛绒玩具,甚至父母的老师。通过扮演,孩子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小老师”在“同学们”的啧啧赞叹声中,越说越自信,越表达越自如。亮亮是个男孩,所以也可以让他的小坦克成为“学生”,告诉它们关于坦克打仗的故事。爸爸妈妈在最后不要忘记给坦克配音哦,并感谢小老师精彩的故事。
  听完我的建议,亮亮妈妈的情绪平静了不少,尽管整个改善过程可能长达1~2年,但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我感觉她内心希望的火种又开始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