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即将迎来暑假的开心时光。假期怎么过最爽?当然是“吃喝玩乐”。然而,不管是敞开肚皮吃喝,和小伙伴们一起运动,还是宅在家看书看电视、刷机打游戏,都可能遭遇健康“陷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以往的采访中发现,“过一个暑假近视加深200度”“旅游回来磕掉大门牙”等情况屡见不鲜。
近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微课”连续推出两期“暑假儿童健康”专题讲座,邀请广东眼科和口腔专家来为小朋友们和家长支招。三位专家提醒孩子假期作息不可太随意,需要注意合理用眼,讲究口腔卫生,以免新学期遭遇视力和口腔“险情”。
陷阱一:敞开肚皮吃 龋齿风险高
假期的饮食控制,和上学时相比要宽松许多,蛋糕、面包、果汁、可乐等饮料,也常出现在同学们聚会的餐桌上。敞开肚皮吃,吃饭不定时,不仅可能增加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病风险,也会给口腔带来麻烦。
广东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赵玮教授指出,不良饮食习惯看似“小问题”,其实会给孩子的牙齿带来“大麻烦”。赵玮指出,由于总体饮食习惯的改变,现在孩子们常吃的都是蛋糕、面包等精细食物,降低了牙面的自洁能力。要鼓励孩子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有利于清洁牙齿。此外,碳酸饮料、果汁等含糖量高的酸性饮品要少喝,容易腐蚀牙齿。
出外旅游,酸甜可口的酸奶是孩子最爱的旅途零食。然而,酸奶也是诱发龋齿的元凶。赵玮指出,酸奶里富含的乳杆菌可产酸,如果口腔清洁不彻底,容易诱发龋齿。她建议孩子喝完酸奶后,一定要及时用清水漱口。
陷阱二: 作息太“随意”,口腔卫生差
没有了“上学要迟到了”的担忧,暑假的餐桌氛围似乎更轻松随意,进餐速度也比平时要慢。然而,如果吃饭时间太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龋齿的问题。
“进食时间太长,会诱发龋齿。”赵玮指出,龋齿是细菌利用牙面的碳水化合物产酸致牙齿脱矿而发生的,如果孩子吃饭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也会过久地停留在牙面上,容易被细菌利用来产酸。建议孩子吃每顿饭不超过半个小时,并且要定时定点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在不少学生哥看来,假期是睡懒觉的最佳时机,“一觉醒来吃午餐”是常有的事。由于作息太过随意,有些孩子甚至会省去早晚刷牙的环节,导致口腔卫生习惯很差。赵玮强调,暑假期间孩子作息不可随意,家长应言传身教,督促孩子务必做好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的“生活功课”。
陷阱三:孩子在户外奔跑,容易撞断牙
赵玮教授介绍,该科每逢暑假,接诊的牙外伤患儿人数就会明显增多,然而,很多家长不懂如何处理孩子磕掉的牙齿,导致牙齿受损难以逆转。有人用纸巾把脱落的牙齿擦干净,小心翼翼捧到医院,结果弄巧成拙。
赵玮指出,儿童长出的恒牙属于“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牙神经再生能力强,受伤后及时处理的话,复位效果很好。孩子的牙齿被撞后,即使牙齿貌似没有受伤,也不要掉以轻心。“牙齿受到外力冲击后,有的牙体组织并无缺损,但牙周膜伴发了损伤。由于牙震荡往往不能通过肉眼看出损伤痕迹,家长们很容易忽略就医。”赵玮主任指出,牙外伤后出现牙髓病变的几率很高,尤其是完全脱位行再植的牙齿,牙髓病变率可高达97%,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牙根吸收,最终牙齿脱落。
赵玮指出,根据撞击力度大小和对牙齿造成的损害程度,除了较轻的牙震荡和最严重的牙脱位,还要重视牙折裂。牙折裂包括牙冠折裂、牙根折裂和冠根折裂。“儿童恒牙折断后,应尽可能找到折断的牙齿断片,并尽早带上断片到医院治疗。”赵玮指出,有的牙齿,医生还有机会马上进行断端再接,即刻恢复原来的牙齿外形,而有的牙齿,则需在完成合适的牙髓治疗后,保留自身的牙根,进行义齿修复。对于外伤很严重的牙齿,亦有拔牙的可能。
对于脱落的牙齿,“黄金30分钟”内是脱落牙复位再植的最佳时间,越快越好。如果超过2小时,脱落牙再植的成功率将大大下降。赵玮建议,牙完全脱位后,当务之急是找到摔落的牙齿,手持牙冠,用流水冲洗牙齿表层的污渍。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要用手或利器刮擦脱落牙表面;二是手持牙冠,注意不要接触牙根。要让脱落牙接“活”,就要保持牙根表面牙周膜的活性,也就是需要让牙齿保持湿润状态,捡回牙齿后,千万不要用纸巾等擦拭,而应将脱落牙放入牛奶、生理盐水中,或者将脱落牙放回口腔中,可让大一点的孩子将牙齿含在嘴里,也可让爸妈代劳。到达医院后,立即将脱落牙交给医生处理。有专业知识的家长,如果能将脱落牙即刻自行再植到原位,也会增加接“活”的机会。
陷阱四:“手机控”致近视度数加深
“我们在门诊时常发现,小朋友经过一个学期,视力还是保持得可以,但是度过一个暑假,近视就会加深200度,这几乎成了孩子暑期伤眼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验光配镜中心验光部主任刘文彦称,暑假期间家长忙,孩子不需要上课常常就躲在家里玩手机玩电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加上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使得近视度数急剧加深。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眼睛多用于打猎,所以经常望远,而现在,眼睛多用于看近,长时间的不规范近距离用眼是近视急剧加深的主要原因。”刘文彦指出,暑期护眼,预防近视度数加深的一大要点,就是要让孩子多到室外“撒撒野”,“科学已经发现,孩子每天户外活动一小时,能有效预防近视加深。”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眼科学组副组长、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眼科主任项道满主任医师提醒,家长们对于孩子近视加深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用手机、玩游戏的时间过长,但往往没注意自己就是一个离不开手机的“手机控”,在孩子面前要把手机收起来,言传身教,更不能把手机当成孩子的电子保姆,让近视有“可乘之机”。
陷阱五:觉得眼睛疲惫就滴眼药水
“不少家长想出各种办法,希望能够预防孩子近视,但并不建议自行采用一些未经证实的方法来预防。”项道满指出,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常常揉眼睛就是“看不清”的表现,但其实不一定,揉眼睛可能与近视有关,可能是视疲劳,也有可能是结膜炎。有的家长试图用滴眼药水来预防近视,其实效果不仅不好,还由于眼药水中往往含有防腐剂,可能还会对孩子正在发育中的眼睛造成伤害。而家长们常给孩子使用的“护眼台灯”,护眼及预防近视的功效也未经证实。
项道满指出,对于预防和延缓孩子近视,目前国际上一直在做研究,除了目前常用的“ok镜”预防近视度数加深的方法外,有一个好消息是针对孩子假性近视,新加坡有一种方法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用于近视控制,对于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也证实有一定的作用。他透露,由于这个方法已经得到证实有较好的效果,目前中国也有厂家正在计划引进这项技术。
“给孩子戴太阳眼镜,能否保护眼睛”是许多家长拿不准的问题,刘文彦指出,给孩子准备一副质量好的太阳眼镜,对保护孩子的眼睛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暑期带孩子去海边玩耍时,应该给孩子准备一副偏光太阳眼镜。”刘文彦称,传统太阳眼镜光线吸收率约为40%,而偏光太阳眼镜在两个镜片中有一个有机硅片的夹层,可防止漫反射的光线。漫反射是指杂乱的光线,比如说海水、沙子,都是漫反射,这些光线对眼睛的伤害十分大。有研究证实,长期在海边生活的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更高。
陷阱六:幼儿园新生散光不及时治
每年幼儿园新生入学,都会查出一批“散光”“斜视”的孩子。“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会认视力表,需要等孩子长大后再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这是一个误区。” 项道满指出,如果孩子有斜视弱视等发育性眼病,越早就诊对于诊治越有利。“例如间歇性外斜视,如果发生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双眼视觉发育。”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出现散光、斜视等问题的比率较高,这与现在保健措施比较到位有关,家长无需过分紧张,重要的是严密观察并且尽早就诊。”项道满称,一般而言,散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通常的标准是散光度数达到125度以上才需要干预。“眼睛散光需要具体分析,有的孩子散光达到200度对视力也不一定会有影响,但有的孩子两眼视力相差太远时,只要有轻微度数散光也会影响视力。”项道满指出,如果检查出散光的孩子,家长无需过分紧张。
“除了散光,斜视在低龄的孩子身上比例很高,100个孩子中有3个患有斜视,因此家长如果发现或怀疑孩子有斜视时,就应及时排除。”项道满称,斜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俗称的“斗鸡眼”,就是看东西的时候一只眼的眼神“往外飘”,这就是常说的外斜视,这两种情况都应引起重视。
项道满建议家长在怀疑孩子有斜视时,就应密切观察,看孩子斜视的时间是否越来越长,频率越来越高,如果发现孩子斜视时间加长就应该及时干预,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眼睛发育,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立体视觉,尤其内斜视也就是“斗鸡眼”的情况,更需及早干预。
目前坊间流行的“轮流遮盖双眼进行弱视治疗”的方法,即使用一只眼睛轮流看东西,以此来达到视力调整的目的,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如果永远都是一只眼睛看东西,最终会影响孩子的立体视觉功能,”项道满指出,立体视觉不好的孩子看3D电影看不了,长大后甚至可能由于不能准确判断远近和深浅导致无法考驾照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孩子日后的生活造成长久的影响。
汗水一直下,只为咱宝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