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这样说习惯的重要性。2 Q: m* Q, j) f1 P3 |; y2 Y
& P4 k1 A8 k, W' c' O5 S S 专家研究表明,3至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12岁以后,孩子已经逐渐形成很多习惯,新习惯要扎根下来就难多了。凡是成绩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了良好的习惯。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U0 ? y3 V5 g) F' R% {$ k
7 q! m" n1 I2 h; c' c8 f, V 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4 o5 W s! w. |$ u7 u
6 L$ h- \" T. X3 r, e# Y; W
台州学院路小学学生指导处主任滕文斌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实养成好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好习惯受益一生,小学生毕业前要养成的7种习惯。
2 x* P ?! H1 n1 `) M; e& g . } \: f" R8 @
首先,要有规划时间的习惯。
. M8 [% }( {6 J6 ?( P' m8 S; a
. n' a* w K# A* U 规划、利用时间是一种能力,不能等上了中学再培养,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孩子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例如:周日一天14个小时,让孩子以小时为单位自己划分、安排,想要做哪些事、各约需要多少时间等,然后鼓励、协助孩子去完成他的时间规划。这样一项简单的习惯将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L* P5 N) j- `
, y. N; W/ {4 r+ j% { 其次,要有制定计划的习惯。
. `- M2 \% h+ v6 G6 ?! W
, N( g0 v0 f! b 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是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基本功,需要从小培养,要启发、引导孩子设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自己想要达成的心愿、想法、目标,例如:暑假两个月,想要做成哪些事情,如何分步骤去做;新学期开始了,想要取得哪些变化、怎样一步步去实现。4 w$ r% Q5 a1 G0 X- h$ G: W' g& |
( p% G9 Z/ m. M$ w& z( I 第三,收拾整理的习惯。
; \; v- O, a# [7 ^- |* ~ $ n2 A: S) L8 k/ f
能够定期、主动的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百宝箱,是一种非常棒的习惯。滕文斌说,其实,学校里的一些卫生检查、班级里收拾书包比赛等,都在培养这样的习惯。
/ l6 |; E/ q; i: b! D5 \6 v) e0 \ $ X' Z z4 E2 O& i% O
第四,系统阅读的习惯。% n j# R3 X8 `: l$ s
9 I& }4 ?- z0 u: Z- }! G0 n0 }
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系统的阅读、安静的思考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但如果想要成长,就一定要具备系统阅读的习惯,以某个主题词、某个事物、某个观点为线索,搜集相关书籍、资料,进行系统、广泛的阅读,将一个问题搞彻底、搞清楚。
: O' X+ ]7 E7 q& }3 P& _9 c 0 n3 W+ U! u) p1 M! h1 W
第五,承担家务的习惯。' ^ f+ n5 h/ ]5 _5 |
% }% \8 w- H8 }
承担家务是最朴素、也是最有效的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办法,在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列出不同的家务,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坚持做3-6个月,孩子能够完全胜任了,可以进行调整,以锻炼其基本的生活技能。 q7 X2 Y/ @( X$ Q9 z
- ?) I; U+ _+ O, U }
第六,收集错题的习惯。, _' C3 T' m V: D5 C8 W, p _
2 O- o7 a: T$ ?- A7 [1 i/ O; l
无数的名师、高考状元告诉我们,收集、整理错题是最笨、也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如果我们不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错,就是最好的进步。9 k! y9 r; v7 T @, b
c2 y1 o# H5 N5 t8 K 第七,关心他人的习惯。3 C {1 Z% O$ b$ \9 p8 W
7 C; n6 j) j' E6 Z1 j# P: r 关心他人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更加重要,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关心他人的机会。关心他人,先从关心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开始。一个连爷爷奶奶都不会关心的人,去捐助爱心图书、玩具、衣服,都是徒劳的。. Z' M4 k* e$ l; ?; m
# j4 H7 I" P9 _9 e0 O0 C
好的习惯要如何养成' [ a' P% k* i) s" m8 l
- @* ]) O, V# v; V
好的习惯离不开家长、学校和学生自己。滕文斌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这个星期,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这也是学生平时运动习惯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锻炼身体。
1 @) \3 j3 T* K/ k+ @& k9 c3 v
' S+ {; P m2 b& ^6 N7 G* b9 {# Q 首先,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立规矩开始。
* d3 _ G4 g8 o
% d* a8 T# @1 W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建立规矩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一年级的新生入学后,有的学生自理能力很强,个人的书本、物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也有的学生丢三落四,整理书包、作业本及写名字这些基本事情都要父母代劳。通过跟家长聊天了解到,自理能力强的学生基本在两三岁的时候,家长立下规矩要求孩子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图书读完后也要放回书架,如果做不到就要受到批评或是禁止玩玩具一天。正是由于家长的规矩意识以及严格的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
$ R t; \2 g( M& l( }
' a+ U Z2 W+ R a8 }# u' E 其次,培养良好习惯要注意方法得当。
6 ~! |: J, D/ I' {
. Y; u- Z7 @" f. m2 ^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会受到成人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思考与行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并不会因为孩子长大而中断。父母的关心愈多,孩子的独立性也愈受压抑,习惯也愈难以巩固。所以教育孩子不仅要有耐心,更要讲究方法,比如:培养孩子的日常习惯,在收拾玩具时,家长不妨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我们把它送回家吧。”这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要求,效果要好得多。孩子如果按要求做了,家长一定记得要称赞他。当孩子受到了称赞后,下次一定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 z% C' S9 a& ]- m% z
( `; t0 `7 a2 B0 m& H+ W" W- A. T3 P 最后,培养良好的习惯要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8 B, ^# K; p$ [' ~5 {' C ! x$ v4 f- `, e
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时,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次,忘记了就听之任之。家长和教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后就要同孩子一起坚持。经过日复一日地重复训练,孩子一定能养成好习惯。当然,对家长来说最难做到的就是严格要求,做起来往往会以情感代替理智,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心软了。在日常教育中家长要学会理智地去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只有在生活中始终如一、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良好的习惯。
/ X8 A$ ~3 Y. G9 \* V9 u
9 g2 W- I/ `9 Y5 n" u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运,这需要我们一起帮助孩子慢慢养成。3 y7 v& o( l6 j2 }7 V6 k# C
' {8 X5 @' X S: w4 D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