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创造力,大家都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老外的创造力要好于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几年我一直在观察加拿大的孩子,希望能从中得到答案。
下面是温哥华一所普通公立小学的走廊陈列的孩子们的作品,其中有些就是他们的作业--文字材料和手工作品合在一起的作业,放在走廊的桌子上等待晾干固定:
上面的这面树叶墙,是整个学校的孩子们都参与的。孩子们先用纸剪出来树叶的形状,贴到墙上,然后再用各种颜色描出来,再涂上细节部分。从这里真的可以看出每一片树叶都不相同,每一个孩子也是这样啊,个体的不同才能有创造力的独特。
看到这么多丰富的作品,再想想女儿从幼儿园开始,每天回来都要拿个什么自己做的东西回来,包括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也都带回来各种自己做的礼物,小的时候有很多是老师给提供基本的素材,然后自己进行后期加工。
遗憾的是,当时也没有博客,好多东西现在也都不知所踪了。好在,小宝前段去的亲子班也是同样的做法,只不过,因为孩子小,做的东西要简单得多。
前段时间有位博友问我关于这边孩子的手工材料问题,我感觉,似乎是什么都可以用来作为材料,可以说是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这些材料中,有些是现成的可以买来的,比如上面图里面用的一些亮晶晶的粉末、各种有图案和字母的泡沫片片以及绒布、泡沫纸板等等,这些东西作为基本的素材再配上一些别的东西就很容易做出来成品。同时需要的就是各类工具,比如带锯齿的剪刀等等。
我曾经看到老师把她不用的废旧贺卡拿来一大摞,然后给孩子各种工具,孩子们剪出来形状,然后再配上别的东西,粘粘贴贴画画,一会就形成了自己的东西,决不雷同~~
看到亲子班老师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尤其是看到很普通的东西他们能想到这样用,就不得不感叹,孩子的创造力也不是凭空来的,家长老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大。
这边老师非常多的教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很多学校让家长做义工其中一项就是帮助老师做教具。下面就是亲子班老师讲故事用的教具
上面这张图片中的圣诞树中装饰用的手工作品是学前班的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在国外还有一点感触比较深,那就是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社区的作用发挥得非常好。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各种社区活动,而这些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动手参与的机会:
这里面不得不说说这个帽子:上面的两张图是两次不同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一整张牛皮纸,然后有几个毛绒的软铁丝,还有各种颜色各种材质的纸、胶带、带荧光的胶水等。
现场有一个类似于奶粉桶的东西,把牛皮纸压在上面,就出了一个帽子的形状,然后剩下的就是自己去装饰了。当时做这个的时候,看到老外家长和孩子一起弄得那个细致,就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实在是太差了。也是啊,我们小的时候哪做过这么多东西啊,拿过东西来,真的不知道从哪下手~~
当然,动手也不局限于做手工,对于小孩子来讲,让她接触各种可以接触到的不同质地的素材,自己去体验、去感受,这也是国外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所以在小宝的亲子班,经常会有不同的花样,比如米粒、面粉、淀粉水、颜料水等等,那些类似橡皮泥的东西,都是老师用面粉、盐、油等和孩子们一起做出来的:
至于在各种大的节日,孩子们的玩法中都离不开动手,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的各种活动无一不是孩子体验的过程。
熟悉蒙氏的国内家长对于动手的重要性一定很熟悉,原来我以为仅仅是蒙氏强调动手的重要性。现在看,国外的蒙氏对这方面并不比其他普通的幼儿园要求高。
至少,我感觉小宝现在的蒙氏园不如亲子班的素材多。但是几年前大宝在国内上蒙氏园的时候,感觉蒙氏园比普通园的手工作业还是要多很多的。
我们中国人一直很重视智力发育,但是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国外做的彻底。有人说,手的触摸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非常有好处,对于孩子的心智发育也特别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内部建构的过程。怎么叫建构?想想盖房子的道理,就是一点一滴、一块砖一块瓦的砌起来的阿。不接触足够的实物,没有丰富的体验,就好像没有砖瓦盖房子~~
其实想想,和成人一样,孩子的生活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动手,哪里有体验呢?不动手,灵感从哪里产生呢? 我不相信一个从小没有动手习惯的人,长大了自然就能成为一个创意无限的人。
据我所知,国内目前很多幼儿园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所重视,但是到了小学以后很多就会有断层。几年前,一位好朋友的孩子刚上北京一所很好的小学一年级,她说孩子不适应,每天回家都要求先做手工再做作业。
但是,作业量很大,做完作业基本上也没什么时间做手工了,孩子就不愿意上学。如果在孩子的作业中增加一些动手的东西,写写画画,是不是对孩子的成长更好呢?
不知道,这种状态现在是不是已经有所改变呢?
来源:安妮鲜花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