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gaga  发表于 2011-6-12 09:04:14| 1613 次查看 | 0 条回复

   幼儿教育是我们很多时候必须要去培养的一种教育!

“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应该要用10%的时间来教学生认识这个社会,认识人生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杨主席对教育最朴实的理解。


    “碧桂园学校要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树立光辉典范”——是杨主席对碧桂园连锁教育集团指明的方向。



杨主席对教育的朴实理解是对教育最深刻的认识,他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和实质。如果教育仅限于“知识学习”,那是最失败的教育,中国涌现出一批需要父母陪读、跳楼、心理扭曲、无法顺利就业等形形色色的“高材生”,就是教育失败的最直接的反馈。然而,导致失败教育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为了保证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而一味儿地追求升学率,重视、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了我们的孩子变得只会考试而不会做事这一可悲现状!



杨主席,作为碧桂园教育集团的投资人,他能打破这种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局限,坚持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放在教育的第一位,从重视孩子长远发展这一问题来考虑教育,为我们中国的素质教育树立了典范,也给我们各位学校干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何才能朝着杨主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稳步迈进?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受益终身的教育?是碧桂园连锁教育集团干部们必须时刻铭记于心的问题。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园长,我们该如何结合杨主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去规划我们幼儿园的发展,让我们的孩子在幼儿期获得受益终身的教育?哪些教育问题才是我们在幼儿园就必须解决的问题?我用心地思考和规划着:


幼儿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主流意识。因此,对幼儿实施早期智力开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与杨主席所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不谋而合的。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该用多种方法教好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会孩子什么是人体、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爱、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秩序,让孩子们拥有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懂得生存的价值,让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做到独立、自主、自理,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能做到自强、自立、创造和发展。这也就形成了我们沙湾碧桂园幼儿园的育人目标:培养“健康能自理,博雅懂合作,勤思考善表达,爱阅读乐探究”的既会做人又能做事的体、智、德、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未来的成功人士。有了明确的育人目标,就要有行之有效的教育实施,实施既是过程更是对教育理念的诠释,我们的做法是:


一、 博雅教育影响孩子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作为一名中国人都必须传承和发扬的。如果我们碧桂园连锁学校的所有学生都能拥有一种相似的气质——文明有礼,高雅博学,那么我们就拥有了区别其他学校的特质,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只要遇到举止文明、高雅博学的中国人,都会让人想到碧桂园连锁学校,这样我们的德育教育就成功了!



在沙湾碧桂园幼儿园,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拥有“小绅士”、“小淑女”的气质,这也是我园开展博雅教育的核心目标。而幼儿期是人之生命历程中通过具体直接的生活体验活动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方式的一个时期。幼儿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必须是渗透式和体验式的。所以在开展博雅教育的活动中,我们更加注重日积月累的渗透教育。


(一)早接活动营造文明有礼的氛围——见面要问好!每天早上,在幼儿园的门口,我们的保安叔叔、干部和保健医生都会站在幼儿园的门口迎接上幼儿园的孩子们,热情地与家长和孩子们鞠躬问好。每个教室门口,都会有老师在迎接进班的孩子们,师幼问好后才进班。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逐渐在这种问候过程中树立了文明有礼的意识。


(二)主题活动让孩子有身心的体验。比如:我们结合了广州亚运会和残运会的举办开展了“争做文明人”的主题活动。以做一名优秀的“东道主”为切入点让孩子们体验做“文明人”的自豪与责任感。又如:我们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中,老师们会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以模拟情景的方式让孩子们文明有礼的交往技巧。


(三)日常渗透使幼儿养成礼仪习惯。让礼仪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日常活动中所起的示范引导作用才是对幼儿最有效的方法,孩子们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如:进餐活动。我们的老师会与孩子们交流餐桌礼仪,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制定出本班的餐桌礼仪,自觉遵守;又如:集会活动。升旗仪式是我们每周必开展的集会活动,老师们总会笔挺地站直,对国旗行注目礼,并大声高唱国歌,老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我们的孩子,日积月累,孩子们认为这些都是很自然要做到的事情,所以没有哪个孩子会很随意地对待。


二、 优质课程培养孩子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的总量呈爆炸式增长,知识的老化速度、更新周期缩短,更新频率加快,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能够让他用一辈子。如果孩子的智力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开发,如果孩子的其他能力没有得到发展,那么,当他长大以后,就会落后于其他社会成员,缺乏社会竞争力。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基本的学习兴趣、教会幼儿基本的学习技能、初步形成幼儿的学习习惯、为幼儿提供一个文化富有的环境,使其能够拥有终身受用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幼儿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看孩子认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等,而是要看孩子的求知欲是不是被激发,孩子是否学会学习的能力,是否有自己的兴趣,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表达力、创造力和记忆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培养。


(一)学习习惯是基础。让孩子觉得这是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教师对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要有明确的引导,这些渗透于每天的教学活动中,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慢慢形成的。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按时上学;探究的时候要专注,尽量不要影响别人;探究的时候可以找伙伴合作;回答问题要举手;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写或画时要注意坐姿;阅读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学习的时候不想其他事情……


(二)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阅读习惯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杨主席切身的体会:“因为阅读我才有今天,有梦想的人才会乐于阅读”,让我们更加明确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这一目标。当阅读成为了人的一种习惯,他就有了自学的方法和能力。教师有再多的知识也不如孩子拥有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方法和习惯,这就是授人予鱼还是授人予渔的区别了。我园开展的分享阅读,就是要让老师、孩子和家长一起来阅读,孩子每天都有师生阅读时间、独立阅读时间和亲子阅读时间。阅读不在于孩子获得了多少知识,只在乎孩子是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和阅读的兴趣。


(三)探究让孩子养成了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的习惯。探究已经成为我园教师运用于全天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习惯教法。孩子们在老师设计的各类教学活动中,都能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物体,亲自体验,与人交往,自我决策、选择,发现探究自己想做的事、想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世界、人际关系的专家经验。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我们的孩子养成了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习惯,也让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培养。


(四)音乐引领孩子欣赏美、追求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中学习最受孩子欢迎。奥尔夫音乐课程正是抓住了孩子的这一学习特点,让复杂难懂的音乐欣赏变得浅显而有趣,使音乐教学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的孩子接触了各种类型的音乐,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就算是世界名曲欣赏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也不是问题!音乐引领着我们的孩子欣赏美、追求美……


(五)发展性评价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发展性评价是以孩子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这一评价方式使老师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育人目标,并将其实施于自己的一日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改变老师们“注重知识输入”的观念,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接受到有益于终身发展的教育。发展性评价使实施教育的教育者能更加尊重孩子发展的独特性并关注孩子智能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加客观、理性地评价孩子,让孩子们得到了最客观、最积极的评价。所以,园长对老师、孩子、班级的评价一定要以发展性评价作为标尺,让发展性评价反作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得以有效的实施。


三、 良好习惯促进孩子



生存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维护生命,一种是社会人的角色,而维护生命则是生存的最基本意义。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就是让孩子获得生存意识,而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也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午饭后要休息,每天都要运动,东西要放整齐,热爱劳动……这些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这些教育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渗透于孩子的一日生活活动中。


自我服务是孩子们认识劳动及劳动意义的最初阶段。现在孩子的生活无忧,家长根本没有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父母、老人或保姆的包办代替使我们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机会。而我们则认为: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是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最有效手段,孩子不能失去这些学习机会!我们通过设立班级“值日生”、“自理能力竞赛”、“种植区管理”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养成管理好自己生活的习惯,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开学初,我们发现家长总是很晚才把孩子送来上幼儿园,向家长了解,都说是孩子不愿早起。为了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我们将深受家长、孩子喜爱的活动——早操放在了来园的第一个环节。这个调整一出来,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参加这项活动,都积极配合让孩子早睡早起,现在孩子们每天都能按时来上学了。



培养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我们要清楚,作为教育者必须坚守的东西是什么?哪些东西是不能忽视的,是必须让孩子明白的,是孩子们必须掌握的。


(二)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饭前要洗手,便前便后要洗手,女孩子小便后要用纸巾,餐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每天要清洗身体、更换衣服……吃饭、睡觉、大、小便,这些每天都重复且细小的生活环节,就是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的点点滴滴。看似简单的卫生习惯,却需要我们天天示范、天天敦促、天天坚持。


幼儿园的老师们有丰功伟绩,只有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而这些却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习惯!我经常跟我们的老师说:“琐碎就是我们工作的内涵和意义!在别人不放在眼里的琐事,在我们眼里却是大事,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我们的孩子就能体会生活对他们的意义,他们就一定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是丰功伟绩的事业吗?”


四、 优良品质成就孩子


(一)让孩子成为懂爱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校园里开出了几朵很大的玫瑰花,每天都吸引了很多学生来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看见一个小女孩摘下了一朵玫瑰花,他便问小女孩是什么原因。小女孩羞愧地说:“奶奶病得很重,她不相信校园里有这么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是想让奶奶看看自己说的没有错。”听了小女孩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立即又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这个案例给了我深刻的反思:德育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我们不仅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感受这种道德的力量!要想让孩子懂爱,园长首先要懂爱,老师首先要懂爱,家长首先要懂爱!



我们乐乐一班(中一班)来了一名患小儿麻痹的孩子,他身体的缺陷让他在这个集体中显得有点不协调。我跟班上的老师说:“不要把他看成是麻烦,这应该是一个机遇。因为他的到来,使你们有机会让孩子们看到老师是如何接纳、帮助和包容这种特殊情况的人,让你们班的孩子能真切地体会爱的意义和真谛,这比什么说教都有效!”


(二)游戏活动让幼儿懂得做人、做事的准则。我们经常会这样对孩子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情要承认并改正、要懂得分享、要学会原谅别人、说话要算数……这些道理,孩子是听完了,似乎也记住了,有时甚至能说出来,但是要做到、做好却似乎跟他们没有关系,这就是说教的无力之范了。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将我们不知如何让孩子理解并认同的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渗透在易于幼儿接受的游戏活动中,让孩子成为道德评价的主体,去评价、讨论并得出他们所能理解并认同的答案,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做法一:让孩子做“评论家”。将一些身边或社会中不良的事例展示给孩子们,这些案例可以来自新闻、网络、报纸或是自己身边的故事,让孩子们就事论事地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稍做提炼,形成一个孩子能接受并遵守的道德规范或做人准则。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引导孩子们了解地震灾情的基础上,请孩子们谈谈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感受,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善良的本性和乐于助人的情感。



做法二:让孩子多参与合作性活动。孩子是在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的。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从小就没有与人交往的经验,在懵懂年纪的他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这个时候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所以,我们鼓励老师老师多设计合作性学习、合作性游戏及合作性的工作让孩子参与,在合作性活动中孩子学会宽容,学会与人分享、与人合作、互相欣赏、互相帮助等待人处世之道。


(三)我们的孩子不是“小皇帝”。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中,我就告诉我们的家长,沙湾碧桂园幼儿园培养的孩子都应该是独立、勇敢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要小瞧我们的孩子,只要我们用心引导、放手尝试,我们的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浴锻炼”就是我们培养勇敢、独立幼儿的最有效方法。我园开展的三浴锻炼不仅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身体,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也是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独立、自信等优良品质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坚持在瑟瑟冷风中运动;孩子们坚持在运动过程中挑战自己的运动技能;孩子们坚持在“三浴锻炼”过程中自己穿脱衣服、摆放衣物、整理脸盆,帮助同伴擦汗;孩子们坚持在冬天冲淋冷水……如此的困难,连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的孩子做到了,他们的独立让家长反思,他们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让我们折服,他们的自信来源于我们的赞叹和自愧不如……这些都是我们给孩子的机会,也是孩子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


五、 让艺术的“惩罚”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不适宜惩罚只是那些不接触时间工作的“教育家”的看法,这样会使教师无所适从,而且会使教师变得虚伪。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虚伪和脆弱的教育,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因此,我们要提倡的不是不使用如何惩罚的教育,而是对孩子不良行为实施人性化的惩罚,从而达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取得师、幼共赢的效果。



我们学校有铁一般的纪律——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这是非常重要教师纪律,它指引我们老师以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来要求自己。这条纪律并不代表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可以视而不见,教师是一名教育者,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天职,而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失误,所以惩罚不可避免。既然惩罚不可避免,我们就应该好好研究者教育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实施惩罚,避免对教师、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我想,一定有一种既不违反教育规律也不违反学校纪律的教育方法,让我们能有效地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引领孩子从错误中认识、反思和改正,这就是惩罚的艺术了。执行惩罚必须讲究艺术,要以维护孩子自尊、自信、自爱为原则,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错就改”,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为了让孩子养成会反思的习惯。所以,绝不能让孩子成为惩罚的牺牲品。那么,怎样的惩罚才是艺术而有意义的呢?以下是我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惩罚应该是民主的。惩罚的对象不只是孩子,老师和家长做错了事情也应该接受惩罚,这种做法可以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人做事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做错了就应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


(二)教育惩罚应该是美丽的。我们不允许老师使用消极的惩罚手段,我们使用的惩罚有两种方式:第一,受罚的人可以给自己开罚单。罚单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罚唱一首歌、罚跳舞、罚猜谜语、罚帮同伴洗毛巾、罚不能参加游戏等等。第二,老师或同伴给出几种惩罚的形式,受罚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受罚方式。当然,这一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班上其他老师在场监督实施,保证在维护受罚人尊严的前提下执行。


杨主席的教育观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作为一名连锁幼儿园的园长,我将以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心态去规划和管理好幼儿园,使杨主席的教育思想能够得以实现,真正做到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