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宝宝  发表于 2011-6-11 13:29:09| 1778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据美国心理学家凯勒关于“有色镜头”的观点:人格就像“有色镜头”一样具有认知过滤的作用。这种“心理组织结构”直接制约着媒介素养的强弱。该观点可以阐明一个影响媒介素养的非智力因素,将对媒介素养产生的心理机制研究有很大价值。
  影响媒介素养的因素大体可区分为两类:一是智力因素"包括感知和思维;二是非智力因素。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现实生活中,很可能许多青少年的智力因素不会存在特别大的差异。原因何在?他们之间的差异大多出在非智力因素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它们在媒介素养产生的全过程中共同发生作用。智力因素对认知媒介直接发生作用,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发生作用,但它们制约着感知,思维的智力效果。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如果说智力因素对于人的传播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即对所接受的信息起着接受,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这样来说,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它对智力活动起着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
  如果说青少年通过媒介来观察,搜集大量的事实材料,然后运用思维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识别出其中的信息价值是一个纯客观的操作程序,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迅速观察到这个事实而不是忽略过去,为什么在瞬间“顿悟”出了“这个”有价值的信息,就有一个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人格是一种综合性衡量标准,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青少年的人格是产生媒介素养的“一只隐形的手”,它影响着媒介素养强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正确与否的方向性。
  如果把小记者媒介素养的产生比作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那么,感知,思维就相当于反应原料,人格便是促成反应最终发生的催化剂。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加入,化学反应就无法发生,如果催化剂变了质,那么,这次反应就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走向反面。只有健全人格的激发,感知和思维才能相互作用,产生媒介素养。如果没有这种人格背景,一切的基于媒介的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媒介素养也自然无从说起。在青少年人格的诸多因素中,与媒介素养联系最紧密的是动机。动机对感知和思维的作用体现在目标导向上。
  青少年接触和利用媒介的动机源于种种需要与某种具体知识学习目标的结合。当某种需要很低级,并且目标也不高时,产生微弱的负面的动机;反之,则会产生强烈的正面的动机,从而影响媒介素养的方向与强弱。如果某个青少年学生只是抱着消遣或娱乐的思想,甚至沉迷网络游戏,观看暴力色情信息等,缺乏强烈的正面的动机,他的媒介素养就无从说起。正因为如此,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产生,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我穷的只剩爱币了,求爱贝发现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