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哥  发表于 2011-6-10 11:11:49| 1830 次查看 | 0 条回复

一、《论语十则》


1、归纳本文的成语: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见贤思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失于人。


2、第一则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中的“朋”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答:“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在孔子看来,有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更有利于完善并实现自己“仁”的学说,更有利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表现了他虚心好学的思想。


3、《论语》十则中所论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养,在今天还有借鉴意义吗?答:有借鉴意义。例如:(1)“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习方法,今天依然实用,只有将旧的知识和新的体会联系起来,才能形成知识体系,全面掌握知识。(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学习态度,今天依然实用,只有谦虚的学习态度,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3)“人不知而不愠”,告诉我们要有君子的修养和美德,要能做到别人不知道的,不能生气、发怒、责怪别人。(以上三点答一点即可)


4、学习了《<论语>十则》后,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一则谈谈启示。答:答案同第三题,答一点即可。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我们应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接物之道,告诫人们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品质,是今天“素质教育的提倡的。


6、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在阐明什么?答:告诫弟子要养成高洁的、有修养的君子之风。


7、

“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什么道理?答:告诉人们“人无完人”的道理,人们在为人处事和学习中难免会有缺漏,失误的地方,要避免这种缺漏,失误,就必须每天检查反省自己,以便完善自己。


8、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观点对吗?对这一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温故而知新讲明了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告诉人们学习方法。学习中只有温故知新,才能系统准确地掌握知识,只有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有所创新,这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的是学习方法,讲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你认为学与思有必要联系起来吗?为什么?答:有必要。因为“学”是接纳知识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味地接纳知识而不思考,就是死学,就能运用。“思”是指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学习中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使学习更具计划性,使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所以’学

‘与“思”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述了学习上谦虚求实的必要性,结合你的实际谈一谈。答:学习上必须实事求是,绝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而不质疑,老师认为你都会了,他就不会再给你解答,你的疑难问题就不能得到解答,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1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借景德镇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借鉴别人的短处,你认为有必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吗?答:有必要。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过失,缺点中对照检查自己,从而避免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学习上如果能借鉴别人的短处,也会使自己少走弯路,从而“事半功倍”。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答:不虚伪,也不是对自己不自信。“无赤金,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身边随处都有值得学习的人或物。在学习中,只有有谦虚的态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完善自己,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13、学习了《<论语>十则》,你一定对《论语》一书有了较多的了解,你还知道《论语》中的哪条语录?请列举并写出你的理解。答:(1)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孔子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结合《<论语>十则》的内容或给你的启示,拟一组对联。答:见贤思齐来正身,温故知新才为师。


二、《桃花源记》陶渊明


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5、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6、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7、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8、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9、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10、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1、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2、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14、 “具、咸”都是“全部,都”的意思,能否互换? 答:不能,“具”有详尽的意思,而“咸”没有,所以不能换。


15、(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答:(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文环境:自由快乐。(2)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


16、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答: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


1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乐。


18、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答: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


19、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20、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答: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发挥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桃花源外的美景。答:考查语言运用水平。描写要有文采。


2、

“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答:先写心中圣景,后叙实现途径。


填空题: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


2、(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


3、本文出现的成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桃花源在林尽水源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等词,说明它不易被发现。


5、《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6、黄发指:老人;垂髻指:小孩。


7、对联: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三、《陋室铭》刘禹锡


1、用“//”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答:……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


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2、文章全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3、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5、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答: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恬静,雅致。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10、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育。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答: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2、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发挥题:


1、你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的居室吗?它最值得你骄傲的是什么?用带有哲理的话阐述理由。


答:注意哲理性。


2、本文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3、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4、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5、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答:(作者追求精神,一致)。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提示,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


填空:


1、文章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2、写室中事,注重虚实相应,“可以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


3、由作者的节操和情趣,我们自然会想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语句来概括这两个人的高尚品德,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4、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4、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地引出文章主旨-----赞扬了(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5、文中的“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6、全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8、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这种(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文章有两处使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写法,分别写出语句。


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 (虚写)往来无白丁


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描写陋室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进行的。


11、景色之雅:苔痕上苔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四、《爱莲说》周敦頣


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2.

“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4.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5. 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答: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


6.

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答:(1)反问: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对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莲比拟不慕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8. 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答: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10.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11. 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贵的思想感情。


1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


13.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莫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 答: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14.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答: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


15.

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答: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


16.

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


17. 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答: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


18.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说明莲花有什么特点? 答:庄重而高雅。


19. “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格? 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发挥题:


1、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頣则选取了大胆的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请谈出你的观点。答:(提示,可任选一种,谈出充分理由)


2、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认识。


答:(提示,可任选一种,谈出充分理由)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用来比喻什么社会现象?请你结合社会实际就“染”与“不染”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谈谈感想。答:比喻人在混浊不良的环境中能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的现象。提示:“染”自己私欲膨胀像成史杰那样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而堕落腐败走向犯罪道路。“不染”要不贫不占像汪洋湖那样清正廉洁,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


3、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谈谈做人的道理。答:提示,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杈,做益于人民的人。


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么样的人?答:提示,可答“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


5、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话,并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概括它的特点。答:提示,本文是开放性试题。但要求是表明自己志趣的花,需和品格,志向联系起来,不要单纯答喜欢的花。第二小问需有哲理性。


6、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填空题:


1、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生活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


2、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甚爱牡丹)一句形成照应。“众“和(独)相照应。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拟人)。


4、指出句式:(1)菊之爱:(倒装句)(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


5、从句子种类看,第2段第一句属(陈述)句,第二句是(感叹句)第三句属(陈述)句,第四句属(反问句),第五句是(感叹句)。


6、作者爱莲,不仅是倾心于它的(外貌)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它的(内质)。


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8、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在《爱莲说》中找出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用一组骈句来描写你熟悉的一种花:风定梅花香,月寒只影俏。


10、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随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什么花?(莲花)


10、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曲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1、“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陶渊明),课本中学过他的作品(《桃花源记》),与“鲜有闻”的“鲜”字构成反义词的是(众)。


汇编  



五、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 “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写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说出这样的好处? 答: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八个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高度概括了诗人在寂寞的月夜里的喜悦和兴奋。


3. “藻荇交横”比喻什么?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答:比喻的是月光摇曳的竹柏倒影,给人的感觉是水萍般摇曳的动态美。


4.

对于月色的描写,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庭中上下一片皎洁透明,正像作者磊落光明的胸怀,作者处于其中,才摆脱了被贬谪后的沉重,融入了透明清澈的世界。


5. 文章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答:世人被俗物所累。


6.

本文对月色的描写非常成功,使作者情感的抒发自然流畅,没有斧凿之迹。古诗文中还有许多关于月色的成功描写,请举出几例。答:“烟笼寒水月笼沙”“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注意:是月光而不是月亮)。


7. 作者在本文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答: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答:贬谪的悲情,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的情感。


9.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闲情?答:作者的闲情缘于作者宽阔的胸襟和旷适的情怀。作者被贬后,在官场那颗破损的心灵在得以恢复,以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10.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有何含义?答: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名利,为世事所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尘世,淡泊宁静的情怀。


11. 本文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答:闲。


发挥题:


1.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苏轼的诗词歌文,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谈谈你的感想。


答:提示,感想要深刻一些。


2.找出文中的两处比喻句,选择一处做简要赏析。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和“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满庭月光中竹影婆娑,如水草在招摇,动静结合的比喻折射出作者复杂的心情。


3.谈一谈你对作者自称“闲人”的理解?


答:被贬后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壮志难酬,自嘲为闲人。


4.本文作者借月抒情,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答:二者在表达作者被贬之后内心孤独、失落而又刻意达观的复杂情怀的方面是一致的。


六、《马说》韩愈


1、概括段意。答:(1)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2)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3)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


2、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答:表达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希望封建统治者能够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答:托物言志。


4、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的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5、文中哪句话包含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托物寓意,所托之物同所喻的对象必须在事理上很相似,才能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马说》写了千里马哪些遭遇?它暗示在封建时代,统治者常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呢?答:写千里马遭遇的句子有:“只辱于……之间”,表现千里马终身受屈辱直到含悲死去的历史。“食不饱,力不足……等不可得”,写千里马肚饥而无法发挥自己才能的痛苦。这暗示封建时代的统治者既不能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生埋没。


发挥题:


1.

请写出古往今来,曾被统治者埋没甚至廹害的名人,及这些人所发出的感慨。答: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2. 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答:需要民主宽松的政治和统治者的知人善用。


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答:言之成理。如: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4. 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答:德才兼备。提示:从能力与德行方面谈。


5. 联系现实生活简要回答:假如你是千里马,你打算如何去做?答:不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善于自我推销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6. 《马说》一文反映当时一种怎样的现实? 答:反映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


7.

学习《马说》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谈谈“识才,选才“的方法和途径?答:识才,选才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现在的途径主要有考试,自荐,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群众海选,公开选拔。也有几种方法综合运用的。


8.

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马说》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答: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是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不拘一格,即不拘限于一种方式,不限于一种渠道,要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9.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马说》中是否有这一观点?请结合原文答。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作者否定这种人,提倡要了解人才,要人尽其材,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所以说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观点。


10.

我们现在讲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事来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那么“待遇留人”在《马说》中是怎样体现的?答:“马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填空题:


1. 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3.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其真不知马也。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饮,力不足),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马)。


5. 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6. 第一段正面写(世有伯乐)的重要性,第二段反面写(世无伯乐)的危害性,第三段是为(世人无人识马)慨叹。


7.

文章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的内容是(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抨击的现象是(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8. 第2段从行文上看,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9. 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源出于食马者的(无知)。


10. 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11. (不知马)三个字,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12. “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13. 罗丹曾说过:“世界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他的眼睛。”由此我们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4. 第一段中“伯乐不常有”已透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


15. 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谴责(食马者)。


七、《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 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优越的生活毫无羡慕之意? 答:因为作者胸怀大志,以读书为乐。


2.

文章列举典型事例叙述了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事业有成有什么关系?答: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是其坚韧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识而甘愿付出一切的具体表现。他之所以能事业有成,就是因为他勇于战胜困难。


3.

“太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答:(1)衣食无忧,无须奔波求师,有疑则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2)他们之所以没能取得成就,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4. 你认为作者写此文(自己求学艰苦)的目的是什么? 答:用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来劝勉马生要刻苦向学。


发挥题:


1. 读完本文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业有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就的根源。


2.

细读第二段,谈一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同怎样的取舍?答:参考:精神享受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3.

原文结尾还有一段道:“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你是否认为作者写此文是在“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谈谈你的认识。答:参考,作者意在劝勉青年勤奋求学,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


4. 读完本文后,拟一给对联,概括你对本文的理解。 答:勤学不畏寒苦,读书岂惧艰难。(参考)


八、《出师表》诸葛亮


1. 原文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句子。


2. 原文中表现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3. “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可以表现出刘备怎样的性格特点?


4. 文中十三次提到“先帝”,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诸葛亮自叙本志和出身的目的是什么?


6. 勉县武侯墓有一幅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读过《出师表》你觉得这幅对联赞颂了诸葛亮怎样的精神品质?


7. 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根由是什么?


8. 本文是表中的名篇,你认为本文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9. 作者认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的结果怎样?(自己回答)


10. 诸葛亮分析了当前不利的客观条件与有利主观条件,目的是什么?


11. 诸葛亮提出了那些建议?反复陈说的是哪一条?


12. 作者要防止“引喻失义”就要清除什么?


13. 作者要防止“引喻失义”就要清除什么?


14. 第五段讲的道理的依据是什么?


15. 出自于上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原句是什么?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