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a  发表于 2015-6-1 17:13:45| 1496 次查看 | 6 条回复

看迪斯尼的《白雪公主》我们为何依旧痴迷灰姑娘?

看迪斯尼的《白雪公主》我们为何依旧痴迷灰姑娘?

和世上孤单又无人爱的小孩一样,我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囤了好多好多故事。我常常觉得受伤,小小世界里住着我认识且爱着的角色:乔·马奇、埃洛伊塞、萝拉·英格斯,当然还有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我最爱的故事其中有白雪公主和灰姑娘,全世界的小女孩都最爱这两个故事。这或许是因为故事以真爱和幸福结尾。有人轻易嘲讽这些故事的结局:一副水晶棺、一只水晶鞋、一个吻、一场舞,就这样,轻松钓到王子然后成为王妃!醒醒吧,孩子,还是先拿个学位吧?但这种嘲讽没意思。童话的意义在哪?在于童话能让孩子思考令人恐惧的事、恶毒的人及没人愿意谈的其他东西。

我是看迪斯尼的《白雪公主》长大的。啊,黑衣裹着白脸,散发着罪恶,镜子里斜着的血口。我外公是荷兰人,他说那个嫉妒白雪公主的角色是公主的生母。我纠正过他,但他坚持自己讲的才是白雪公主的故事。如今,好笑的是,外公的《白雪公主》正是格林兄弟最初发表的版本。出于宗教虔诚或同情各位母亲,他们才把生母改成较为大众接受的后母。和迪斯尼的《白雪公主》比,当年的我更喜欢外公的版本。因为,说起来有点自我矛盾,它是我所知的唯一的“真”故事。

布鲁诺·贝特海姆固执地说儿童患自闭症是母亲的错,这话很毒,听起来觉得他讨厌女人。这点上,大家批评他是对的。但是,在儿童与童话领域,他有相当的见解。他认为童话的不现实不仅保护了孩子,同时还让他们思考其中的现实。大人操纵孩子的世界,掌握事件的解释权。他们极少和孩子讨论这些现实(有关社会怎么运转,大家怎样应对),还常常藏着掖着。贝特海姆说:通过童话,孩子会和最惹人不开心或最恐怖的现实面对面较劲,然后释然。

这些童话是很早以前口口相传下来的,格林兄弟采用的原材料可能更不堪。格林氏笔下,可怜的韩塞尔与葛雷特(童话《糖果屋》中的主角)是被不情愿的父亲和爱操纵人的坏继母赶进森林的。故事原型是亲生父母把孩子送进森林饿死他们。让人不开心的现实在故事里得到反映,《白雪公主》也一样。童话给了孩子一个安全的情境,毕竟它们只是故事,以消化让他们最恐惧的现实。这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即便被迪斯尼改编,或说删节,或编辑,灰姑娘真实的骨架仍有很多益处。首先,它体现了丧母(这或许是所有孩子最怕的),还表达了命运的剧变。继母和她女儿们疯狂嫉妒灰姑娘,虐待灰姑娘,这些都使孩子们想到他们曾受过的大伤小痛:被人轻视、无视,父母的偏心或其他大人的不公平,有家却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无法融入。灰姑娘的故事让孩子思考不公平,甚至无情、残忍和始料未及的善良。当然,故事中还有魔法(代表一切皆有可能和事物的联系):事情不会永远是今天的样子,你不会永远是个手无寸铁的孩子,无力改变需要改变的事。故事里的好事也会让不开心的孩子开心一下。今天,灰姑娘故事对生在混合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或许包含其他现实。

当然,主张女权的我仍然不满有关王子的情节——是的,克莱特·道林在她多年前的畅销书中所提的“灰姑娘情节”仍然好好地活在我心里。我或许太注重结局了(有点负罪感)。也许,真正有价值的是拯救而不是拯救者。你看,故事说了,事情不会永远不变,你爸妈不会永远在吼,你兄弟或姐妹不会总是捉弄你,肚子里沉重的感觉也不会永远在里面。你可以相信“之后”。

这些启示都使得灰姑娘在各种版本里变得更吸引人。对各地的孩子,这些启示使得灰姑娘的故事变得重要。如果你是家长,不喜欢故事的某些地方,比如我就不满我女儿那个年代的迪斯尼版《海的女儿》,那就大胆和孩子谈论你不喜欢的地方吧。

我的衣橱里还有只水晶鞋。我仍等着穿上另一只,一如既往地期待着。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sogv3123  评论于  2015-6-1 17:16:51
路过盖个章
markfather  评论于  2015-6-1 18:28:17
谢谢分享不断学习
默默的把爱币数了N遍,好像又少了几百?
maggieQ  评论于  2015-6-2 12:59:34
因为白雪公主毕竟是塔尖上的人
阔别月余
maggieQ  评论于  2015-6-2 13:00:06
更多的还是灰姑娘,可以灰姑娘也有公主梦
阔别月余
maggieQ  评论于  2015-6-2 13:00:20
只要有一双水晶鞋
阔别月余
maggieQ  评论于  2015-6-2 13:00:29
阔别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