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好了你知道怎么奖励吗?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孩子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对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状态。
考试成绩本身就是奖励,父母一句淡淡的 很好 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激励孩子再接再厉。
现在的孩子在物质上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热情。即使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的,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物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会产生不少的副作用。
一、它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的。奖励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动机,使孩子不能够专注于学习本身,把奖品当作目的,却把学习当作一个手段,真正的目标丢失了。
二、它败坏了孩子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孩子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对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状态。
三、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考试都有变数,谁也不能保证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家长总会提出各种要求,每次考试都是一个砍,需要孩子去跨越,一旦不理想,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要让两者形成冲突。无论家长心里想什么,你给孩子的感觉一定要让他觉得简单愉快。
比如孩子想要一双旱冰鞋,家长不对孩子提出任何名次要求。当孩子达到你心里的要求时,赞赏的对孩子说,不错,快进入前十名了 类似这样的话,然后转移话题,问他是不是想买旱冰鞋,正好放假时间有时间去玩了。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比如,如果孩子玩游戏过度,影响了正常学习,可以让玩游戏和另一个他想得到的东西对立起来,让玩游戏成为他获得那个东西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会抵消他对游戏的兴趣。孩子想买一辆800元的自行车,就告诉他每上一次网,可以赚到10元钱,什么时间赚够了,就去买。孩子这样做下去,到他终于买上自行车时,游戏的兴趣多半已被大大挫伤。如果兴趣又起,再按这样的思路设计。
这个方法,要不动声色的去做,不要让孩子察觉。
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孩子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表扬的话说的过头了,不如不说。不打击孩子和不过度表扬孩子,意义其实差不多,都是家长不去扰乱孩子的自我认知。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却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汗水一直下,只为咱宝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