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绘本赏析:和甘伯伯遊河Mr. Gumpy’s Outing (附绘本视频) 绘本导读: 从这个绘本故事中,可以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宽容、学会乐观。也可以从故事的情节入手,用提问的方式考验幼儿的记忆力。明白每一个小动作的本领都不一样,甘伯伯的提问也就不一样。
1970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奖 1972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大奖 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纽约时报》最佳插画童书奖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第22次“好绘本”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甘伯伯撑船去游河,岸上不断有人和动物冒出来要求搭甘伯伯的船,先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然后依次是rabbit,cat,dog,pig,sheep,chicken,calf,goat,这些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小动物,也是最先学会的动物名称。
作者真象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光是搭船的请求就变化了九种: “May we come with you?”(我们能随你一起去吗?) “Can I come along,Mr Gumpy?”(我能跟去吗,甘伯伯?) “I'd like a ride”(我想搭一程) “Will you take me with you?”(你能带我去吗?) “May I come,please,Mr Gumpy?”(请问,甘伯伯,我能去吗?) “Have you a place for me?”(你有位置给我吗?) “Can we come too?”(我们也能去吗?) “Can you make room for me?”(你能腾一块地方给我吗?) “May I join you,Mr Gumpy?”(甘伯伯,我能加入进来吗?) 甘伯伯真是好脾气,来者不拒。不过还是有条件的,每一位乘客上船,他都会提出要求, 男孩女孩上船时,他会说:“If you don't squabble.”(你们不要争吵。) 兔子上船时,他会说:“you don't hop about.”(你不要跳。) 猫上船时,他会说:“you are not to chase the rabbit.”(你不要去追兔子。) 。。。。。。 但是,热热闹闹的小船航行起来,孩子和小动物们还管得了那么多!
没过多久,看看发生了什么!
山羊踢了一脚 小牛踏了起来 小鸡拍着翅膀 绵羊咩咩叫 猪开始闲逛 狗逗了猫 猫追兔子 兔子跳了起来 孩子吵了起来。。。 一连串多少形象的动词!
结果会怎样呢?甘伯伯的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
大家游在岸上,在太阳下晒干了衣服,
甘伯伯提议:让我们从原野走回去,快到喝下午茶的时间了!
大家和甘伯伯一起喝了下午茶。。。
划船是很多孩子向往的户外活动,忙于工作的父母们还没有时间和孩子推波荡桨么?那就和您的孩子分享这个故事吧,不但可以从故事中感受到无限趣味,带给孩子纯朴的喜悦和美妙的感染力!同时学习到“接纳与宽容”的相处之道!
==END==
【绘本视频】
【补充相关资料】
书的作者是插画家约翰?伯宁罕,他曾在英国夏山学校受过最自由、最民主的开放式教育。因此,全书弥漫着夏山那种信任宽容、让事情顺着本性去发展的气息——不做太多的限制和反应。他的作品虽然只有二十多本,但每本都畅销全世界,其中《宝儿》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而《外公》一书也获得马歇尔奖。
台湾资深插画家郑明进先生曾说过:“一本好的图画书应具备纯朴和感性的成份,也就是说,它不能复杂化,而是要带给孩子纯朴的喜悦和美妙的感染力。”如果你能把这本书多看几次,
相信很快就能领会这句话的含义。书中的插画,左页是活泼的单色素描,隐约地描绘出游河的全貌及每处转折点的特定景致;而右页则采用色彩鲜明的插图。左右页不同的插画表现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对比,更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本书插画的一大特色。
本书的插画趣味有赖读者去自我发现,书名页的“农场”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小小的图画中,作者有意无意地为此次游河留下一些线索,让读者仿佛要去寻宝一样,小心地对照每一处地点及其发展的流程。在人物方面,造型虽简单,但却精准地表现出孩子天真无邪与好奇的心性。例如,在单色插画中的两个小孩儿,不时地伸手想触摸河面的水流,或与动物们热情地招手。
第一次看这本书,并未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性满足。第二次陪着孩子一起看,却深深被孩子的笑声感动。孩子笑什么呢?原来孩子发现本书的文字与插画隐藏了高度的戏剧性——甘伯伯通过语言教导动物,画家却让每只动物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顽皮相。原来画家画的是动物的生态本性,也是每个孩子潜藏于内心的天真本质。
与孩子一起分享这本书,其实是共同学习“接纳与宽容”的相处之道:书中各种动物的神态,反映着不同儿童的个性典型,值得细细品味。
声明:我们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太急燥了,要平心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