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风采  发表于 2014-7-29 10:04:38| 1054 次查看 | 2 条回复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00后,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作为小皇帝、小公主被捧在手心,在学校不一定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因为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不同,导致了学生性格也不尽相同,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是因人而异。
    孔子说:“因材施教”,笔者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教练员让长跑健将去游泳,或者让相扑运动员去打乒乓球,反过来却去抱怨运动员取不了好的成绩。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谁的悲哀?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智商是相差不大的,但是偏偏有人在某方面极有天赋。这就说明兴趣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的孩子在某方面表现浓厚的兴趣,不管是不是与学习相关,只要不是坏的方面,都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特别的专注,精神集中的时间会很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然后变成特有的能力。这对于孩子成长与学习百利而无一害。
    (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很多学生接受能力很强,老师或家长讲的新知识一点就通,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培养其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这个社会日新月异,变化迅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要想跟上时代发展与变化,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这对学生长远的生长也是有很大的好处。
    (三)注重思维拓展
    很多老师在授课时只局限于课本内容,而不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这些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怕学生接受不了。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脑袋越用越灵活。开始时注意补充一些难度较小,却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欢乐中就把知识给学了。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思维得到极大的锻炼。
    (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加强训练
    有些学生基础薄弱,并不是学生不够聪明,而是之前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去矫正。平时着重基础训练,也要鼓励学生勤问问题,所谓“熟能生巧”,训练多了,基础自然得到提高。学生有了进步,兴趣也随之“水涨船高”。
    学无定法,同样,教也无定法。在学生的培养与引导过程中,可以“因材施教”,但是特别要注意“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是爱心是一样的,不能有失偏颇。至于其他方面的个人领悟与心得,笔者由于时间问题,不作探讨。以上是个人浅见,旨在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小宝门门都考了100分~~~喂,醒醒,枕头湿了!!!
simei231  评论于  2014-7-29 10:09:33
谢谢分享
普陀祥妈  评论于  2014-7-29 13:09:44
学习经验,谢谢分享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