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近入学、小学划片的问题比较受关注,给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市教委表示相关政策将尽快公布;业内人士认为“小升初”90%学生划片入学城四区有难度。 2014年,北京市“小升初”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昨天,北京市教委表示,已经关注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对此,北京市将按照教育部要求,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结合北京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政策,目前相关政策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正式确定后将尽快向社会公布。之前,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小升初政策将有适度调整,部分区县实行的学区制、九年一贯制都对今年小升初政策有影响。 【释疑1】 北京小学划片入学现状如何? 教育部提出“2015年所有县区100%小学划片就近入学”,目前北京市小学划片就近入学的现状如何? 记者从北京教育学院和各区县教委核实到,“100%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北京市早已经实现,“每所小学都有自己的服务片区,这个北京市已实行很多年。” 青华园教育集团副总闻风认为这个政策没有点出关键词,“只提出100%的小学划片入学,但没说百分之多少比例的学生来自片内,这预示着为 共建 留下了巨大的窟窿,共建不会取消,这与现在的规定毫无差异,完全没变。”另外,他认为,这条意见没说多少比例的学生来自片内,这相当于给了各小学招生时的“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说幼升小跨区跨片依然可行。 【释疑2】 明年能否实现90%目标? “2015年,90%以上初中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目前北京市“小升初”划片就近入学能达到的比例是多少?明年是否能实现90%的目标? “这条政策定的改革力度太大了,至少对于北京中心城区来说,用一年的时间达到90%的目标有点困难。”据某区县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是教育部首次对于“小升初”划片入学提出具体的目标,他表示,目前北京城四区“小升初”划片入学能达到一半都算不错了,因为城四区承担了太多服务职能,诸如共建、双拥等。“但如果从北京市总体出发计算,一些远郊区县肯定已经达到了90%的目标,综合平均,也未必不能达到这个目标。” 对此,闻风表示,到2015年90%的初中要划片入学,还有10%的初中可以不划片入学,而这10%可不划片入学的初中将肯定是各区县最好的初中,那么各区县这10%最好的初中的生源从哪里来,这不能不让人担忧选拔考试、“点招”考试、共建考试将可能依然变种存在。另外,那90%划片的初中有90%的生源来自片内,实际表明至少两种情况:1.为初中 共建留下名额;2.为“特别”招生留下空间,如关系生、条子生、选拔生等。 【释疑3】 北京是否会重新划片? 北京16区县有各自划片范围。各区县是否会重新划片? 某区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中心城区来讲,重新划片的可能性不大。“会引起很多新的麻烦。”据他介绍,北京市各区县的划片范围除非遇到学校合并、地上建筑物有大的变化、道路进行了大的修改等原因,划片范围会进行主动调整,除此之外,每年都是一些小的微调,据悉,目前各区县的划片范围一直沿用的是二三十年前划定的,“这种划片因为长时间这么执行,存在相对合理,百姓还是认可的。”他表示,如果重新划分片区,怎么划?到底如何划分才合理?加上近几年学区房越炒越热,如果重新划分必然引起很多社会问题。 【释疑4】 为何一街之隔会属不同划片? 目前北京市各区县是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划片?为什么一街之隔会属于不同两个学校的划片? 据西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划片标准仍沿用上世纪80年代初的划分范围。“随着新建筑兴起,加上这几年小学大幅度合并,现已捉襟见肘。”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老西城有百所学校,现合并为43所。“合并后就容易出现交叉和重叠问题。”有个别地区较复杂,既有道路更改,又有地上建筑物变化,区县教委就面临在之前划分基础上重新调研进行微调。 几个区县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之前划片范围一旦改了会引起新的不平衡。 闻风表示,北京各小学的划片范围早已不适应现在城市建设发展、居住的需要,绝大多数原来的市区重点小学目前接收的划片生很少能达到50%比例,有的连20%都不到。 【释疑5】 新政能否降低择校生比例? “择校生或小升初不按规定入学的学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目标,”这个规定是否能遏制择校生比例? 北京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对北京考生意义不大,因为北京从2006年就开始实行示范高中向薄弱校分配名额,该名额分配比例逐年增加,由5%至10%提高到10%至12%;2013年这一比例达到了15%,今年北京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的比例又提高至30%,并表示这30%的名额投放在不同初中,在这些初中上学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据悉,未来几年,北京市的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还会不断提高。“如果能达到这么大的比例,学生也就没必要从幼升小就开始择校,因为就算在一所普通初中,学生也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个案 小升初“拼爹”还是拼实力? 市民张女士的儿子今年6年级,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附近的某小学就读,9月份将上初中。“现在都说小孩升初中就是拼爹,我很迷茫,也很焦虑。” 有一天,张女士的孩子回家说,他的同学家里准备了好几万元,保证一定能上一个好中学。从孩子的语气里,张女士听到了羡慕和期许,也感受到孩子的一些焦虑。但她还是给孩子做思想工作,不要指望家长花钱,要靠自己的本事上好学校。 张女士听到了很多情况,有的说上初中要交好几万元择校费,甚至上名校要几十万元。她还提到了“蹲坑”,就是进一些培训班,称能保证让你上想去的中学等,但这些要花的钱可不少,张女士没敢尝试。张女士说,自己的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没办法跟别人拼爹。但她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至少能公平一点,我孩子很优秀。” 在听说有学校会给比较优秀的孩子安排考试、面试后,去年开始,张女士花了点小钱,很费心思地给孩子弄了一个简历,向离家较近的8所中学投了简历,但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尽管目前张女士还是抱着相对不花钱的心态,私下里还是做好了走后门的准备。从上学期开始,张女士几乎每天都在想着这件事,恨不得见朋友就问是不是有认识学校的人,或者认识教委的。“就是不知道拉关系到底要花多少钱,感觉就是个无底洞。” 小学教育改革,真是让人云里雾里,是对个体有利?还是对全体小学生有利?如果说对全体小学生有利,为什么要就近入学?如果住在贫民集中地的孩子们还有进入好学校的机会吗?如果校舍一样,教师水平一样,教学设备一样,才能规定划片就近入学。如果学校条件差别一天一地,这样的规定就是对教育的渎职,是对贫民百姓的极大不公!穷人的孩子只能继续做穷人。 孩子,咱家不穷,鸭蛋就不要带回来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