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  发表于 2014-1-28 10:50:19| 2749 次查看 | 2 条回复

寒假第一天,本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可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离开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寒假是他们孤独的开始。今年寒假最震撼的一条关于孩子的新闻就是:《留守儿童寒假当天上吊自杀》




新闻内容大概是这样:


1月20日,9岁的留守儿童小林(化名)上吊自杀。就在这一天,他听到了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这一天,离2014年春节还有11天……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详尽地看了全篇报道,大致了解了个中缘由。小林从两个月大的时候,就成为了留守儿童,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后来离婚,小林判给母亲抚养,实际情况是小林只能跟着外婆生活。再往后就是小林的父母都各自又成了家,于是,他就更加成为了没人要的孩子。他的老师讲,全学校像小林这样的留守儿童大约有200多,但是,像小林这样几年没有父母来参加过家长会,也没有给老师打过电话询问学习情况的,只有他一个。

2014年春节临近,他的妈妈继去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情况下,今年仍然没有回家的打算,更别提小林的父亲这一方了,他的父亲成家后,又有了孩子,三年之中根本就没有看过小林一次。

更过分的是,在小林知道没人能够护着他,他用自杀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他的父亲居然拒绝出现,拒绝为小林守灵最后一晚,拒绝来见小林的遗容最后一面。

这是什么样的父亲啊!如此悲情的场景,令人唏嘘,让观者无不侧目。



留守儿童,怎样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


9岁的孩子,没有留下一句只言片语,就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就消失在他刚刚开启的人生路的起点上,就消失在13亿分之一的人口数字上。生命,诚可贵,却又如此轻!

成人的世界,你有多残忍?以至于让最弱势的孩童,在本该赖在父母怀中享受欢乐童年的时候,却孤独地承受这个世界给予的残酷。

社会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贫富差距导致的现实天壤之别,人文与人道主义待遇的不公,引发的各种症候群现象,如此残忍地分割着留守儿童的成长空间。这,又该向谁娶讨要?

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推出诸多的惠农政策,以及历年的一号文件,无不是将重拳砸向农业改革,再加上新近提出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看上去,似乎是农村改革的春天,一直在吹着强劲的春风。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只看到行进速度是如此的缓慢与滞后。

如若不然,也不会有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惜出走他乡,去谋求养家糊口的微博收入;也不会产生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妇女群体,他们是在用生命等待一份团聚啊!

一个9岁的孩童,用生命的凋零,不仅仅是谱写出了他自己的生命悲情,更应该受到社会及大众对于这样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救济,或是通过有效渠道进行援助与引导,真正能够实现普通百姓所期待的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天伦生活状态。




我也有孩子,虽然我们家在北京经济上不算富裕,但是我觉得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无法想像离开孩子,自己去外地工作的场景。我宁愿少挣点钱,也要多花点时间陪着我的宝贝,看着我的宝贝慢慢长大,不错过他生命中的每个重要时刻。


各位宝爸宝妈们?你们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吗?


为了孩子我爬我爬,咦~怎么总是没尽头呢!
oywge  评论于  2014-1-28 11:19:59
看贴回帖是一个好习惯
万里无云  评论于  2014-1-29 09:46:24
这个新闻我也看到了,对于孩子的离开也不能一味的抱怨父母,想想有那个爸爸妈妈愿意离开自己的宝贝飘零在外呢?如果有办法我相信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愿意陪在孩子身边,过年了不能回家无非是2个原因,一是整个加班费,二是回家的车票太难搞,路途太艰难,这是社会因素,我们无能为力,出来替爸妈难过,替孩子惋惜!没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