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孩子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呢?估计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只认为这是孩子平时不努力的结果。天天逼迫着孩子用功,其实专业说,孩子写错别字也是有原因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观点吧。
今天跟一个家长交流,他很苦恼他的孩子总是写错别字,纠正了好多次也改不过来。比如总是把“当初”写成“当礻刀”之类的。我问他是怎样给孩子纠正的,他说,就是罚抄写,抄写五遍、十遍,再不行就二十遍,学校老师都是这样做的。
听了他的话,我已经大概清楚孩子总写错别字的原因了,罚抄写这种纠正错别字的方式,让孩子死记硬背,肯定事倍功半呀!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学习的文字之一,它的数量很多,结构又复杂,有些字的结构或部分形状相似、差别细微,因此学生在运用汉字的过程中,在很多同音字面前,不知道用哪个,造成同音字互相替代;或者是形近字混淆而用别字,于是出现了许多错别字等。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的责备孩子写错别字,更不能用罚抄写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应该分析写错字的原因,帮助孩子正确地书写汉字。
我们的汉字在创造的过程中,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几种方法。很多象形字变成了我们众多复杂汉字中的偏旁部首,我们称之为“字根”。比如刚才这个家长提到的错别字,就是由于孩子没有区分“礻”和“衤”两个部首造成的。
“礻”这个偏旁部首是由“示”字演变而来的,早期甲骨文 上面一横指事符号 代表“天”,古人认为无所不能的神居住在天上;一竖指事符号 代表垂直朝天的方向。有的甲骨文 把“天” 写成 ,用上短下长代表朝上的方向,代表天宇。晚期甲骨文 加 (“兮”的省略),表示兮兮乎乎,吟念祝祷。这个字的造字本义是指朝天祭拜,祈求天神显明天意。
所以,跟“礻”有关的字大多跟礼节礼仪、祭祀有关,如祖、祝、福、祈、祷、神等。
“衤”这个偏旁部首是由“衣”字演变而来的,甲骨文字形 像与人的颈、肩、臂相吻合的服装。这个字的造字本义是两袖宽松、两襟相掩的古代服装。所有与衣相关的字,都采用“衤”作偏旁。如衫、袜、裤、袄等。
那么“初”是会意字,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由此引申为人类开始制衣穿衣、遮羞保暖的原始时代。相信孩子知道了这个意思,就不会写错这个偏旁了。只有我们帮助孩子分析清楚了这些汉字的起源,才能彻底改正这些常见的错字。
你的孩子在语文学习中会经常写哪些错别字呢?大家可以把孩子容易写错的字发到帖子里,让我们大家一起交流消灭错别字的方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