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gale  发表于 2013-9-23 10:47:03| 106448 次查看 | 348 条回复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评价,是成长的指挥棒-----------影响孩子一生的评价之一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否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不成熟,往往会出现“按照别人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现象--由于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所以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最经常同时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评价,主要来自家长。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是像一个指挥棒,“指挥”孩子不自觉地按照它来行事。可以说,家长的评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有用对评价,用好评价,才能打造孩子一生幸福和人格的健康。


1.评价不能简单、随意。这使家长产生一种随意性,面对孩子的不足,家长站在自身的角度,面对孩子的不足,用自身的知识对孩子做评价。例如:在考试前,有的孩子由于平时复习的不充分而没有信心,考前没底。这是正常现象。有些家长却给孩子带上了考前焦虑症的帽子,这就是由于家长的道听途说的一些心理学知识,甚至是有些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2.评价要客观、准确。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源于家长的客观、准确的评价,而客观、准确评价的基础事建立在正确的目标之上。


3.评价要有积极性。例如: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差,但反差却大相径庭,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说:这只是一次考试不代表什么,咱们只要努力就好,下次一定能考好的。而有的却说:你怎么就这么笨呢,你天生学习的料,下次考不好,看我怎么着你。

否定,是成长的杀手-------影响孩子一生的评价之二


在生活中,父母似乎爱用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孩子,比如:“这点小事也做不好,将来还能做什么大事,哼!”(否定能力)

      “你也想当发明家?就凭你这样瞎捣鼓?”(否定梦想)

      “怎么背了这么多遍也没背会,我看你肯定没有用心背!”(否定努力)

         不可否认,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可为什么说出来的话都包含了否定的意味呢?


原因一:负面的教育习惯。父母都是从自己的童年走过来的,带着原先家庭的教育烙印。我们父母的也曾“教育”过我们:“我说你不行,就是不行,我说的没错吧?”那时我们太小没有能力去的抵抗这些否定性的评价对自己的伤害,只能被动接收。

渐渐地,这样否定的方式的教育方式已不知不觉的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的习惯。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不知不觉的拿过接力棒,也学会了用同样的眼光看孩子,用否定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否定的语言评价孩子。


原因二:负面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可以正面说的话,总是用反面的说法代替。由于我们的生活被否定用语包围的文化习惯中,于是我们在无形中习惯了用否定的思维习惯方式来看待问题,用否定的语言教育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被文化“同化”了。比如:你为什么不争气点呢!你怎么老是不听话!不可以这样做!今天不许出去玩!

克服厌学的办法是找到好感觉——影响孩子一生的评价之三


孩子厌学的原因在于成人对于他的评价。积极向上的评价能让孩子找到学习上的自信和成就感,找到好感觉。

       心态关键词:接纳、信任等。

       评价关键词:肯定、鼓励、表扬等。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厌学事因为在学习的情绪体验上不断遭到挫败和打击后产生的负面影响与逃避学习的行为,说的通俗点就是没有成就感,学习上的努力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


让孩子喜欢学习的方法是:不管孩子成绩如何,心理接纳他,给孩子积极地、正面的评价和建议,让孩子从学习中找到自信和成功感。下面我们分三步来讲。

       第一步:接纳孩子,是教育的开始。


不管孩子的成绩如何,首先要接纳孩子学习上的表现。接纳就是尊重与理解,尊重代表平等,平等与理解是沟通的基础。只要你接纳孩子今天的表现,你才能心平气和、不带情绪的与孩子说话:你不接纳孩子的时候,同样孩子也不会接纳你,即使你有世界上最好的让孩子喜欢学习的方法也无法让孩子接受分毫,因为他根本不听你说话,把你的话当耳旁风。这就是所谓的“代沟”。你只有接纳了孩子,孩子才会感受到尊重,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恐惧和害怕你。学习时没有压力,心就放开了,就能慢慢地顺应你。

       第二步:信任和肯定,寻找学习不好的原因。


肯定孩子现在的成绩与表现,相信孩子可以变得比现在更好:孩子学习不好时,要去寻找原因,不要着急,不要对孩子乱打乱骂一通。

我们不应该只看孩子的成绩结果,不应吧精力放在挑孩子的错和责骂孩子上,而应吧注意力放在寻找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上,关注孩子的学习意愿与能力,相信孩子能学好,不断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进行有针对的引导与帮助。

第三步:不断鼓励和表扬,找到感觉,尝到甜头。


一个孩子能否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体验到成功感,步取决与孩子学习的好坏,而是取决与成人给孩子的评价,帮孩子尝到甜头,找到好感觉。好感觉会带来愉悦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谁会拒绝快乐呢?感觉是一种体验,只有亲身体验的才是最深刻的,才能在今后更愿意主动寻找这种好感觉。帮孩子找到好感觉永远比单纯的说教管用!

人前不可以说孩子——影响孩子一生的评价之四


消极的评价孩子,已经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人前消极地评价孩子,则还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中国人是一个自谦的民族。自谦的范围很广,凡是和自己有关的、都可以拿来谦虚一番。当着别人的面,不仅夸奖自己的孩子,反而谦虚的说自己的孩子差。当孩子表现的不如自己的意时更是如此。但是,我们谦虚的时候,却忘记了孩子并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孩子自我意识从小就有,日逐一日的得到强化,而家长说话时自以为是谦虚,并不在意孩子会怎么想。事实上,你这样的谦虚,孩子却认为你是真的不喜欢他,心里既平添许多忧虑,有严重挫伤了自尊心。从另一个角度说,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你这样“揭短”,以后,他怎么在小朋友面前做人?


孩子的心理和意志都还很脆弱,他们最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每一句话激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贬低的评语,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的粉碎、无地自容。


对孩子怀有良性的期待和肯定。而随意的不负责任的否定,会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孩子又是做的事情不能让父母满意,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有不足,作为父母不能否定孩子的能力。要对孩子有信心,抱有良性的期待,鼓励孩子!

       一句话,要让孩子觉得你时刻都因他而自豪,这种良性期待会使他做事更有信心和积极性。

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好吗?

最近,网友疯狂地转发一条微博——

我从小有一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喜欢学习。长的好看,有听话有温顺,回回年级第一,有个正儿八经的男(女)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

网友纷纷在这条微博上留言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家的孩子”;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个“别人家的孩子”......多数网友表示“恨透了”这个叫“别人家的孩子”的虚幻攀比对象。

曾有记者随机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20多位学生,仅有两位学生表示父母很少把这种话挂在嘴边,而有多数的学生表示父母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

案例:高三学生小施成绩中上,有个表姐去年考上了名牌大学,从此,表姐就经常被妈妈挂在嘴边。小施不看忍受被比较的压力,竞偷偷准备了一把小刀,当妈妈开始唠叨“你那姐姐如何优秀时,你怎么不给我争气“使,她就拿出小刀在自己身上划几下,知道出血才放手,手上落下了难以修复的疤痕。

如若不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相信孩子不会做出这种自残的事情来。这样的比较让孩子很受伤。反复跟别人比较容易照成一种“高竞争感”,这种“高竞争感者”属于心理问题高危人群,追根溯源都是家长的比较照成的。

我们不能只看别人家的孩子,我们需要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因为只有自己的孩子会始终陪在自己身边。

四句话的家庭教育。


有位父亲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上10分钟,只问4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吗?

       3.今天你有什么好的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隐藏了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是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了很有效。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要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或者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正确平等的关系。

2.真正无条件的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六个方面,教育好孩子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了。

绝不能对孩子说的三句话


经常和家长聊起孩子,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着、指责那,描绘起与孩子争斗的场面来唾沫星子飞出三丈远,仿佛和孩子打一场闹一场,只为了证明自己在言语上、行动上占了上风,成了胜利者。又时听着听着,真相打断家长们的“演讲”,告诉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呢?现在总结出这三句话,算是为孩子们伸冤吧。

话语1.:你都这么大了连这么点事都做不好,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


替孩子伸冤:你这么大的时候说不定比我做的还差呢,别动不动就说“想当年,我怎样怎样”,那些见不得人的糗事怎么不向我显摆?


说与家长:孩子做不好“这点事”,原因不外乎这么几个:一是家长没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凡事大包揽,但有一天突然想让孩子做点事情:二是:在家长眼里的这“这么点事”可能正是孩子眼里的大事,因为能力有限;三是父母小时候虽然有比孩子强的地方,但毕竟时代和环境不同。就拿会洗衣做饭来说,父母那个时代锻炼到了,现在你给孩子提供了锻炼机会吗?再比如,父母老爱说自己当年如何学习刻苦,但那个时候社会大环境也和现在不一样,没法比。

       话语2.:你怎么不能像人家......

       替孩子申辩:我还想说水的爸爸权大钱多谁的妈妈年轻漂亮呢。忍着没说给你面子!


说与家长:攀比最伤孩子心。人家的孩子好,跟你换你愿意吗?或许别人的孩子缺点很多呢,知识你没看到罢了。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礼物。做个不贪心的爸爸妈妈,多欣赏孩子的优点,少点横向比,多点纵向比,才会让孩子找到信心,才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进步。

       话语3.:你快滚吧,有你这个孩子还不如没有,不如死了算了。


替孩子申辩:既然如此,当初你为什么还要生我?如果有选择父母的权利我还不想生在你们家呢!


说与家长:家长却不知此话有很大的杀伤力。这回让孩子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是多余的,感受到的只是冷漠、无情。轻者难过、伤心,重者想不来,离家出走,或自杀。这种话多说几遍,会让孩子破罐破摔,亲子关系难以修复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df电子书下载

【内容介绍】:当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家长很少从自身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这是家庭教育中最怕出现的,而这种现象几乎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是永恒的,因此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您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您的孩子健康成长才有基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学校教育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孩子成长首先不能输在家庭教育上,您想打造一流的家庭育人环境吗,这就需要选择一流的家庭教育读物与您相伴,与您和孩子一道共同成长。

内容截图: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目录:

序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成长烦恼

父爱母爱

成功之路

父母课堂

国外家教

家校结合

经典案例

时尚家庭

…………


pdf电子书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jIETp9W 密码: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fsdil  评论于  2013-9-23 10:48:56
赚点爱币咯
Foch  评论于  2013-9-23 11:47:05
好东西 ,分享了
360670697  评论于  2013-9-23 14:47:20
看着这本书名,就非常想学习一下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weiyunfeng315  评论于  2013-9-23 18:13:31
来看看到底干嘛群里那么多人要下载
flower  评论于  2013-9-24 09:35:03
很好,期待下载
妈妈咪哑  评论于  2013-9-24 09:45:35
看了介绍,很好的本书,想学习!
emily_niuniu  评论于  2013-9-24 09:48:40
好书,要支持
雨婷  评论于  2013-9-24 09:59:40
这本书学校都要求定的,基本都买了,但也基本没看过!
我的小世界  评论于  2013-9-24 10:30:40
我想下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