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爱你  发表于 2011-4-29 17:21:34| 1583 次查看 | 0 条回复
中国的战国时代历经两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也是最持久的时代之一。无论是从军事、政治上看,还是从外交、文化上讲,要想完整地还原这一时期的全貌,就算花上《哈利·波特》套装的长度都不为过。因此,当看到有电影以《战国》为名时,不用脑袋想就知道这又是一部类似《唐山大地震》、《80后》之流,不说是欺名盗世,至少也是虚张声势的伪商业片作品。说其是伪商业片,那是因为从实际的观影效果和目前的口碑来看,影片几乎不可能达到成功商业片的票房预期。而如果制片商能像《三国之见龙卸甲》一般有些自知之明,在《战国》之后加上比较符合影片实际情况的“之孙庞争斗”之类的副标题,那么至少可以凭借着务实和诚信,讨得一些观众的认可。

当然,一部电影的质量,并不是全系于片名之手。而如果《战国》的失败之处也仅仅只是取名的失策的话,那么它依然可以成为一部让观众觉得对得起票价的电影。然而,当影片在一个看似气势恢宏、实则却与影片表现内容有
着天壤之别的开场之后,雷人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从影片的开场来看,各国君主均对孙膑求贤若渴、垂涎三尺,欲得之而后快。顺理成章,展现孙膑出众的军事才能及各国对孙膑激烈的人才争夺就是影片的重点。这也恰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国时代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复杂局面,从而为观众勾勒出一幅宏伟壮丽的史诗画面。但从国产电影的历史经验总结可以得出,《战国》并不具备完美表现宏大场面的实力。那么,退而求其次,从影片所要讲述的故事出发,老老实实地展示孙庞二人之间如何从兄弟情深走到反目成仇,用心刻画官场与战场的残酷,亦不失为一种以小搏大的策略。可惜的是,上述的两条康庄大道《战国》都没有选择,反倒走了让观众感到极度怪异和荒诞的天雷路线。


就制片公司自身的定位和观众的预期而言,《战国》本应是一部尊重史实、极富厚重感的史诗级作品,但从窜改赛马发生的时间顺序、捏造田忌通魏卖国的行为、杜撰孙膑义释庞涓的故事来看,《战国》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戏说成分。而孙庞二人之间的奇妙关系,又让影片带上了肥皂剧的色彩。从二人相见时一人爆出一句“涓……”“膑……”,到庞涓为孙膑梳头,再到庞涓问孙膑为什么不逃,孙膑回了一句“我舍不得你”,二人之间值得玩味的暧昧关系清晰地摆在观众眼前。虽说我已无从考证二人之间是否真有断袖之情,也无权指责这种无限发挥的创作灵感,但它依然让人浑身尽起鸡皮疙瘩。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这是一种追求文艺创作上的大胆突破,那吴镇宇倒也罢了,偏偏对象却是长得极具个人特色的孙红雷,这就更让人看得如鲠在喉了。


而在编剧眼中,似乎没有爱情的电影都是无法吸金的,于是又虚构了田夕、庞妃这样的女同胞,生搬硬套、死乞拜咧地安插在孙膑、庞涓、魏王、齐王之间,活生生地把影片变成了一部古装言情剧。特别是孙膑赛马那一段,马车翻倒孙膑摔倒之际,田夕竟能如偶像剧一般,在忧伤音乐的烘托和慢镜头的关注下,飞奔向孙膑并扑倒在他的怀里,一度让我有灵魂出壳的欲望。显然编剧不明白,并不是每部优秀的电影都必须要打上爱情的标记,且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的,《拯救大兵雷恩》没有,《终结者2》没有,《肖申克的救赎》也没有。


与剧组花尽心思丰富影片所包含的类型不同的是,2个小时的片长,让影片的结构显得松散而无力。与《让子弹飞》满场皆是高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国》从头到尾都显得很低调,找不到任何让人兴奋的点。抛开中间孙膑与田夕可有可无的感情戏不说,无论是开场的齐魏交战,还是片中的田忌赛马、孙膑去髌,或是片尾的马陵道大战,都拍得平淡无奇,毫无亮点,给人的感觉就是用力不足,敷衍了事。比如开场的齐魏交战,因为特效水平有限,就极少使用最能展现恢宏战争场面的远景,而大多采用近景特写。偏偏又受限于审查机制,无法直面血淋淋的残杀画面,只好避重就轻,给足景甜装狠充凶的镜头。于是观众得到了一个长时间观看景甜容颜的绝佳机会。而我,竟一度看到口水几欲夺口而出,恍过神来才知道刚刚差点不慎睡去。


而相较上述这些怪异之处,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影片对于孙膑的定位则更让人感到荒诞。虽然孙膑曾经装疯卖傻骗过庞涓,但这并不意味着孙膑就是《战国》中那副傻、愣、憨兼花痴的猥琐模样。即便影片不愿意像《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那样,为孙膑树立起一副高大全的形象,但也没有必要为了突出戏剧效果,而极度夸张地异化孙膑。孙红雷那骇人的造型,加上从头卖萌到尾的对白发音,本就已经让人无法将其与聪明睿智、满腹兵法的孙膑联系起来,偏偏还要闹出上朝大殿垂涎美色、大庭广众调戏异性的丑剧,并反复念叨着“夕儿的眼睛最美”,实在无法揣测剧组的用心,对孙膑的立场究竟是褒是贬,抑或是纯粹没事儿想找孙膑后人的鞭子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孙红雷饰演的这个孙膑让这部本就足够雷人的电影雷上加雷。


从《战国》上,我们不难看出,绝大部分这一类型的国产电影走的路线依然是“超强的明星阵容” 叠加“强势的前期宣传”。从严格上说,这种营销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以为有了这两把刷子,就可以攻城拔寨、无往不利,那就大错特错了。一部优秀、甚至可以称为经典的电影,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依然是拥有一个出色的主题内涵和故事框架,其次是与之匹配的叙述模式,再次是用以表现的视听效果,最后才是演员和宣传方式。而许多国产电影却恰好本末倒置,以为不计成本地叠加明星,名不副实地夸张宣传就可以骗得票房和口碑,实在有些让人笑掉大牙。而最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参演了影片的明星,虽然自己都明白自己拍的不过是部烂片,却还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卖力宣传违心赞扬。该说他们是骑虎难下呢,还是昧着良心呢,又或是其眼光和品味本就存在着极大的与众不同。

我穷的只剩爱币了,求爱贝发现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