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foa  发表于 2013-7-27 11:02:28| 2169 次查看 | 3 条回复

长辈对晚辈的溺爱,是中国人的情感特点。特别是隔辈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孙子辈的爱。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这里有合理的成分。首先,因为年龄大了,更宽容了。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比较苛刻。但是上了岁数的人会变得宽容。他们通过生活的磨难明白很多事情是没有必要较真的。而且对于人的差异有了深刻的体会,会知道每个人都有其特点,都是应该被尊重和理解的。其次,年轻时做父母很急躁,特别是妈妈们。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家庭和老公。事情多的时候难免对孩子着急。而上了岁数,没有什么着急的事情了。特别是退休之后,每天的时间很充裕。这种心态和条件本身就让他们有耐心来对待孩子。其次,很多老人对待孙子辈的耐心也是对自己对儿女歉疚的弥补。因为年轻时自己缺乏耐心,缺乏经验,缺乏宽容,所以会有很多对不起孩子的地方。通常人都是很要面子的。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明说,可能会用自己的行动实际的弥补。对于上述的情况,作为儿女的应该给予理解。而且,从某种程度讲,老人的这种爱是对父母的爱的补充。

日本有一个喜剧演员,相当于我们说相声的,我忘记叫什么名字。因为战争他的父母都去世了。只有跟了奶奶生活。奶奶非常乐观,同时对这个孙子非常痛爱。总是顺从。比如,学习,奶奶从来不强迫孩子学习,结果考试非常不好。日本的考试是10分制,别人的孩子每科都考8,9分,而这个男孩每科考2,3分。结果奶奶说。三科加起来也8,9分呀!奶奶乐观的生活态度极大的影响了这个孩子。以至于这个孩子非常的乐观且幽默。后来作为喜剧演员非常的成功。他会把生活的痛苦转变成快乐,并把这个快乐带给很多人。

我认为世界就是由老中青幼组成的。每个年龄段的人看待一个事情的态度是不同的。让孩子接受所有人的看法,感受所有人的态度。他的人格和经验才是完整的。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人有形形色色。年龄有大有小。如果能有和各种人打交道的经验,岂不是更好。所以,面对老人的溺爱,我们先转变一下自己的观念。再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样一个观念下,我的方法是,告诉孩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要求。我把后果告诉你,你自己选。长时间以后。特别是孩子遇到问题了。他们就会相信哪个方式更有道理了。比如那个家长讲的,不应该吃冰激凌,结果吃了会痛苦。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孩子的判断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很多家长会说。为了让孩子理解道理要受这样大的痛苦?其实,生活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成长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因为痛苦而成长并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可怕的是有了痛苦却没有成长。所以,遇到问题,父母的耐心讲授非常重要。把道理和后果都讲清楚。最后让时间去证明。

当然,这里我也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的老人确实有很多时候与时代脱节了。他们不理解年轻一代教育的理念。当没有理念的时候,仅仅是原始的爱,那就不太容易让人接受。比如过分的照顾,过分的护着。这样环境下的孩子多半会很胆小。依赖大人。这种教育方法很不好。

我的教育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大概是女儿三岁左右,我们刚搬到一个新的地方,每天吃过饭都会下楼玩。第一天,她拿了一个小汽车。没有一会,她就过来找我说车被一个男孩子抢走了。我让她去要回来,如果那个男孩子现在想玩,可以让他玩一会,但是他回家或者我们回家的时候要把玩具还给我们。她点点头,但是对于向一个男孩子开口要东西显然她有点害怕。我对她说:“那是你自己的东西,要回来很正常,不用怕,如果不去要回来,以后就不再给你买玩具了”。她知道后果的严重,即使害怕也得去要。过了一会她把玩具要回来了。后来的几天,她都换了不同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换着玩,而且回家的时候都是各自拿回各自的。大约两周之后,有一天,女儿什么也不拿就下楼了。我问她为什么不拿玩具了,她就说不拿了。可是,下楼没有一会儿,一个女孩的奶奶带着这个女孩来找我,说我的女儿抢了他们的玩具。我叫过女儿来,看到她手里确实有玩具,我知道一定是别人的。因为她没有带玩具下楼。这个时候,我看着那个小姑娘,指着我 女儿说:“你可以和她要,如果她不给你可以抢。”这个时候,小姑娘的奶奶不高兴了,说:“你怎么这样教育孩子呀!”我知道这是观念的差距,道了歉,让女儿把东西还给了他们。回到家以后,我对女儿说:“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如果想玩别人的,拿自己的和别人的换着玩。抢东西是不文明的,况且,每个孩子背后都有大人的帮助。”从这件事以后,女儿既不抢别人的,也知道维护自己的,知道什么是交换,知道大人比自己有能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我还听说,一个孩子的奶奶因为怕孙子受欺负。从来不让孩子和小朋友玩。这样的教育对培养完美性格是很不利的。这样的老人是缺乏理性的。这也是我们要探讨的另外一个问题。今天的中国社会,由于长期的教育问题,社会观念问题。我们的很多老人的观念实在是太旧了。面对这样的老人,真的很难为父母。

我的建议。当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顺从你。即使孩子哭闹也要坚持。当然,最好是远离老人的环境下对待小孩。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面对老人,那也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害怕冲突。其实,冲突是一次性的,而忍耐是天天的。去想想,是要每天的痛苦忍耐,还是一次的把问题解决。而且,只要自己坚持了,总有一天别人会妥协。在没有理性的人群中,没有办法讲理的时候,强迫也是必须的。

我自己的真实案例。

孩子出生以后我看了书上说的孩子不用枕枕头。因为枕头会让孩子运动不便,在孩子没有直立行走之前脊柱是直的。而直的东西在平面上最容易滚动。自由滚动的时候,不容易出现偏的情况。在这样的观念下我就不给孩子枕枕头。结果,奶奶不愿意。做了很硬的小米枕头。我坚持反对。以至于最后我说,我是孩子的监护人,我有权决定。奶奶才没有办法了。当然,这也留下了我们之间的缝隙。但是,结果证明我是对的。因为没有睡枕头,孩子的头是圆的。非常好看。如果我放弃,那可是孩子一生的遗憾呀。所以,为了爱,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错。为了维护和平的假象,留下无法弥补的残缺那是自己不负责任。

爱,本身就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如果老人真的是那种不讲理的,没有理性的。缺乏知识的,对待孩子没有原则的溺爱的。父母们一定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不要害怕和老人的冲突而失去对孩子的教育机会。爱是一种责任。

再讲个故事。在美国,一个女人在街上晕倒了。一个医生检查之后说是严重贫血所致,必须要马上输血。但是输血前医生得知这个病人信奉一种宗教,这种宗教的教义是不接受任何来自本身身体之外的东西。家属赶到并向医生讲清这种情况,同时拒绝签字。因为有悖于病人的宗教信仰。但是,医生最后自己签字输了血。当病人被挽救过来之后却把医生诉到法庭,理由是违背了病人的信仰。在法庭上,最后医生的陈述感动了所有的人。医生说,爱所有生命是我的信仰,挽救生命是我的责任。因为挽救了生命而受到法律的惩罚,我愿意。最后法庭判决医生无罪。而且因为医生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更多的信任。这位被挽救的病人对医生也很敬佩。

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爱是要承担责任的。别太在乎所谓的关系,所谓的家庭的和睦。那种以孩子的成长痛苦换来的和睦是没有意义的。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变。其中观念的新旧之间的转换是非常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在具体的问题上。看到今天老年人的做法,年轻的一代,我们需要反省,当我们老的时候该怎么对待晚辈?


泰骜  评论于  2013-7-27 11:18:35
挤挤,占个座……
萱萱の黛哋  评论于  2013-7-27 11:28:20
留个痕迹
万里无云  评论于  2013-8-3 11:07:00
向楼主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