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  发表于 2013-4-25 16:58:09| 2417 次查看 | 2 条回复

要想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就必须从小做起,素质教育就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按班人。

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方面,要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第二个方面,要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然而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仅仅局限于他们的学习中,生活里我们家长给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同时就会让他们感觉这就是理所应当的生活,有一天我们不给他们这样做了,他们也不会反思我们之前对他们的付出,让他们整天过着王子与公主般的生活。从而导致他们娇生惯养,懒惰的性格,生活中他们遇到困难,也只是找人来解决,不会自己做。

家庭的知,情,行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活,学习的场所,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阵地。小学生从小就接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教育,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兴趣爱好,都会直接影响或间接的影响着小学生,有人说,小学生有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每个做父母的都必须重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知,是指对进行说理教育,是小学生初步知道具体的行为准则。适当扩大小学生的知识,以形象的实例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不那样做,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小学生尊敬老人,不光是要求小学生每天回家向老人问早,问好,把好吃的给老人吃,而且要向小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使他们知道老人是受人们尊敬的。还有要和别人如何相处使得小学生懂得道理的同时,对好的行为习惯表示满意,快慰,愿意学习和模仿。道德感情是成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小学生做榜样没让小学生耳濡目染。让小学生自己知道付诸行动,做每件事都要想着道德,不能做的事情坚决我不做。

  在家的时候要学会做家务,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劳动,让他们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付出,不能不劳而获,也带孩子们一起做些义工,让他们去帮助别人,看到别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都能坚强的生活,自己不仅享受着助人为乐的快感,又能以坚强的人为榜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铭刻在孩子的心上。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显得特别重要。孩子主要从家庭活动中和与人的交往中获得社会意识。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从言行举止影响孩子的心理意识。如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心强,孩子日后的社会责任心也不会差。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保持有健康的身心。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批评和责怪,要耐心地帮助分析困难和解决困难,引导他(她)积极向上,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有时通过学校、同学的帮助,使其认识到社会的力量。小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抽象理解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他们很难理解向他们说教的权利和责任。通过社会服务的行为实践,小学生可以逐渐明晰公民具有哪些权利及责任。社会服务行动源自社会服务意识,因此,重视小学生社会服务意识的培育对于激发小

小宝门门都考了100分~~~喂,醒醒,枕头湿了!!!
chamomile  评论于  2013-7-15 20:26:00
我来看看
瑜诺洋yo  评论于  2013-7-15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