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了  发表于 2012-3-6 15:34:16| 3046 次查看 | 7 条回复

  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且不去辩真假。世界总有太多残酷与痛苦!天灾人祸源源不断,世界尔虞我诈……假如我们全都沉默不语,愁眉深锁,神情沮丧;那么可怕的是在这些环境里,连孩子都失去了笑容,孩子还未长大却已经提前成了我们。孩子不笑的样子,就像世界没有了阳光,一片黑暗沉寂,人间没有了希望。那时,人的心里充满了阴暗与绝望,虽生犹死。那时世界末日就真的要来了。

  孩子,你的笑容哪里去了?

  每一个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一年级新生脸上的笑容总是特别地生动,也最令人心动。其实,孩子们灿烂的微笑源自他们敞亮的内心,因为他们都是带着奇异的梦想走进校园的,毕竟没有梦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梦的生活是平庸的。但是,当他们完成学业走出校园时,我们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孩子脸上的笑容已没有了进校时的灿烂,而眼里则多了些黯淡。

  很多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年轻夫妻都记得,刚出生的婴儿连睡梦中都会笑,婴儿举手投足间自然别有一番喜悦浮现,仿佛天使在微笑。当孩子渐渐长大,孩子也有了孩子的烦恼,小小年纪因为父母离异,因为成为留守儿童,因为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因为愿望无法满足,甚至是因为父母的不合宜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脸上越来越挂不住笑容了。小小年纪就开始沉陷在小烦恼里了。而后,大街小巷的孩子开始背着重重的书包去上学,拖着各种各样作业回来埋头苦算。课余时间,父母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总是带着孩子去学跳舞,学声乐,学钢琴,学绘画,学书法……孩子的童年一开始就沉浸在孤独的艺术世界里,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培养出艺术天才,更多的是培养出一批封闭自我,自私偏激,失去了欢笑童年的阴郁少年。看着孩子一路成长,渐渐发现孩子的笑容越来越少,直到父母已白首,孩子再为人父母,重复着这一代又一代的阴郁。当回首自己,看着孩子,找不到欢笑幸福的影子,一脑海的阴郁忧虑,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谁拿走了孩子的笑容

  回望过去,世界总不是那么太平,仅是国内,冰灾、雪灾、地震、旱灾、水灾甚至动车事故接踵而来,世界范围更是,一场场人为的战争,多少家庭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不要说笑容,连生命都被夺去了,又有多少孩子受到惊吓之后父母双亡,一夜之间变成孤儿,多少儿童倒在血泊里,瞬间失去笑容。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不久之后,又有多少岛国将吞没在深海腹中,多少岛国居民将失去家园,最可怕是当冰川融化之后的一系列灾难,又将有多少大人孩子挥泪。无法阻挡的自然灾难,铺天盖地扑来,瞬间夺走多少笑容。着名电影《2012》作为一部灾难片,风靡全球,引起了全球人类的关注,在2012已经到来的时候,我们是否深思,当灾难袭来的痛苦让我们黯然失色之后,我们该怎样用人类的尊严坦然面对,如何重拾脸上那天使般的笑容,驱除那梦魇般的痛苦。如何让我们身边的孩子尚存求生意志,依然向往人生,在生与死之间获得解脱,依然乐观?

  收回远眺的视线,放眼环视我们的周围,观察一下,又有多少孩子失去了原本该有灿烂笑容?现在社会的原因,城市里,离婚率陡然上升,本是恩爱夫妻,却各自飞,本是爱情的结晶,最后变成年轻父母眼里心头的折磨与负担。而其中受伤害最大的自然是孩子。不绝于耳的父母吵架声,从小便经历大人的情伤,还要作是跟父亲还是母亲过的抉择,这样的孩子还怎么重拾笑脸?而在乡村,却又是另一种现象,父母依然健在,只是为了生活,大批大批的外出务工,孩子从断奶时就与父母分离,过年才能相聚,甚至几年才见一回,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却一个人成长,内心有多少苦涩,这样的孩子如何由衷的笑?

  因为天灾人祸,因为父母离异,因为缺少关爱,让一部分的孩子失去了笑容。可是还有更多的孩子却因为陪伴在身边的父母的不合适的教育方式而失去了笑容。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期待型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天赋,把自己的夙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完全按照父母臆想的要求和标准去做,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倘若父母持有这种态度,而孩子的能力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容易使孩子意志消沉,自卑,冷淡,没有活力,缺乏自制,个别严重的甚至造成亲生父母杀死孩子(如青海女工吴玉霞打死儿子夏斐)和亲子弑母(如浙江金华高中学生徐力杀死母亲)的惨剧。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主张、意见无条件地接受,对孩子过分溺爱,想尽一切办法迎合孩子的要求,即使孩子做了坏事也为其申辩。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容易给孩子的性格和情绪发展造成扭曲。这种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即使微小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或稍遇挫折,也会哭泣、叫喊、胡闹甚至玩命!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环境不协调,适应社会的能力极其脆弱,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缺乏忍耐力,追求某种强烈刺激,对人对己、对事情缺乏责任心,经常期待他人的帮助。在溺爱型的家庭中,孩子身心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遇到挫折容易失去控制,忍耐力差,总想推卸责任。因受大人过多照顾与保护,影响了与同龄孩子的接触,因而成熟也较迟缓,依赖性强,冷淡,孤僻,对社会不适应,做事敷衍,不善于独立思考,似乎没有独立的灵魂,缺乏远大目标和理想。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矛盾型。父母当中的某一方,对于孩子的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前后矛盾;或者父母的态度不一致,父亲严厉而母亲袒护,母亲斥责而父亲袒护,使孩子陷入激烈的矛盾和混乱当中。在矛盾型的家庭中,孩子被两种权威、两种命令和意图夹在中间,往往处于无所适从的地步,造成精神上的极度不安。特别是当父亲严厉而母亲过于袒护时,孩子大多有激烈的反抗性,有时甚至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试想,这些孩子又如何欢笑起来?

  把孩子的笑脸还给孩子

  唯有父母的力量,才能让孩子保持笑容。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想要孩子重拾笑脸关键还是父母。或许你还没有忘记,第71届奥斯卡获奖的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里,在本是德国法西斯捕杀犹太人的可怕集中营里,父亲圭拉为了让儿子有个美好的童年,超越着痛苦,把悲惨的集中营生活演绎成了与孩子做了一场规则严厉游戏,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儿子叔本华的美丽人生。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把家庭比作人生之海中的一只小船,孩子凭借父母之船遮风挡雨,劈波斩浪。小船既可以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也可能成为孩子的毁灭之舟。不管遇到怎样的灾难与痛苦,只要有了大人的庇护与安慰,孩子依然还会有笑脸。

  留守,让孩子们很小就学会洗衣做饭、懂得很多道理和思念,只是父母的音容笑貌渐渐模糊。留守,让本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心,布满厚厚的灰尘与层层包裹的伤痕,外面的世界早已在心门之外。也许我们不能阻止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但为人父母者,常回家看看吧。即便受困于众多的无奈、不允、艰难,抽空多打几个电话吧,请别让留守成为孩子的全部。为孩子保留一扇永远打开的关爱之门!别让留守成为孩子的全部。

  而留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应该营造的是民主家庭的氛围。父母之间感情和谐,家庭气氛融洽,给予孩子温暖、关心,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益,给孩子适度的空间和自由,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励孩子参与社会活动,要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责任。让孩子变得合作、友善、自控,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形成独立性、积极性、首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更活跃、开朗而外向。这样的孩子自然生机盎然,笑容洋溢。

liuxinchen  评论于  2012-5-15 21:53:00
轻轻的走过
rggzg  评论于  2012-5-15 21:53:00
~~~~看过拿点分
hthzw  评论于  2012-5-31 00:37:00
大家好!!!
丞林博  评论于  2012-5-31 00:37:00
看贴回帖是一个好习惯
scgtm  评论于  2012-6-17 17:44:33
zeyoY7  评论于  2012-6-17 17:47:02
(⊙o⊙)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