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  发表于 2011-4-5 10:15:26| 1979 次查看 | 1 条回复
       昨天,浙江理工大学老师刘曦,在课堂上看到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他,是去年毕业的小陈。  小陈说,他是路过,来看看老师的。
  “接下来怎么打算?”刘老师问,“和过去半年一样吗?”
  小陈点了点头,是的,继续“流浪”,下一站,是厦门。
  浙江理工大学回来了一个去年毕业、到处流浪找自由的“流浪哥”校友,迅速引起围观。
  半年里流浪了5个城市
  同学们的记忆里,小陈在校期间就较另类,冬天穿拖鞋睡草席,发型也变过好多风格。
  去年6月21日,小陈带着1万元钱,坐上北上大连的火车,其中3000元是父母给的,7000元是自己打工攒的。
  半年里,他流浪了5个城市——大连、呼伦贝尔、北京、平遥、西安。“在街上走走,观察观察那里人的生活,再找人聊聊,然后找份可以过活的差事,在一个地方体验一段生活,喜欢就待得久点,不喜欢就离开。"
  小陈不太提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干过保安,当过收银员、服务员,做过传菜员,也摆过地摊。最少的一次月工资,连1000元都不到。
  小陈一般都选求职公寓,一张床就满足;四季衣服都在行李箱里;对吃也没要求,在北方就一直吃面食;工作最好能包吃住,比如保安;工资,只要一天有50到60元就可以,“不要只出不进就成”。
  “有时工作会受气的,但想想,不会一辈子拴在这里,还有下一站,心情又好起来。”小陈在人人网上发了很多各地风景,还有做保安时的自拍。“回忆着大连的海,呼伦贝尔的草原”、“湛蓝的天空,低垂的云,超迷人的!”
  “流浪哥”回校园引师生议论
  在班主任刘老师的记忆里,小陈虽顺利毕业,但绝对叛逆,“我以前找他聊过,希望他重视学习,但他说,他有个想法,毕业后去流浪。“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时挺难说服的,我只好说,行,如果真要流浪,你最好通过经历找到自己的目标。”
  这点,小陈也承认,高中时就很叛逆。
  “现在的学生,父母都很爱护,很多孩子都有个独自流浪、离开家的梦想,但最后只能是听家里的话,按部就班,是小陈圆了他们的‘流浪梦’。”刘老师说,但这个例也太特殊了,很多同学认为他很勇敢,其实也因小陈没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没有很明确的人生规划。
  理工大学生记者就此采访了大学生,学生父母也参与讨论。
  材料与纺织学院学生俞萧说:“我很敬佩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梦,却很少人能真正这样去做。但对家庭似乎没有担负起责任,有时候对于家庭来说,安稳是一种责任”。
  文传学院的吴璇表示,只允许孩子想想而已,“我家孩子是女儿,在外不安全,生活来源也不稳定,怎么可能舍得?”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的谢辰说,一方面觉得流浪也能见世面,另一方面觉得“男人也要负责,总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谢辰的爸妈说,放手让男孩子离家,能锻炼独立能力,但要有个度,出去了还得回来,最终要承担起家庭责任,无论为人子还是将来为人夫、为人父,必须要安定下来。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梦醒时分  评论于  2011-4-5 10:34:07
浪费父母的钱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