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数学,能运用到数学的地方很多。在孩子3—6岁的时候,父母要帮他建立起简单的数学概念,加强他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数学的熟悉感,也将有助于他将来在小学的学习。所以,父母要学会正确引导,让孩子能真正地理解数学、学会数学。 数学是一个人高级思维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奠定孩子抽象思维发展的基础。其实,孩子从2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具备一定的认识数字的能力了,而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他对数学的认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3—6岁期间,孩子就更需要父母的耐心指导,以帮助他了解、学习并简单掌握数学。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父母因为不了解教育方法,使得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感觉苦不堪言,学起来也倍觉困难且没有趣味。因此,父母一定要正确掌握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通过适当引导,让他从小就喜欢数学,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而且还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父母的正确指导,将有会大大提高孩子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随机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父母可以随时利用当时场景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走在路上,可以让孩子通过数有几棵树来学习点数;吃晚饭的时候通过让孩子分发碗筷,使他学到一一对应;丈量房间尺寸的时候,可以让他具备基本的几何概念;即使是游戏,五子棋、跳棋等等玩具,也能调动起孩子对数字的敏感…… 用实物教孩子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有的父母喜欢让孩子跟着自己念“1、2、3、4……”,认为这样孩子就能学会数数。但是这样一来,孩子就只是重复父母说过的话,在他的头脑中却并不能形成数字的概念,他也就不能学会正确的数数方法。所以,父母可以借助于实物,无论是水果还是玩具,都能让孩子通过感官的刺激来弄明白数字的意义。而且孩子在3—6岁期间,已经可以认识“大”、“小”、“多”、“少”之间的关系,这样他就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来理解数字的大小含义,以及数字之间的顺序关系。 指导孩子建立“数”的抽象概念。父母要帮助孩子慢慢地摆脱实物,让他再进行计算的时候要凭借想象来建立数的概念。这时候父母不能着急,也不用强硬要求孩子必须丢掉实物,或不去掰手指,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数学虽然是个抽象概念,但它也具有很大的趣味性。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数学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买东西时简单的算账,切蛋糕时几刀能切几块,等等。用孩子熟悉的场景来让他感知数学现象,体验数学趣味,这样孩子不仅能更快地学到数学,还能提高他的生活技能。 教孩子学数学不可盲目、急于求成。父母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学数学不可急于求成,不能盲目让孩子记忆,尤其是不提倡让孩子去背圆周率、学习珠心算,对于幼儿奥数更要慎重。因为数学思维是靠理解,而不是靠机械背诵的,长期反复的记忆反而有可能会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大脑机能。 避免孩子对数学过度敏感。数学在生活学习中很重要,但是数学并不是人生活学习的全部。曾经有一位父母带着孩子去看画展,但孩子进去后一直专心地去数画展中有多少幅画,对于画的美丽他却完全没有注意到。父母要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让孩子不要因为眼中只有数字,而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对数学的学习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既要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同时也不能让孩子丢失了其他方面的学习与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