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可能出现哪些意外?
时间:2013-08-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467次
据调查中小学生每年的伤害发生率高达50%左右。也就是说,在一年的时间里,每两个中小学生就有一人遭遇过伤害事故。伤害虽然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件,但它也是一种疾病,既有外部原因,也存在着内在的发展规律。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防跌落碰撞
别在楼梯台阶上玩耍
校园中的非故意伤害以跌倒、碰撞伤为多见,常发生于学生上下楼梯、运动、玩耍、走路和骑自行车时。轻者擦伤皮肤、出现淤伤,重者扭伤、扯伤、骨折,甚至发生颅脑和脊椎损伤。
防范措施
不在楼梯或台阶上奔跑、游戏,不在黑暗或视线不明的地方奔跑。不翻院墙、爬树,不独自攀高,不在楼顶放风筝。不在光滑的地面或有积水的地面玩耍、互相追逐。
晚上行走更要注意,尤其是在斜坡、转角多的地方易发生撞伤、跌伤。不从楼房的窗户或阳台栏杆处探出身体往下看。走路时不东张西望。
遇到紧急事件时听从指挥,有序上下楼,以免造成拥堵、踩踏。
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并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不单独做有危险的动作,掷铅球时躲开危险区域。
防食物中毒
不吃无证摊贩食品
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有毒动物、植物或受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胃肠症状、神经血液系统功能紊乱或脏器损伤。中小学生在食物中毒后的损害更严重,因此做好预防和识别准备极为重要。
防范措施
不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水果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后再食用。
不购买马路边、学校旁无证摊贩的食品。
不购买与玩具混装的食品。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防校园暴力
被人欺负莫私了
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其中中小学生在校内外被欺侮、辱骂和殴打等事件增多。学生在学校门口附近,在上学、放学途中被勒索、被要挟或被绑架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中小学生在遇到这些紧急问题时因缺乏应对技巧,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在受欺、挨打后只知忍让和妥协,反而更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防范措施
老师和家长应在孩子上学之初就将这一可能发生的情况告诉他们。同时注重培养孩子坚强的人格,培养他们独自应对事件、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上学放学、外出办事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应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一旦遇到不利的情况,首先要打消害怕的念头,尽可能避其锋芒,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要向孩子灌输法制观念,被人欺负不要私了,在事情发生后要及时告知家长、老师和警察。
防交通事故
骑车孩子最应注意
交通事故多发生在中小学生上下学的路上。其中小学生多发生步行事故,自行车引起的受伤害者多为中学生。一般来说,中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比小学生要高,骑车的孩子更易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
家长应经常和孩子讨论安全问题,让孩子从小就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家长一定要熟悉孩子上学的路线,经常提醒孩子注意危险路段。
在雾天尽可能让孩子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在夜晚则应穿白颜色等反光强的衣服或者使用有反光条的书包。
对于步行上学的孩子,应要求他们走人行道或靠边走,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马路时观察车辆,不要突然横穿马路。不闯红灯。不在公路旁玩耍。
对于骑车上学的孩子,应要求他们遵守交通规则,不抢行、不逆行、不骑车带人。不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骑车时不嬉笑打闹、互相追逐。定期对自行车进行检修,以免因车闸失灵等原因发生交通事故。禁止骑车撒把、下坡不捏闸、骑车下台阶等不安全行为。骑自行车应尽可能戴头盔。12岁以下儿童不要骑车上马路。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