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  发表于 2011-5-29 10:01:08| 2912 次查看 | 0 条回复

“用药找医生,服药靠父母”,父母要正确给宝宝服药。当前存在宝宝生病父母擅自用药的现象,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错误,轻则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得则发生药物中毒延误病情。

误区1 见咳即服止咳药

咳嗽是宝宝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宝宝支气管黏膜娇嫩,抵抗外界病原菌的能力差,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而产生咳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可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如果你见宝宝咳嗽便急于服用止咳药,等于“闭门留寇”,使病菌在气管内大量繁殖,以致发生肺炎等重病。

误区2 见泻即服止泻药

轻度腹泻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肠道内的病菌和毒素可以通过腹泻排出体外。如果你发现宝宝有腹泻就急于用止泻药,由于止泻药具有强烈的收敛作用,服用后虽暂时起到止泻作用,但留在肠道内的病菌却不能排出体外,反而加重了病情。

误区3 药物服法用量不得当

许多药物都必须严格按照剂量来服用,但有不少的爸妈为图方便,没有精确药物剂量就给宝宝服药。宝宝服药时“毛估估”,这对宝宝来说用药量会相差好几倍,是非常危险的。有的妈妈在服药前没有把药水摇匀,以致开始服用时药的浓度不够,未达到效果;之后的又浓度过高,不利于宝宝的疾病治疗。

  误区4 静脉用药一定比口服好

宝宝只要感冒发烧了,家长就急着要求医生给予静脉用药,认为静脉给药退热快,效果好。其实一般的感冒用口服药完全可以治愈,若静脉给药,宝宝承受的痛苦更多,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交叉感染。而且医院一般是一天一次的静脉用药,药物的血浓度不均匀,可能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误区5 感冒首选抗菌素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感冒了,常会擅自选用抗菌素,甚至用两种抗菌素,有的还将大人的抗菌素给宝宝用。其实宝宝感冒90%上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它们侵入细胞后,躲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目前使用的抗菌素几乎都很难进入细胞,所以对病毒完全不起作用。此外,不少抗菌素有许多副作用,如引起胃肠道不适、白细胞降低、听力障碍、肝肾功能受损等。

  误区6 不注意药物的有效保存

许多药水在开封后需放在阴暗处或冰箱内保存,而且时间也不能超过一周。但不少妈妈在宝宝病愈后将剩下的药水放在冰箱内保存,待下次宝宝患病后再服用。殊不知多数药水都含有糖浆成分,易受到病菌污染,吃了反而对健康有害。还要注意药物有一定的保存期,你一定要看清保存期,否则吃了不但无效反而还会致病。

  温馨提醒:婴幼儿时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宝宝免疫力逐渐形成之时。感冒、咳嗽等疾病都是无法避免的,爸妈可不能听从别人的经验之谈而滥用各类偏方,延误宝宝的治疗时机。所以,一旺宝宝出现不适状况后都应咨询儿科专家或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