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该看什么科室?这份看病指南父母一定要收藏
时间:2017-12-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Tina
点击:276次
日常生活中,孩子难免会有些小病小恙,很多父母都不重视孩子的身体不舒服,以至于在家按照自己的方式给孩子进行治疗。但是不正确的治疗方式不仅不会医好孩子,很有可能会加重孩子病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些就医常识,父母们掌握了一些就医常识,就能更好地跟医生进行配合,快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详尽的信息,便于确诊并及时对症治疗,赢得救治时间,且让宝宝少遭罪!
这些情况该立即送医
宝宝发烧,在服用了退烧药后,体温仍高于38.5°C,持续24~48小时;
宝宝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加快: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钟,1-6岁宝宝大于40次/分钟,6岁以上大于30次/分钟;
宝宝出现持续哭闹、拒绝进食、恹恹欲睡等状况不佳的情况;
宝宝的呕吐物中有咖啡色或绿色液体;
宝宝出现腹痛、持续腹泻(大便呈蛋花状等)、长时间腹部胀气;
宝宝出现惊厥、呼吸困难、皮肤青紫等。
6个月以下的宝宝一旦发现有任何的异常,或者任何年龄的宝宝症状表现超出家长的理解范围,都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可擅自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去医院要带什么
宝宝生病了,家长恨不得马上带孩子去找到一个药到病除的好大夫就诊,但是该做的准备工作,咱也要做到位,不能忙中出错耽误事。
如果宝宝是初次就诊,那么家长需要带好下面这些东西再出发:
1、食物
儿科每天人满为患,挂上号后通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才能就诊,因此,带上母乳、配方奶、温水、辅食等是十分有必要的,当然最好能由随时产奶的“人工奶牛妈妈”随行。
2、休息用品
漫长的等候时间,宝宝难免感到无聊,可以给宝宝带上一两样喜欢的玩具,驱散初次去医院的无聊和恐惧。如果宝宝不舒服睡着了,还要及时为宝宝增减衣被,所以替换的衣物和盖毯必不可少,为了方便医生听诊,最好给宝宝穿分体的衣服裤子。当然了,尿不湿、棉柔巾、湿纸巾、护臀霜等日用品也要适当带上一些,能接受口罩的宝宝最好戴上,以防交叉感染。
3、带好宝宝社保卡、监护人身份证、现金、银行卡等
如果宝宝是二次就诊,那么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东西,家长还需要把下面这些物品一同带上:
前次就诊的检查单、化验单、处方、病历、就诊卡(因为卡里记载着孩子的病史信息);
如果孩子住过院,还应带上病情检验单、疾病诊断书、出院小结。
很多家长因为心疼宝宝,会在宝宝发病的时候很慌张。但因为宝宝有时会不定时的出现一些症状,可能在就诊期间并没有发作,但疾病仍然存在,因此为了医生能够对宝宝病情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家长最好能在宝宝不舒服的时候,用手机将宝宝生病时的表现,录像、录音、照片保存下来,在医生问诊时,递给医生观看,便于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挂哪个科室
在很多综合性医院,孩子的疾病多数只能到儿科就诊。而专业的儿童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科室分类非常细致,几乎等同于成人医院的科室分类,既有耳鼻喉、口腔、眼科、皮肤等科室,也有消化、呼吸、神经等内科,还有泌尿、普外、烧伤整形、骨科等外科……
家长可按照宝宝的发病部位和症状表现来初步判断,如:
发生在耳鼻喉、口腔、眼睛、皮肤部位的异常,选择对应部位的科室;
宝宝出现咳嗽、有痰、呼吸加快、呼吸困难等常,选择呼吸内科;
宝宝出现呕吐、腹泻、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异常,选择消化内科;
宝宝身体某个部位出现肿块、结构异常、外伤感染等,选择普外科;
另外,可在分诊台咨询护士,根据分诊护士的建议进行选择!
医生在接诊后,如果发现您选择的科室不合适,或者孩子合并有其他疾病,会帮您进行转诊或者安排其他科室医生会诊。
对于14~18周岁这样“半大”的孩子如何就诊,医院间的规定不尽相同:有些医院规定18周岁以下挂儿童号,18周岁以上挂成人号;而有些医院认为年满14周岁就可以到成人科就诊。从医学角度上讲,14~18周岁的孩子虽然在生理上接近成年人,但身体发育尚未达到成年人的标准,而且心理年龄也不成熟,仍属于儿童。
另外,即使是同一疾病,儿童和成人在治疗方案上也往往有较大差异,除了依据疾病本身的特点,还会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因此18周岁以下,建议挂儿科。
等号间隙做些什么
在挂完号等待就诊的间隙,家长除了安抚不舒服的宝宝,最好仔细回忆一下宝宝的病情,比如发病时间、过程等,可以用手机便签记录下来。这样在跟医生交流的时候,可以更有条理和重点,同时能够帮助医生对于宝宝的病情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简洁如实陈述病程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感受:跟医生前前后后说了很多孩子的病程,也反复强调了孩子发烧、咳嗽、流鼻涕、腹泻很严重这些情况,可怎么觉得医生好像没什么耐心听下去,还总是打断我呢?
其实,这是因为医生和家长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思维也不同。医生已经对哪些症状对应哪些疾病烂熟于胸,但家长却往往缺乏相关的知识积累,再加上孩子生病了心急如焚,往往脱口而出、不断重复的症状是直观看上去令宝宝最难受的,然而却不一定是对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最有帮助的。这时医生为了尽快做出正确诊断会有意识地打断家长重复的病情描述,转而引导家长说出更多更为关键的病情特征,及时为宝宝做出正确的诊断处理,减轻痛苦。
明白了这些,家长真的很有必要掌握正确的陈述病情的方法
1、说清楚年龄体重
看病时一定要告诉医生孩子准确的年龄,如几岁几个月。
·不足一个月的孩子:准确到孩子出生天数,甚至是小时和分钟;
·三岁到小学之前的孩子:最好准确到月,年龄用周岁。
不同年龄所患的常见病不一样,准确描述年龄对医生判断疾病有重要意义。比如两岁以内的孩子呼吸道、肠道疾病多见,医生在问诊时会侧重关注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或拉肚子等胃肠道症状。
另外家长要给医生提供孩子的体重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决定使用的药物剂量。
2、按时间描述病情
描述孩子的病情时,要按时间描述,如何时发病、发病多长时间、病程间隔时间、病情变化加重时间等,重点描述各个时间点和区间内的主要症状表现。
比如,孩子发烧了,家长就要说清楚宝宝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发烧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已经持续多长时间了、有没有服用退烧药、服用的时间、服用的剂量、服用后的情况等。关于发病时间的描述,有时甚至要精确到分钟,例如惊厥,持续时间不同,治疗也不同。
3、不要隐瞒病史
家长还要如实告诉医生孩子过去患病的情况。
比如发热时有没有发生过惊厥。如果半岁到五岁的孩子发烧时抽搐过,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病情决定是否使用预防惊厥的药。
另外孩子如果有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家长也要及时告知医生。例如有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感冒了,医生开药时会根据孩子肾功能的情况选择药物种类及剂量。
同时,孩子如果有对某些食物或药物的过敏史,也务必要告诉医生。
除了以上的几点,还有宝宝的其他表现也需要说明,如饮食、睡眠状况,精神状态和特殊表现等。切记,在向医生陈述宝宝病情的时候,不要全家人一起上,应该由一位主诉家长和医生沟通,说话有条理,不要随便打断医生的话。最后别忘了把宝宝的往期病历本递上。
验血和便检
有些家长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总是要抽血化验呢?
这是因为,宝宝有时表现出来的症状虽然相似,但背后的疾病却不尽相同。像幼儿急疹、猩红热、川崎病、手足口病、败血症等疾病,都能导致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所以要抽血检查,辅助医生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血常规除了可以辅助查询病因,还能帮助评估疾病风险,这也便于医生制定高效的医疗方案。
还有,如何正确保存宝宝的大便去检测呢?
首先,家长别直接拿着尿不湿去医院。由于尿不湿有较强的吸收性,会将大便中的有形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吸收掉,这样可能会导致假阴性,影响检查和判断。
其次,正确的保存方式是:当孩子有腹泻时,可以在来医院前取一些大便标本放在保鲜袋或一次性纸杯内,1个小时内的、没有受到外界污染的大便都可用于检查。通过粪便中的病原体检测,可以大体了解孩子腹泻的病因。
就医后需要做什么
当医生根据宝宝的病情,做出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对于医生交代的内容一定要牢记。用药、复诊、注意事项等,一定要仔细记录,严格遵守医嘱。就诊完宝宝要多休息多喝水,卧室保持通风,尽量在家静养。
另外,因为孩子患病时往往病情变化很快,所以在就诊完毕后,如果发现孩子病情出现了反复或加重的情况,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复诊。
那该怎么判断宝宝病情加重了呢?以下3点可作参考:
1、原有的症状又加重了
如半小时前测体温才37.6°C,过了1小时就升高到了40°C,这就属于病情加重。
2、原有的症状没有缓解又出现了新症状
如孩子开始发热时体温是38.5°C,偶尔咳嗽,治疗后体温不降反升,咳嗽加重,还出现了喘息、呕吐、腹痛等症状,这也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3、孩子精神、饮食、睡眠的状况无好转
如孩子食欲不振、仍然嗜睡无精打采等,也是判断病情加重的依据。
总之,孩子第一次就诊时,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及化验结果,给出相应的诊疗意见。但孩子的病情仍然存在恶化的可能,所以当就诊后发现孩子病情有加重迹象时,需要及时再次就诊。
相关文章查看: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