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食原因和改进措施
时间:2013-11-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265次

孩子们偏食是一件令家长头疼的事。每天坐在餐桌前,发愁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吃些绿菜,什么时候能吃些鱼肉。是呀,哪个孩子不是 妈妈的心头肉,挑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做家长的能不着急吗?

 
让我们回忆一下,孩子形成偏食的种种原因:
 
1.模仿。父母对某食物的好恶往往成为儿童模仿的榜样,父母不爱好吃什么菜,孩子也就不喜欢什么菜,久而久之形成偏食 习惯。
 
2.迁就。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在食谱安排上有意选择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偏食行为。
 
3.暗示。父母在言谈中有意无意说某种食物如何不好吃,孩子听后受了暗示,以后就会少吃或不吃这种食物。
 
4.环境。独生子女的家庭,处处以孩子为核心,加上生活条件优越等因素,容易出现偏食。
 
让我们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改进措施吧:
 
1.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应当让孩子了解食物的多种营养成分,讲清偏食的害处,启发孩子自觉改正偏食习惯。
 
2.家长在饮食方面要以身作则,首先自己不偏食,在孩子面前不谈论某某东西“不好吃”、“不想吃”,带头吃那些孩子不愿意吃的食物,并鼓励孩子尝一尝,消除其 心理上障碍。
 
3.将孩子不爱吃的食物进行粉碎,混入其它食物。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去,以后混入的食物颗粒越来越大,可以辨认时,才告知原委,并说明他早已吃了,孩子就再也不怕吃这种食物了。
 
孩子偏食
 
 
偏食的矫正与治疗,往往使许多父母束手无策。其实,矫治偏食并不难。既然偏食是受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是由学习中得来的,那么仍可通过学习、积极进行心理治疗来矫正偏食行为。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说理法。父母或老师向儿童宣讲偏食的危害性,告诉孩子各种食物中含有人体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缺少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容易患各种 疾病。说教要实事求是,要科学性。举例要生动,这样对学龄儿童或学龄前儿童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
 
奖励法。凡对孩子不吃的食物,经过劝导能少量进食时,应予奖励。这首先必须对孩子的需求心理要有充分了解,“最喜欢获得什么东西?”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奖励。然后进行劝说,指出他的缺点,并观察他的行动是否改正。如果改正的就给奖励。如买漂亮 玩具给他,或带他到动物园去观看珍奇动物等等。奖励一定要兑现,不能失信。
 
脱敏法。即事前不让孩子知道,在他最喜欢吃的食物中掺入不吃的食物成分,如不吃牛肉、羊肉、虾米、姜、芹菜等,可切成碎沫,拌在饺子馅中或其他莱里,开始少量,以后再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了。此法对较顽固的偏食孩子,常能收到良好的改正效果。但施行时需要耐心,不可急躁,一旦获得改正,尚需不断强化巩固效果,否则,如果放弃约束,其偏食行为往往容易反复。
 
要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用哄骗打骂的强制手段,这样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更难纠正。关于偏食的心理矫正和治疗,有时可采取综合方法,才能取得更理想的矫正效果。
 
相信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再加上你的耐心,一定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