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海 > 升学择校 > 升学择校 >
2015年上海民办小学限报2所初中限报3所
时间:2015-02-05 18:3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朱蕾介绍称,今年将启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网址:http://www.,预计2015年4月8日开通)。
2015年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实施意见公布

全市采用统一网上报名系统
 
“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今年将启用,试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信息登记办法,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将限定填报2所民办小学或3所民办初中。
 
昨日,市教委举行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新闻通气会,发布了上述内容。同时,《2015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也在市教委官方网站发布。
 
2015年上海将有约15万名适龄儿童升入小学。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强调,为防止对所谓“学区房”的炒作,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的公平公正性,教育主管部门将鼓励各区县参照静安区去年试点经验,即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信息登记有两方式
 
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朱蕾介绍称,今年将启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网址:http://www.baidu.com,预计2015年4月8日开通)。
 
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可通过入学报名系统,及时了解市、区县教育部门公布的招生政策和实施办法,查询子女入学相关信息,获取公办小学入学通知、民办中小学面谈以及录取通知等。
 
该系统的手机客户端今年也将试运行,明年或可正式开放。“报名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在全市一个平台上实现入学报名工作全程的管理和监督。”市教委副主任贾炜称。
 
今年还将试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信息登记办法。
 
根据《实施意见》,年满6周岁(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出生)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均须先进行入学信息登记,再按招生范围办理入学报名手续,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其进入小学就读。
 
每名适龄儿童只需在一个区县登记入学信息,不必重复登记。入学信息登记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可在幼儿园为孩子进行入学信息登记,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二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可前往各区县指定地点为孩子进行入学信息登记,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在进行入学信息登记时,家长可选择并确定在户籍地就读还是在居住地就读的意愿,一旦确定不可更改。全市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时间为:2015年4月11日-4月30日。
 
沪籍人户分离学生可在居住地登记入学
 
市教委介绍,2015年上海将全面试行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
 
根据《实施意见》,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凭《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在居住地登记入学,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跨区县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小学毕业后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户籍地或居住地就读初中,也可选择在就读学校所在地就读初中。
 
另外,2015年市教委将按照《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继续做好来沪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从首次发证日起截止到2015年7月30日)满3年,且连续2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从首次登记日起截止到2015年7月30日)。各区县教育部门办理随迁子女入学手续截止日为:2015年7月30日。
  
网上报名系统提供户籍地和居住地选项
 
2015年本市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在“统一报名时间、统一面谈时间、统一录取时间”的基础上,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办法。对于有意愿选择民办中、小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可登录“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点击“民办小学报名”或“民办初中报名”进行网上报名。
 
民办小学报名:家长需输入孩子证件号码和入学信息登记时所获取的初始密码登录,当输入信息正确时,自动跳转到入学信息登记时所确定的区县,进入民办小学志愿填报流程。每个适龄儿童可填报本区县或者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小学2个志愿。
 
民办初中报名:家长需输入孩子的证件号码、姓名、学籍号、家长手机号码,获取手机验证码后,方可进入民办初中志愿填报流程。先选择在户籍地或是在居住地报名,然后自动跳转到所选定的区县,填报民办初中志愿。每个适龄学生可填报本区县或者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3个志愿。
 
完成民办中小学网上报名后,获取报名表。之后,家长可以凭孩子证件号码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民办学校面谈、录取通知。民办学校也会在家长报名时绑定的手机上发送面谈、录取相关信息,避免了家长来回奔波之苦。
 
朱蕾说,“今年使用全市统一的网上报名系统后,家长只能选择户籍地、居住地其中一个进行报名,而且可报名选择的学校也只有所选择区县的民办学校和有寄宿条件的民办中小学,避免了家长盲目多填报的情况。”
 
相关招生工作流程
 
  ●1月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家长的知晓度。
 
  ●2月 1.各区县向社会公布《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2.各区县将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招收寄宿生人数报市教委备案。
 
  ●3月1日-14日 市教委对各区县教育部门、学校分批开展“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使用培训。
 
  ●3月30日前 各区县将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学校名单、各校招生项目和人数报市教委备案。
 
  ●4月8日 各区县向社会公布和上网公示市教委《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向社会公开的有关信息,以及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有关政策。
 
  ●4月11日-30日 小学适龄儿童进行网上入学信息登记。
 
  ●4月25日-27日 民办小学网上报名。
 
  ●4月28日-30日 民办初中网上报名。
 
  ●4月30日 1.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招生对象统计日。2.跨区县就读的小学五年级学生申请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在户籍地就读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申请到居住地就读初中截止日。
 
  ●5月9日 全市民办小学进行面谈。
 
  ●5月9-10日 全市民办初中学校进行面谈。
 
  ●5月17日前 1.各区县通过网络和快递交换回户籍所在地、在居住地就读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名单。2.各区县通过网络和快递将申请就读回民中学的名单送闸北区教育局。
 
  ●5月22日 民办中小学校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录取结果通过网络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5月23-24日 本市公办小学报名日。
 
  ●6月7日 各区县通过网络和快递完成跨区县民办初中招生名单交换工作;将听力残疾与视力残疾新生名单分别送相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并报市教委基教处。
 
  ●6月30日 全市公办小学、初中受理就近入学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
 
  ●7月3日 全市集中交换公办学校回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就读初中、就读回民中学的学生材料、民办初中跨区县招收学生的材料,以及报名就读盲校、聋校学生材料。
 
  ●7月30日 受理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
 
  ●8月15日前 各小学、初中完成向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新生)的父母或指定监护人发放入学通知书工作。
 
  ●8月25日前 各区县上报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新生结果。
 
  ●9月15日前 各区县报送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总结。
 
声音

进一步加大民办中小学招生监管力度
 
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强调,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民办中小学招生监管力度,2014年在民办小学阶段市教委明确“两个限定”、“两个公开”、“三个承诺”,今年将扩大到民办初中招生工作。
 
其中,没有寄宿条件的民办中小学不得跨区县招生。
 
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要向社会公开,承诺学校招生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社会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不提前开展报名和登记工作等。
 
同时,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面谈程序和方法,面谈过程要向市和区县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等。
 
对于民办学校组织学科考试选拔学生的,或以奥数成绩、各类学科竞赛、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录取学生的,或擅自提前招生、招收无学籍材料学生的或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费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通报并责令校长或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纠正,拒不改正的核减该校第二年30%招生计划数,并取消当年给予学校的政府专项扶持资金。
 
相关: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分享到: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匿名评论?也可先注册登录,或选择快捷登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