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追逐名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时间:2016-07-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173次

上海的“四校八大”,以及他们派系里的华育、兰生等名校,为什么这么火热?背后的原因在哪里?家长们在选择追逐名校的同时是否有考虑过孩子究竟适不适合名校教育环境。

 

名校热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醒悟,是家长对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焦虑,是先知先觉的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孜孜不倦的追逐。

 

一般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期望,不外乎“上中下”三个层面。上者,“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中者,“事业有成”,下者,“有份收入,平安健康快乐”。

 

如果孩子将来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连自己都不能养活,那这个“下”也是很难得到的。

 

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概率的世界。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上千次才成功,成功概率是千分之一;100个初创企业,最后长期存活下来的只有一个,成功概率是百分之一。

 

上海家长追逐名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概率往往和风险成反比,小概率的事情,往往风险就大。出于对风险的厌恶,大多数人们会选择概率大风险小的事情。

 

优质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名校,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代名词。进入了名校,孩子未来成才,更幸福一些,是大概率的事情,这就是名校热背后的原因。

 

如果给孩子选择了升学目标是名校,那么升学规划的越早、准备的越早,家长就越从容,孩子进入名校的概率也就越大。

 

升学规划要趁早,奋斗也要趁早。

 

升学规划的第一个要务,就是让自己“耳聪目明”,掌握住和孩子升学相关的教育情报。

 

如果不考虑进入的概率,让上海的家长们自由选择,那么升学规划的第一个目标学校,恐怕非上海中学莫属了。是不是只有当下的牛娃才能有机会升入上海中学呢,那也不是,现在的普娃,逆袭成将来的牛娃,也是很有可能的,主要看家长能否“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上海“四校八大”的首席,上海中学傲视群雄已经很久了。上海中学连续18年在高考中保持领先,进入清华、北大、复旦和交大等同级别高校的毕业生达到70%,进入重点高校的比例超过99%。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现任或曾任省部级以上领导105人,例如李源潮(国家副主席),两院院士57人,例如杨嘉墀院士(空间自动控制学家,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30余人,大学校长200多人。

 

从1865年,到2016年,上海中学走过了151个春秋,发展成为上海滩鼎鼎大名的“上中系”。

 

派系-上中系

 

上中系,是指以上海中学本部为依托,与上海中学合作办学的名校。

 

上中系共有七所学校:除了上海中学本部之外,还有上海中学国际部、上海中学东校、华育中学、上宝中学、张江集团学校和星河湾学校。

 

上海中学本部、上海中学国际部和上海中学东校,为上中系的直系学校。

 

华育中学为上海中学与徐汇教育局及华泾镇政府合办,是上中系第一所民办学校;上宝中学由上海七宝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上海中学合办;张江集团学校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学合办。

 

华育中学、上宝中学、张江集团学校和星河湾学校同属于禾佳民办教育联盟(在情报君微信订阅号回复“禾佳”即可获得介绍)。

 

升学数据

 

2013年~2016年,通过自招预录取进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分别共有158人、184人、207人和201人(具体数字请参考本文后面附图);上海中学每届学生约400人,2013年~2016年高考升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9.5%、46%、51.75%和50.25% 。

 

2013年~2015年,上海中学的一本率分别为98.34%、100%和99%。

 

上海高考文理状元

 

2015年,理科状元,许东 557分

 

2014年,文科状元,丁佶沁,556分

 

2013年,包揽文理科状元

文科状元,高欣弘,537分

理科状元,李岳泽,539分

 

2012年,包揽文理科状元

文科状元,汪容, 542分

理科状元,袁鸿杰, 557分

 

招生要求

 

(1)各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名列学校前茅,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理科学习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各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在数理化或在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显示有一定特长。

 

(3)各科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善于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网络互动式学习,全面拓展自身素养。

 

招生面向上海全市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意报考上海中学的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

 

招生主要来源

 

作为上中系的成员,华育中学、上宝中学、张江集团学校和上海中学东校每年都占据上海中学预录取的大部分名额。

 

上中系的成员初中,仅仅在预录取环节,就占了上海中学招生比例的44%(2016)(2015年为45.7%)

 

由此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小升初阶段,就有那么多的家长挤破头也想把孩子送进华育、上宝等上中系的学校了。

 

学校历史

 

学校的前身为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1904年,更名为龙门师范。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1927年,更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校园被日军轰炸后占领,成为关押英美侨民的集中营,学校被迫迁入租界借校舍办学,并于1941年因拒绝向汪伪政府登记,改名为沪新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现址,复校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50年,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

 

爱贝小编推荐:

上海小升初浦东各初中名校点评

上海重点初中名校排名(2016最新版)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