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打孩子
时间:2014-04-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229次
虽然现代家庭不提倡暴力制止孩子,家长们也舍不得打孩子,但是有时候孩子调皮起来也让家长忍不住打一打孩子以示警戒,教育孩子时适度打孩子可以,但是有些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打孩子,下面爱贝小编就跟大家分享这6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打孩子。
 
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家长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家长没有把话讲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家长自己也在犯。
 
家长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时,再去惩罚也不迟。
 
这6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打孩子
 
3.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4.家长在暴怒之下不要打孩子。
 
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
 
5.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
 
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岁的阶段,孩子处在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之间摇摆的阶段。儿童迅速学会走、爬、推、拉和交谈等许许多多的技能,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家长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儿童行为的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家长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6.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家长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就会有独立的自主意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把握好对孩子的教育尺度,会让孩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很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另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如果家长再打孩子的话,算是违法的,所以各位家长要注意教育方式了。
 
相关阅读: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