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  发表于 2011-7-19 11:59:57| 1792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林肯 于 2011-7-19 12:02 编辑

    安庆幼儿园是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也是参加上海市一期、二期幼教课程改革的“老”课改单位。多年持续的课改实践,我们不仅体验了总体课改理念引领,形成了我们对幼儿园教育实践基本理解与尝试,而且,我们发现,在目前和将来的课程发展领域中,幼儿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空间,将要担负越来越大的责任。

二期课改实践,逐步树立了我们的课程意识,引领我们的逐步走向了自我反思与自我规范,迫使我们学会了在学习与吸收的基础上,理性地分析自己,摸索着寻找我们在课改中的定位,学习着判断“我们可以做什么,怎么去做”。把更多的思考元素纳入我们的实践,从而使实践带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理性”的意味。虽然我们的思考与实践还可能有待完善,但一种从内心生长出来的“力求更好地把握教育实践目的与过程的倾向”,无疑为幼儿园的办学与将来发展奠定了更优良的基础。

幼儿园要实施任何一套课程,在时间和活动方式上,都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回顾几年来投身二期课改试验的过程,我们发现,我们的实践其实是围绕两个块面来开展思考和工作的。这两个块面虽然表面上看来有一定的“横向联系”,似乎是可以同时思考和作为的,但它们之间其实存在着“需要层次上的先后顺序”。这两个块面分别是:

A、课程的园本实施与结构化

B、课程特色的传承与延展

这两个块面的背后,其实贯穿着一根主线,那就是“课程建设与发展”。当这根主线要成为幼儿园具体实践的时候,它就必须换化为更富有操作性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设计与更新”。

其实,每个幼儿园在实施一套课程的过程中,都少不了学习与对照,少不了讨论在现有的情况下,幼儿园如何来实施新课程。我们都会带有对自身条件的具体分析而去做方案,所谓因地制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每个幼儿园对新课程的实践可以说都是园本化的。制订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就是一个将课程如何在本幼儿园实施与贯彻的方案的制定出来的过程。

而在这个看来可以“因地制宜”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抓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忠于原味”,千万不能“似是而非”。这里的原味是指新课程的理念、实施背景、原则等。

“忠于原味”的基础上,我园在课改的过程中,提出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适当结构化”,
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工作常规,例如备课、研究、定期评价等,以此来保证保教工作质量。而这些新常规就体现在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字里行间。

经过回顾,我们在“课程的园本实施与结构化”阶段的实践及解决的重点问题、策略大致罗列如下。

阶段



策略及化解的重点问题


课程的园本实施与结构化

——关键词:忠于原味


全员全程研读新课程——心理热身


l
理解教师对新课程的好奇与新鲜体验,在“寻找差异”中树立教师对新教材的好感。

l
思考,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以前没有想过、没有做过的事情有哪些,以及为什么现在要做。

l
打破教师对原有教学运行机制的固定认识,打破“教教材”的思考方法,逐步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整体结构。

l
启发教师思维,研究“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可以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改变?”。寻找变化的切入口。


制订课程计划——结构性实践


l
罗列、分析与改变教育实践相关的因素,如时间、环境等。将教师工作与幼儿园管理结构适当调整,重新界定教师与其他岗位的工作范围与责任。

l
增强教师的专业权能感,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鼓励教师愿意为课程设计负责。使教师因为拥有专业发展空间而进步。

l
通过集体智慧(教研与学习)指导、调校教师个人的思考方向。建立“围绕如何用好教材而开展研究的”多样式教研。

l
思考,哪些条件和机制能够促进和证明保教过程的质量,并措施化、制度化。

l
创设自由沟通和切磋平台,树立“非固定的”榜样,鼓励教师交流实践、展现矛盾,抓住问题与经验。

l
让教师了解,课程计划与实施的过程有可能根据具体因素而改变,并知道不断微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我们对新课程熟悉与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思考,幼儿园原有的数教育特色如何定位,它与新课程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关系,怎样在保证充分贯彻落实新课程的基础上,又不抹杀幼儿园本来的基础,不丧失自己原有的优势,如何让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在新课程中找到适合的途径获得发展,并成为体现幼儿园办园个性的特征。

在我们的实践中,“课程特色的传承与延展”这个块面的思考,在逻辑和心理上是在前一个块面的基础上产生的。伴随着实施新课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越来越明显。这体现出,我们对课程在办园实践中重要地位的逐步认识,体现出对幼儿园自主办学方向的关注。

我们经历过困惑、彷徨,现在仍在思考与摸索中,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肯定,对数教育的价值的挖掘与实践的创新,应该成为我园有别于他园的重要特征。而且,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非单纯表面的一个个无关联的现象与事实。我们坚信,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是由内而外生长出来的,它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培育、拓展和创新,但并非硬行的附加与粘贴。因此,作为一所有研究基础的幼儿园,我们的课程要体现幼儿园教育过去的积淀与对未来的展望,就一定要敢于在回顾、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并创新。

我们在“课程特色的传承与延展”块面中的实践及正在尝试解决的重点问题、策略大致罗列如下。

阶段



策略及化解的重点问题


课程特色的传承与延展

——关键词:敢于突破


客观反思与提炼——寻找价值


l
通过文献查阅的办法梳理以往我园开展数教育的目的与实践,客观判断我们以往课程实施中数教育开展的途径与优势。

l
分析新课程中数教育的可能实施途径与价值,在对比中寻找到新的、合理的关注点。

l
开展行动中的数教育研究与探索课题,尝试提炼在正确的价值观下,“有效的”数教育策略。


促进生长与延展——拓展视野


l
思考本园幼儿培养目标,关心幼儿心中和周围的数世界,接纳和欣赏幼儿的问题与判断,并使之注入课程设计与实施。

l
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用程序与规范引导教师关注:如何造成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的有意义的互动。

l
通过工作的程序化,引导教师把收集来自于幼儿数活动的信息变成习惯。

l
鉴别与选择:我们曾经的视野之外,还有什么内容和途径有利于发展幼儿对数领域经验的认知、促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和维护幼儿对数领域的好奇与自信。

l
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激发和维护幼儿在数领域“玩、做、问、学”的兴趣。

l
引导、支持教师对数教育内容的自主合作开发,并给予评价与指导。

l
思考和改变,常规条件下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数教育,确立适合的途径与切入口。


我园提出,培养“健康自信,爱学好问,乐试善思,亲爱自然,身心和谐”的儿童。我园的课程发展愿景是“以玩激趣,以数启思,以问诱学,以理化性”。在这样的幼儿培养和课程建设目标下,我们将课程的园本化实施和课程特色的建设,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推进的过程。我们的目标是努力让两个块面完整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发挥课程建设在幼儿园内涵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提升办园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