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贝  发表于 2017-2-14 10:41:47| 4928 次查看 | 2 条回复

父母准备充分,孩子淡定从容


转眼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这个时候不禁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家长们此时是不是有一些焦虑了?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都不认识字,能跟得上小学的学习吗?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现在生活琐事都是靠家长,上小学能应对的了校园里发生的种种状况吗?还有的家长会想,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呢?

ff5ac9cdd522e3c30b62d82e74f5cece.jpeg

其实大家担心的问题,我也都担心过。下面就大家担心的问题跟大家交流。记得在宝宝小学之前我也是各种焦虑,我到网上去买幼小衔接的书,甚至还把安娜的博客翻了个底朝天,希望能找到相关的经验,以缓解我的各种焦虑。现在想想其实学前准备充分了,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小学的生活。


首先,我要纠正两个错误的观点。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或者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定听到有人传授经验,说幼儿园是家长最轻松的时候,家长什么都不用管,孩子每天就是玩,等上了小学,孩子都怕老师,老师一管就好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刚上一年级孩子之间就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有些孩子的学习习惯特别差,上课坐不住,不会听讲;有些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致使学习不讲效率;有些孩子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说到这儿大家就应该会明白幼儿园阶段对孩子有多重要了吧。所以说大家一定要转变观念,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


另外一种错误的观念是,身边很多家长会听到很多人说小学不重要,等大了,上初中了,开窍了,就好了。前几天还有家长跟我谈孩子的习惯问题,觉得很头疼,她说周围的人安慰她,孩子大了就开窍了。真是这样的吗?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习惯。如果家长不去花力气培养孩子的习惯,那坏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而这个坏习惯也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家长都是成年人吧,想想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这些年我们这些不好的习惯改变了吗?那对于孩子来说,想改变一个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自己班上有些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身上就存在各种问题,家长也知道,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去改变,只是被动地期待过一天是一天,甚至期望孩子突然有一天幡然醒悟,一下子能脱胎换骨。其实想想这样的希望真的是很渺茫的,六年过去了,孩子身上的毛病依然存在。


说了这么多,很多家长肯定会更恐慌,觉得我该怎么办呢?


一、我们家长要调整心态,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要想明白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只会学习,一味追求分数名次的人;还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品德高尚、综合能力强的人……我想每个家长都会有有自己的答案。想清楚这些,我们就能淡定很多。


另外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大学之前孩子有十二年的学习时间,暂时的落后不代表最终的结果,最初的超越也不代表最后的胜利。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家长很快会有心理落差,会觉得单看自己的孩子觉得还不错,至少在周围一圈的孩子中还算优秀,为什么一上学了,瞬间都被比下去了呢。说实话我当时也有这种感觉,韦宝一入学,我就感慨这世上牛娃太多。但是很快我就认清了现实,及时调整了状态。比如,很多孩子在学前识字量大,尤其是幼儿园已经学过拼音、写字的孩子,一开始他们确实是有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也会造成孩子能力上的差距,这种年龄的差距会在中高年级慢慢消失。但是,这个过程是很挑战家长的,因为如果家长不淡定,盲目地去跟其他孩子比,无视自己孩子的努力,逼迫、打击孩子,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随后的几年他们会是一种老牛拉破车的状态,任凭家长怎么催促,怎么努力,他们都是无动于衷。


二、幼小衔接绝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

尤其是很多家长担心别人家的孩子提前都会了什么什么,我家娃什么都不会,怎么办?怎么说呢,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总会学会。但是孩子的能力,习惯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记得我们班上有几个小孩,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成绩很不错,甚至考过双百,因为在幼儿园都已经把一年级的东西都学了啊。但是很快就发现这几个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习惯差啊。在随后的几年里,因为习惯的问题,这几个孩子成绩一直不理想。说到习惯问题,有家长会问了,怎么培养习惯、培养哪些习惯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有些家长会说我也不清楚孩子的问题出在哪,不知道孩子还需要培养哪些习惯,这就需要家长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要有很强的观察力。很多家长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对于孩子并不了解,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人更了解你的孩子。你只有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孩子一些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留心你孩子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放下家长的架子,把自己想象成跟孩子一样年龄的人,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比如看到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不要盲目去下结论,不要盲目阻止,不要盲目去指点。观察,看看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当看到孩子身上的毛病时,也不要期待能够立刻改变他,而要透过这个现象去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从家长身上查找原因,那最终才能真正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观察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家长平和心态,慢慢修炼。


习惯是一个大问题,今天我先挑几个主要的谈一谈。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很多新入学的孩子为什么很快就能适应小学生活,能够听明白老师讲的内容和各种要求,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理解能力强。学前有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阅读基础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加,他们很快会进入到自主阅读,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大幅提升。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很快就跑起来,而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才刚开始跌跌撞撞地走,这之间的差距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孩子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上课不会听讲,家长可以想象一下孩子每天都有欠账,日积月累不会的东西是不是越来越多?说到专注力的培养,我觉得喜欢看书的孩子专注力一般都不会太差。家长在家也要注意,尤其是孩子在专心干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可以耐心等孩子做完。对于那些专注力差的孩子,家长可以多一些陪伴,跟孩子一起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多去引导。


三、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以至于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只允许别人听他们说,自己从来不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话。这样的孩子上了学,在课堂上瞬间觉得自己不是主角,老师的讲课他可能会感兴趣听几句,不感兴趣就不听。对于同学回答的问题完全是不屑于听,那这样一节课孩子能吸收的东西就少之又少了。所以平时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训练,让孩子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同时要注意身教,家长也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说话,在孩子说话的同时要表现出认真倾听的一面。


四、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很多家长都喜欢包办孩子的事情,事无巨细,生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累着。其实,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很多能力都会得到锻炼,比如孩子在做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时,他们会想办法,做各种尝试,这个过程就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我们经常会抱怨孩子没有主见啦之类的,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给孩子机会啊!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内心的那种成功的喜悦无以言表,这会让孩子更有信心,更乐于去接受挑战。


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提不起兴趣。为什么?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孩子没有体验过学习的乐趣。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一上学生活就井井有条,孩子就会很自信。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一天到晚丢三落四,生活也是各种忙乱,总会出各种乱子。我想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灾难,每天都会过得提心吊胆,生怕挨批评,怕被人嘲笑,家长可以想象一下孩子的心理压力有多大?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就受到了打击,对上学、对学习都会失去信心。家长包办太多还会给孩子一种错觉,他们是给家长学习的,我想孩子一旦有这种思想,那在学习的路上就会比较艰难。


五、良好的亲子沟通。

很多时候家长会觉得自己是权威,我说的都是经验之谈,孩子必须听。家长觉得我是为你好,为了你少走弯路,可是事实上孩子并不领情。家长给的爱只是我们单方面觉得是为孩子好,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或许觉得是一种负担。长此以往,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于是内心开始排斥、回避家长,于是各种问题就出现了。家长真正好的建议他们也听不进去了,孩子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跟家长说,那这样的话就会错失很多跟孩子沟通的机会,因为通过沟通可以及早发现一些问题,便于我们家长及时解决问题。


六、幼小衔接其实最该  衔接的是我们家长,如果我们家长准备充分的话,幼小衔接压根不是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家长转变观念,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值得我们全力以赴,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我们哪会有这么强的动力想去改变自己呢。


最后要说的是,孩子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家长的问题,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e0608b2154124a1d704cbf1c7091308d.jpg


看盛世嫡妃  评论于  2017-2-14 10:47:48
爱贝新人
Lynn-719  评论于  2017-2-14 12:09:35
新人需要多学习学习,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