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春风吹遍了绿色大地;在小朋友的兴致勃勃想要种下一朵花让春精灵苏醒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小兔子们看遍春夏秋冬之美;花婆婆开始告诉你,该醒来了一起看看呀……
! O; ^( r2 Z: S. O* P# r9 Y9 f' f9 g- |( ^8 O1 ]# _; x+ X
1.《花婆婆》: u7 l/ Q2 \' A3 W9 i8 f, J
适读年龄:4岁以上% i( _9 E1 S3 Z0 l
5 b! N3 W9 f. c' G9 t; G
5 @& N" o, u- U9 D, S! ? . s: r* a. K: @6 G) f. D0 |2 k) l
7 W% L- s! n' }# Y
当鲁菲丝Miss成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婆婆时,她告诉年轻的叙述者,许多年以前,当她还是一个名叫艾莉丝的小女孩的时候,她曾经答应过爷爷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第二件事是住在海边,第三件事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前两件事不难,难的是第三件事。直到有一年的春天,她喜出望外地发现山坡上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时,她知道什么是她要做的第三件事了。整个夏天,她的口袋里都装满了花种子,她把它们撒在了乡间的小路边、教堂后面……
& `6 ~0 P! e2 Q' ^3 z0 m6 p5 b9 _; x$ n7 _( R
这是被很多人喜欢的书,不仅是因为花婆婆到处播撒鲁冰花种子,让世界美丽,还在于花婆婆象征着对一切美好事物执着追求并践行的精神,同时爱护环境,美化环境,是我们代代相传要做的事情。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花婆婆,做着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F# y5 }% J5 I" \6 v0 ?
& d0 E: P5 U. @* m5 V$ P1 p) ~8 D
2.《巨人和春天》9 X5 P0 k) i+ Y# ?
适读年龄:5岁以上3 O2 x& U6 }' ]
3 E- G9 q& B4 v( @, Z0 W7 }0 p# J3 Q. ^! [
7 H( `1 f8 i5 Y
) q" F/ W! e' n a! T1 s
& @8 l8 J8 [0 [: `: z& L& r2 h7 E* o春天化作一个小人儿,名字就叫“春天”,飞到哪里,哪里就有亮光。偶然间闯入巨人的房子,他一笑,屋里的花全开了。他在巨人的杯子里洗澡,在巨人的怀里听故事,让巨人的生活开了花,难怪巨人握着手中的小人儿,舍不得放开,因为春天已经闯进了巨人的心,那颗已经尘封多年,也许还落满灰尘的苍老的心。。。. @# T1 e: H! d" }/ H+ t: _
% m. T# ~! C: i1 G1 U+ h; |& G3.《春神跳舞的森林》- o+ Z+ V3 n! Q# n$ w3 ?
适读年龄:5岁以上
" _4 a; i1 [9 V# ^0 [# j * Z7 A! r0 G8 m2 I( p
$ R+ h, B* |0 S; a7 Z! c8 t* Y& F
+ {6 a9 W% |$ v' ~特别生动、美丽、有趣味的图画,一个寻找春神的小孩,一段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孩子在寻找的路上发现自己春的使命,我们的孩子们在阅读中,可以发现春的印迹,感受到春的精灵。- s& K5 ?0 A6 ?$ z& f4 W
被称为环保画家张又然来过北京在启发小小读书人俱乐部讲学过,这是他历经数年的创作结晶。让我们跟随小男孩阿地,一起领略台湾阿里山美丽的森林吧。
+ @! D. K- V( f% p i- t8 g; v" d* |' Y
4.《再见小树林》' {( ]5 p% n# {. ]
- @; m, M" Q! D1 ~+ d Z/ t3 H {6 |2 N( ^( U
) P7 y& L3 `! j6 l0 H. a: |
3 @' q8 O, t& L3 m" K) z4 p/ p$ q( @7 d9 z
同为环保绘本画家张又然的作品,这次从森林来到城市,关注家门口的绿色—虽然被残酷破坏,春天来了,大树根依旧有绿色萌发—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6 Y5 ~# }' Q, T( }9 l* D+ y7 v : e8 q! n5 M# Q
5.《和甘伯伯去游河》
- l6 ]9 _( B, ]2 ~, `9 F3 g+ | 适读年龄:4岁以上
/ L! d! m8 d: \) x" D3 G2 c " Q& g: M( V. Y8 a0 }: [7 w8 m0 R
' |; t- g$ [& O+ w: ^ I
0 M; d5 ]8 a" }4 f$ ~
春天来了,春游去吧?坐船去游河吧,真是个好主意。《和甘伯伯去游河》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_7 V( a, ?( r* s2 }
: E; S( \; K( A' u
6 J' L2 }6 d$ K8 L' e& w7 x: z
6.《大熊抱抱》' L( n8 a# T- N; ]1 d
9 p* Y& K# w6 P+ P, s* g" P7 m
; w/ o" n+ D' J3 [: v$ e- D
& J% C: Z6 c$ l2 g% H* m0 U* k春天来了,大熊出来混了,手里握着一朵花儿。大熊可喜欢一切有春天气息的生命啊,看到一切都要抱抱,直至看到一个伐树的人,大熊会怎样呢。。。
: _* m: q `; Q3 r0 f7 \; u& Y( G- z$ w5 t& w
7.《遇见春天》
7 f2 h [ T$ E* _
$ p3 P1 B7 b: `. W7 o; _7 @* _, g 适读年龄:3岁以上
! M$ T, g; w& U4 d7 I) J5 I
+ s9 B7 q# d, z/ d* i/ K: I: n- t
4 w3 e; T& u! Q6 W, [+ X
玛库和玛塔是一对双胞胎小熊。它们冬眠醒来,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充满好奇与期待。“春天到底是什么?”听了熊爸爸熊妈妈的描述,也完全不明白。于是,它们自己出去找春天了…… 故事梗概:玛库和玛塔从第一次冬眠中醒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爸爸说:“用不了多久,春天就要来到这片森林了。”“春天?”玛库和玛塔从没见过春天。在爸爸妈妈的描述里,“春天”,是暖暖的风、绿叶子、五颜六色的花、还带着香香的味道。第二天,冷风停了。玛库和玛塔迫不及待地出去寻找“春天”了。它们努力地四处寻找,还大声地呼喊“春天”。
' {; @; w) f* j5 H# G0 k3 f3 s
$ F2 [1 F3 p' P! W+ ^这是一本带给孩子喜悦的春天绘本,初次遇见了春天,小熊兄弟看见的世界是如此的美丽!孩子从书中看到春天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是不是和自己平时看的一样呢?书中会告诉你答案。
& k$ g1 E& J! B. D+ ?: F! S8.《999个青蛙兄弟的春天》 @/ T$ ~, T" R* s: V2 r( V
& v0 r/ L P# |# Y0 R5 q( W5 d
. z: P2 n t5 q适读年龄:3岁以上3 M- k! M* u. f7 _! ] `4 G$ q: h
内容简介:春天来了,999个青蛙兄弟从冬眠中醒了过来,他们一起去寻找还在冬眠的大懒虫。乌龟叔叔、蜥蜴、瓢虫……最后,他们竟然一不小心把蛇从洞里拽了出来。还好,青蛙妈妈及时出现,机智地把蛇重新哄入梦乡,青蛙兄弟们才得以逃脱险境。
; R! _, s% @; G7 p
* S; m# H2 U7 ]& h2 i8 ^8 Q9.《小牛的春天》
+ j: s+ x; \, M7 E8 t- \$ [. s 适读年龄:2岁以上
' y" L* _) u# q' `5 Y8 ]![]() 7 H8 s8 Z5 l( `, E2 y' }. i
作者五味太郎是一个花招百出,不肯按部就班讲故事的人,他在绘本中融入的新颖创意常常令人称奇。
4 H* e& b/ I. \8 @- c7 u. z 在《小牛的春天》中,他运用文字和图画的双重叙事功能,巧妙地设计出了两条故事线索。一条是关于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条是关于小牛的成长。稚气十足的小牛出现在春意盎然的桃红色中,为我们带来了气象万千的四季景色。巧妙新颖的构思,妙趣横生的想象,让每个人都体味到生命带给我们的感动。1 T$ a, b1 \* j* D+ u
; J5 F- u* O6 X0 U( e& S- Y j0 T
/ Y0 L6 u% a" _& v' l% L0 ]
10.《树真好》
1 o2 c# F1 D$ O 适读年龄2岁以上
% R( f% G% m8 \7 E3 S9 S7 Y8 ~+ q3 Y 7 y9 x( c$ E- Q
![]()
4 _% R, Z' l7 L8 ? s* j春天来了,孩子们会发现树叶也变绿了。这本书让我们重温我们生活中有关树的一切美好的记忆和体验。“树真好。高高的大树遮住了天空”;“树长在河边,树长在山谷,树长在高高的山顶上”;“很多很多树在一起,就叫做大森林。树让一切都变得那么好”;“如果你只有一棵树,那也很好。因为,树上有好多树叶。整个夏天,都可以听到风吹树叶,沙沙地响”……作者特别用心地发掘了童年与树木之间的记忆和联系——“我们爬到树上,看各家的院子。我们坐在树杈上,静静地思考。我们还在树上,嬉笑玩耍,扮演海盗”……娓娓道来的散文化的讲述风格,令人在看似琐屑的欣赏过程中油然产生一种亲切而又温情的阅读体验。. F% v: O8 I r K" z
5 w+ S/ ?: v) D x" b" x( l4 G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眼看着小树越长越高。我们的孩子也长大了4 z6 s5 F- ~3 b" h. p
% A/ b1 O$ T! P. L1 R- P
' l7 }6 |0 g2 a! w' E9 ?5 F& l
# E" l$ m# Y; g9 g, P8 s
# v/ r; n6 c4 V: p B/ S' o11.《春天什么时候来》
0 b' r. Q! w, ~! i适读年龄:3岁以上) K7 T9 E2 `! H5 s) F1 x
![]()
/ q5 D% Q" }1 w- k) V* V( q+ X, ]7 d, M l$ U* w- v
内容简介:这是小熊奥菲经历的第一个冬天。熊妈妈说,要一觉睡到春天到来。“那春天什么时候来呢?”奥菲很想知道。 熊妈妈告诉奥菲,当花儿盛开、阳光照耀、鸟儿在枝头歌唱的时候,春天就来了。可是奥菲好像有点等不及了……小熊奥菲是那么急切地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可是,万物都是有自己的规律的,春天的到来也需要耐心的等待。) ?/ x: h$ p7 B3 [7 }" l, A( ?9 @
2 |! h4 S, n; f
" S% {8 L- I# k8 n/ q/ O+ J2 H12.《彩虹色的花》
f$ v1 s7 a0 z 适读年龄:3岁以上
( j0 U i8 H) ^# y, P / P" u: c+ R' ~5 f; ]. C E
早春的一天,雪还没有化掉,在原野上突然绽放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终于能见到太阳了,她十分高兴,由衷地愿意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每次路过她身旁的都是一些善良可爱的小家伙,彩虹色的花总是很热情地帮助它们,很慷慨地把她的花瓣一片一片地给了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刺猬……小家伙们每次都心满意足地走了,彩虹色的花也分享着它们的快乐。随着季节的变化,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老去,被掩盖在白茫茫的雪地下。虽然她离开了现世,却给大家留下了一片温情。冬去春来,彩虹色的花又回来了,又见到太阳……生命可以轮回,乐于助人的精神则永存其中,给人留下无穷的意味,也让人们心里暖融融的。
" O) J# w1 X& o( N1 D
# s1 |( f* ~ K# X这本书看完后还可进行延伸阅读,让小朋友动手画一画彩虹色的花或是做手工都不错。
, _; F# N# C* p# B b5 ~' B) u
( M4 n8 f& h4 \' @+ X' k
) {0 [% s5 ?* b* z13.《是谁唤醒了春姑娘》0 G! c3 }# g8 `$ d' O7 a/ V
适读年龄:5岁以上( y# c+ q) Q. b5 A2 E, G4 u
* F; c7 o4 _" c+ T5 }0 t0 z. }: }$ b
内容简介:冬姑娘随心所欲,春姑娘就会永远沉睡不醒。在春天的使者知更鸟的带领下,森林里的居民决心要把春姑娘唤醒。最后,在勇敢机智知更鸟的努力下,春天重回人间。人生也是这样,历尽艰难和拼搏,才能迎来自己的春暖花开。
/ V2 K5 N$ T* A7 W: {5 R6 ]) a如果让冬姑娘随心所欲,春姑娘就会永远沉睡不醒。整个世界就会被冰雪覆盖,寒冷的冬将永无止境。冬姑娘真的能阻止春天的到来吗?在春天的使者知更鸟的带领下,大家决心要把春姑娘唤醒。森林里的居民能唤醒春姑娘吗?
( M( \6 s$ A4 W3 g$ F5 i
[6 h' P; i k9 h L0 i! v$ z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优美细腻的文字和图画,讲述了勇敢机智、不同寻常的知更鸟如何让美丽的春天重回人间。作者在传统的民间故事外衣之下,巧妙地将一些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知识融入故事情节里:冬天与春天的季节交替,冬眠的熊和臭鼬,冬天会分泌糖浆树液的枫树,还有知更鸟胸口的那一抹火红……除了自然知识之外,这个小故事在文化层面也做出了大奉献。故事里,小到毛毛虫和小瓢虫,大到熊和枫树,大家为唤醒春天付出的努力是惊人的,而知更鸟撷取阳光并被灼痛的那个瞬间,宁静的画面之中更蕴含着一种震撼的美。- l' H0 V( |( m1 R7 l* r
, _# Y- [$ a p! f4 a: A" Q
14.《春天在哪里》
/ h8 Z- J* b/ A2 u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打开绘本瞧瞧,春天真的l来了……
% K2 P/ d. z7 R. ?/ p! ~! a 葛翠琳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6 ?, C2 f& p+ k2 K* _7 a5 @* \" K7 \, U: R1 a a/ I
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的名篇,作家用诗一样优美的文字讲述了小公鸡出发去找春天的故事,文字诵读时如同音乐版美妙,春天的勃勃生机跃然纸上,又仿佛就在耳边。
' l4 W, m$ ~" ^
3 V8 {5 p) Q: v% W% f5 A5 y% H
9 L! @' P% D9 c, n; F0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