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eingme  发表于 2011-6-25 08:42:00| 2020 次查看 | 1 条回复
一、任性、固执产生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特别任性,凡事以我为中心,不顾周围环境和客观条件,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劝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如果事不遂愿,就大吵大闹,乱发脾气,或者闷闷不乐,伺机报复.家庭教养方法和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是使儿童的潜在任性转化为现实任性的关键所在。
    孩子的任性往往是大人自己一手“栽培”出来的。多半是由于父母抚育心态上的偏颇而造成。家长平时对孩子迁就、放任、姑息、纵容、百依百顺,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事事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都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而且只有一个孩子,能满足孩子要求的尽量满足,惟恐孩子不高兴。一味地顺从、迁就,久而久之便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凡事只要坚持,就是胜利。
   
任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反复强化则是这种行为的催化剂,儿童任性发脾气开始可能是由于受挫折或要求未满足而引起,此时家长如不加分析地让步、哄劝、一味满足孩子的欲求,虽然可暂时终止其发脾气,但却增加了下次又以发脾气为手段,要挟家长让步的可能性。
因此,孩子受挫折或要求未满足的任性行为,取决于家长如何表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欲求无原则的满足、顺从,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提高到根本不该有的特殊地位,使孩子通过观察、模仿,逐渐习得任性行为模式。那么,家长态度、行为对孩子任性这种不良行为的维持则起到了固有的强化的作用。如在生活中遇到孩子用哭闹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家长不加以分析立刻满足,就会形成学会逐渐用哭喊来实现自己愿望的习惯,不知不觉形成任性。

二、     任性的行为表现
主要是成人对孩子过分溺爱所造成的,由于孩子已养成了“我想要什么,做什么,你们就答应什么”的心理定势与行为习惯,当现实中出现稍有不符合这种心理愿望,行为达不到目的情况时,就会发脾气、哭闹,父母心一软,就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反复多次孩子便养成固执、任性的不良习惯。家长过于宽松,以致姑息了孩子的放纵行为,进而形成“我想这么做,就要这么做”的固执行为。
任性的孩子离开滋生他们这种不良个性的家庭温床,进入学校这样的小社会中时不可能一时转变角色,对自己的心理做主动的调整,就会茫然失措,会经常碰钉子,遭挫折。事事不顺心,不能随心所欲,会感到非常的痛苦,从而处处遇到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成天发脾气,不服管教,甚至不愿与伙伴相处,不愿上学,时间长了对他们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就难免发生心理的疾病。如忧郁、孤僻、狂燥等。
三、     克服的机制
孩子的任性绝非天生,因此,要改变孩子的任性、固执,需要成人转变观念,进而调整行为。
“不允许的事,开始就不允许,这对孩子没有什么痛苦。”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不迁就、不放任、不姑息,对他们的要求和欲望,不能百依百顺。
正确的合理的有益的要求,可以满足。
不正确、不合理、无益的要求和欲望,一定不能满足。一开头,可能孩子不太适应成人的拒绝,几次以后,就会逐步适应了,就会培养出自我克服能力了。
1、成人要不断、经常地观察、了解,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合理要求,不应强制孩子去做他不理解的事。学龄期的孩子自尊心、独立性都已发展,当孩子感到成人能理解、能满足和能尊重他的合理要求,有时能与他商量,并能结合具体事情向他耐心讲解“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时”,一般情况下,孩子的任性是会收敛的。
2、要检查自己是否有哄骗、失信孩子的事。正人首先要正己,对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证实自己“说到做到”换回自己的不良形象,立信于孩子,让孩子信服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成人形象和人格魅力。
3、克服溺爱、偏爱心理,坚持公平、理智地爱孩子。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理解。保持家庭成员间一致性的教育要求。更需要教育中耐心、恒心、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教育任性的孩子要循循善诱,不能急于求成,告诉他有什么事要与成人讲,大哭大闹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影响健康,要听大人的劝说,孩子耍脾气时,不要跟他硬顶,这样孩子会更任性。欲速则不达,成人任何急噪、简单、粗暴的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的,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正确地爱孩子和合理的、耐心的、细心的坚持不懈的教育行为之中。因为改造一种不良行为,要比塑造良好的行为困难得多。
下面谈谈几种克服和纠正固执、任性的方法。
1、 注意转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如在商场里,孩子一定要买电动小汽车,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忘掉。

2、 冷处理法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在确保他安全不会出问题的前提下,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家长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3、 适当惩罚法
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有时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有时也未尝不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现在的孩子都任性得不肯独立地做作业,要求家长陪着做,要不,就给你做得极不认真。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自己独立做,做完以后检查,如果做得不认真,就让他擦掉重新做一遍,而且要求一定要做得相当认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态度不认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
总之,我们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寻找教育机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掌握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任性的孩子尤其要冷静、坚定、严格。教育者的态度必须一致,互相支持、配合,否则,孩子一旦招待“保护伞”,那一切努力将化为泡影。作为教育者,还要有充分的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孩子“坏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日之间,那么,克服纠正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足够的耐心。


肥妞妈妈  评论于  2011-6-29 12:06:59
孩子任性,固执大多都是家长惯出来的,不能太宠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