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孩子生命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们将踏上十多年的学习路程。帮助孩子迈好这关键的第一步,将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针对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将要面对的生活、心理、行为变化,现在学校一般都会安排两到三周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课程,使学生逐步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让每一位学生“喜欢新环境、喜欢新伙伴、产生新兴趣、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是学习准备期将要达到的五个目标。 
   一、喜欢新环境 
   1.通过活动感受到当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2.喜欢自己的学校,对新的学习生活产生兴趣 
   3.熟悉学校的设施,会在校园里快乐自如地生活 
   4.针对这几点目标,学校将举行新生入学仪式,带领新生参观校园,知道校园的美丽需要我们用行为来维护,能说出自己学校的名称,知道校园中各功能教室及医务室、厕所所在地。 
   5.在这一目标的达成中,我们希望家长能强化孩子对学校的喜爱之情,为孩子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做好情感准备。 
   二、喜欢新伙伴 
   1.通过胸前和教室门上的班标,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 
   2.通过相互介绍,认识新同学 
   3.开始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4.通过活动,能与伙伴合作,体会有好朋友的快乐 
   老师会鼓励每个学生出主意,动手布置装扮自己的教室,知道班级就是自己在学校的家。要求每个学生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地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认识同桌,合作为集体做一件小事。比一比,看谁最先拥有好朋友。 
   我们希望家长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主动结交好朋友,在这过程中,孩子会出现不少问题,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会发生摩擦,这是他开始学习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家长如能正确引导,就会使他培养起宽容待人、学会合作等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我们非常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把孩子送进学校,不仅是为了让他学知识,还希望他在学校、班级的小社会中学成长,有些问题必须让他自己面对,请相信老师爱护学生的心情与家长是完全一样的。 
   三、产生新兴趣 
   1.对校园的学习生活产生喜欢的情绪 
   2.知道学习知识是小学生的责任 
   3.对所学学科有兴趣 
   4.有努力学习的愿望 
   我们会在学习准备期中,让学生认识各类课本,能说出课程的名称,并且知道自己要在其中学什么,感受各门学科的趣味。 
   在暑期家访中我们了解到个别家长的担忧——“我的孩子已经认识很多字,还会10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课堂上我的孩子是否就在做无用功呢?”“我的孩子刚从国外回来,一切都没有基础,据说你们教学进度很快,我的孩子跟不上怎么办?”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基础不一,我们教师早有准备,因为这是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出现的现象。 
   《课程标准》将部分识字内容重心下移,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是比旧教材来得重。同样的教材,面对不一样的学生,我们教师更关注的是怎样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今的课堂教学与各位家长读小学时的方法已大大不同,我们会使用字理识字法、部首归纳法等追求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数学也不是简单地加加减减,而是引导学生把数学引入生活实际,用多种思维理解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课堂上,在能者先说,会者多说的争相发言中,引发包括听者在内的智慧火花的相互碰撞。在归纳方法、提升能力的课堂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家长可以翻看孩子的课本,学校也会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兴趣。 
   四、了解新规范 
   1.专心上课 
   知道预备铃响坐回座位; 
   学会上课时人坐正,脚放平,眼睛看着老师; 
   不想,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学习表达; 
   勤于思考,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话前先举手,被老师请到后起立,发言; 
   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2.读写规范 
   读书时左手按书,右手指书,字字过目,读清楚; 
   学习握笔姿势,写字时做到一尺一拳一寸; 
   每天能完成作业,自觉复习; 
   这些规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养成。一旦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那将对他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家长与学校一致起来。 
   家长在帮助孩子复习时可以问问孩子,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的?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智慧记忆,掌握识字的窍门,提高识字的能力。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成果,与孩子一起享受掌握知识的快乐,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快乐学习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五、养成好习惯 
   1.要做时间小主人 
   能按时到校; 
   能分清学校上课铃和下课铃; 
   懂得喝水、上厕所等琐事要在课间完成; 
   2.要做礼仪小使者 
   早上进校主动向老师同学打招呼; 
   同学之间要谦让,常说“谢谢,对不起”; 
   升旗时,面对国旗立正,行注目礼; 
   3.要做行为小榜样 
   课间休息在走廊上不奔跑,不做危险的事; 
   上下楼梯靠右慢慢走; 
   午餐按序领取饭盒,两手平端,慢慢入座,吃饭时不说话,不发出太大的响声; 
   4.在习惯培养方面我们需要家长协助做好几件事: 
   每天请你用目光送孩子进校。 
   协助孩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文具和课本。 
   让孩子带一个小塑料袋,内放餐巾、调羹。 
   让孩子带好茶杯,叮嘱他们多喝开水。 
   让孩子带好小手帕或者餐巾纸。 
   我们期盼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在校园里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