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等你  发表于 2011-6-13 14:46:09| 1662 次查看 | 0 条回复

近些年来,网瘾成为这个社会比较聚焦的一个话题,很多的学生都是因为网络而迷失了自己,导致很多的学生开始迷恋网络,在网络上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面,社会应该去聚焦和关心这些有网瘾的人群,让他们更好的去接受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走上正常的道路!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青少年(18岁以下)是网络成瘾的主要群体。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该年龄段人群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万花筒般充满诱惑的网络便趁虚而入。



专家介绍——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儿童和青少年行为障碍(多动症、品行品德、

电脑成瘾行为),学习困难(阅读困难、学校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发育性障碍(孤独、智力低下)各种精神障碍。


    上海中学生网络使用现状



有调查显示,上海中学生中“网络过度使用者”的比例约为2.6%。负责该项调查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教授表示,该比例基本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杜亚松教授正进行的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的调查研究,此次研究的样本量更大,研究结果将会更具代表性。



对于网络成瘾,杜教授认为,它其实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早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还没有网络,所以,应该是“电脑成瘾”。例如美国一些家庭主妇使用电脑玩单机游戏。到90年代,才有网络出现,但也仅限于局域网之内。到90年代中后期以后,网络成瘾的苗头才开始显现出来。而在我国,最早不是电脑成瘾,而是游戏机成瘾。比如最早的小霸王学习机中的游戏,然后发展成各种单机版的电子游戏,我国网络成瘾应该是从21世纪才开始的。


    无需在上网多少小时上较真



既然网瘾有如此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那么,并不是玩一次两次电脑,就可以说是有网瘾。也不是说,每周上网超过40小时,就可以说是有网瘾。杜教授强调,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网瘾,没必要在上网多少小时上面去较真,就像一周上网40小时和一周上网38.5小时一样,没有多大的区别。关键是要看使用者是否对网络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上网是否影响其学习、工作、生活,是否影响了其与家人、同学、老师的交流,是否离开网络就情绪烦躁不安、易怒等等。



“这些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网瘾的一个成分,都是若干个标准中的一个,当然这里面还不一定是一个标准。”杜教授说道。杜教授作为上海药物综合方法戒除网瘾的发起人,一直非常关心儿童青少年的网瘾问题。


    (采访实录)


    记者:非常感谢杜教授这么忙抽空接受记者的采访。



杜亚松教授:刚刚门诊回来,下午有点空挡来谈谈网瘾问题,这是一个非常要紧的问题。这次采访来的正是时候,因为接下来10月10日正好是上海精神卫生日,它的主题就是网瘾。


    记者:到时候,你们会有哪些活动呢?



杜亚松教授: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活动,一个是对全市的社区医生、心理咨询师,还有一些老师,进行网络方面的知识培训;第二个活动是把我们现在准备的一些资料发向全市,普及网络应用知识。第三,我们会进行一个网络应用的调查。



记者:网瘾在一般人的理解当中,可能是对网络的过分依赖,长时间不间断使用电脑来达到自我满足,并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最近又有一种说法,说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可认为是有网瘾。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来理解“网瘾”呢?



杜亚松教授:这些其实都是一个成分,是若干个可能的标准中的一个,当然这还不一定是一个标准。每周上网40小时和每周上网38.5小时其实没有什么其别,而且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IT业工作的人,每天必须对着电脑,因为他要烤这个来生活。电脑就是自己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己的饭碗。这些人每周的上网时间肯定远远超过40小时,但这只是一个纯粹的应用过程,属于正常的应用范围。另外,很多人不是从事IT业的,但是也成天抱着电脑,看电影、看小说等等,这应该叫过度使用,这部分人还不能称为“病人”。

小宝门门都考了100分~~~喂,醒醒,枕头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