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  发表于 2011-1-17 11:16:26| 1936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小豆豆 于 2011-1-17 11:16 编辑

如果从自主招生机会看,上海考生“更占便宜”,因为自主招生的名额,在考前就进行了大致划定。虽然是各地学生同一张试卷,但是仍旧按地区进行选拔,上海考生还是与本地学生竞争


  ◆申请学校时,考生需注意学校志愿是否有先后顺序要求,如果高校设置等第志愿,有可能填报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机会就相对第一志愿少。


  ◆两个联考的科目差不多,形式也是学科考。参加联考的上海考生,要拾起分科后“丢下”的科目。


  ◆以前的自主招生笔试试题由各高校所出,所以面试中一般不再考察学科知识;联考则是更为共性、基础性的考试,因此面试就承担了个性考察任务,相关高校可能在面试中更强调学校个性测试


  最近接连传来有关自主招生的信息。一是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将加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联考队伍,由“五校联考”变为“七校联考”;二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等七校,也结成联考联盟。两个“七校联考”被网友分别取名“北约”和“华约”。还不止两家,据说,另一个联考集团正在酝酿成立中。


  不少学生担忧,联考制度的推出,会不会给自主招生格局带来新的变化。与此同时,也想知道该怎样准备自主招生。


  联考给志愿填报、科目准备、面试带来何种变化?



  联考制度的推出,对所有考生来说应该更有利。相对于高校各自为政举行测试,导致考生疲于奔命来说,自主招生联考给了考生更多选择机会。当然,这要取决于具体的联考制度安排——如果几个联考时间安排重叠(学生需做二选一、三选一的选择),参加联考之后以联考成绩申请的学校有限(比如规定的两所或三所),那么,考生陷入新的考试焦虑将难以避免。我们期望这种情况不要在联考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