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刚  发表于 2015-6-5 19:32:55| 5201 次查看 | 5 条回复
2015年上海各中学初三学生预录排名
2015年上海各中学初三学生预录排名表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dctoj  评论于  2015-6-5 19:32:55
帮顶拿米。。。。
amyyunyun  评论于  2015-6-6 11:28:24
感谢楼主分享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难再续的爱  评论于  2015-6-8 10:25:12
沪上分量最终的数据之一--市重点高中预录取名单终于公布了,下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绝对数字华育坐稳第一,兰生的相对百分比则名列第一(这里没有考虑市北,如果只考虑市北2个班,那么可能市北第一,兰生退居第二)。
其实这两校没啥好说的,这个局面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存在。华育的四校率比不过兰生,兰生的绝对人数也没可能超过华育。这是现实决定的。
上中一共200个名额,上宝和张江加起来50人总要给吧,推优计划是分区的,闵行、浦东、徐汇之外的区不可能不给的(市教委也不会答应的),那么落到华育头上的数字已经是这两年能拿到的极限了,再除以华育8个班的基数,这是不可能达到50%+的(某位只会瞎扯淡的ID,拿着兰生当枪使,讨论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可惜很多人还分不清楚它是在瞎扯淡。就像如果我开贴说,华育和上宝都有驾驭8个班的能力,兰生驾驭班级数量的能力太差,我同样也可以说出很多理由让他成立(比如原来招收六个班择生源都不行,弄得被教委处罚,8个班岂不乱套了?),因为这是政策所限制,就像华育不太可能四校预录取60%+的(即使按照340人来算,60%+就是200+了,那么全市其他学校还要不要过了,拿这些看似有数字意义但是实际上毫无道理的数字讨论有何意义?)。这个事实如果想要改变就要有其他改变:
       1)兰生招收8个班或华育只收5个班
       2)四校不要放在同一天
       鉴于去年四校同一天是从去年开始,大家手足无措,今年华育的部分学子就在之前开始做准备了,年级名次比较尴尬的(比如150左右)先拿了南模和七宝(而且大部分都是好班)做保底,自荐四校失败后是可以在裸考和预录取中纠结一下,否则将来就连纠结的机会都没了,只剩裸考一条路了,南模和七宝,尤其是七宝在华育拿了不少好学生(为什么尤其是七宝,因为往年华育裸考上中万一失败,基本还是去了南模,对于南模来说,增幅不多,但是七宝就不同了)。这个也直接导致了徐汇南模和闵行七宝预录取蛋糕的分布(可以想象明年可能更甚)
       3)其他政策改变(比如四校变成全部自主招生了,这个几率极低,但是作为理论的可能性,保留在这里没问题)。
另外,上次有人说兰生的平均分想高于华育,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不太可能的。预录取和裸考目前来看基本就是两条路,兰生的总策略就是预录取,没有什么神来之笔的情况下,刷自主招生的题目多了,裸考的题目自然时间就少了。而从源头高考的情况来看,裸考更加重要,华育也将在自己最擅长的裸考上面更进一步(华育往年平均分基本略低于上中1-3分,2015年一摸二模都高于上中预估分数线,当然一摸二模是区内的情况,不一定准,大家届时看中考好了)。
       最后请大家重视裸考平均分的重要性,因为高考是中国一切 应试教育的源头,作为北清复交今年政策的改变(大部分招生留给所谓的综合评估,这里面会考和高考的权重为70%,面试成绩只为30%,且面试资格不是以前北清复交说是谁就谁,必须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去年复旦交大在上海的录取线为500+,而一本线的分数线只有423(以理科为例),意味着拿到自主招生通过的孩子们可以比裸考的人少90分左右,这个分数是很可怕的,90分,几乎是一门课了(423除以4,平均分只有106不到),就像国际象棋让个后一样,这几乎就是天翻地覆。而如今不同了,按照高考成绩1:1.5分配,这个分数很有可能变为470+甚至480+,那么这个480+和423之间相差的这50、60分里面要有多少人?!高考如此改革了,中考还会远吗?
       今天,四校的分数线基本在600左右,而最低控制线则是550左右,差了将近50分,如果有一天,中考的四校预录取和北清复交四校的综合评估一个方式,有可能对华育兰生两校影响并不会太大(兰生虽说裸考平均分低于华育几分,但是面对110个四校估计少不了多少),但是对于一些裸考分数低靠条子或者竞赛的学校打击将会非常大。
       二.上中系另外两强上宝张江和市北我估计在未来2-3年内还会维持这个情况(我用了他们兄弟岁数大小排名,没按照成绩排名)。
基本是50左右这个数字,上宝虽然略低于50,但是如果将七宝预录取哪怕除以3折算为四校也在50以上的(在我个人心目中,只有南模七宝预录取可以折算为四校,其他高中折算的比例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计).市北的变化主要还是要看两个小条件,第一个是未来四校预录取的标准是否有变化,第二个是今年新预初4年后的成绩,我有一种感觉,市北的这次壮士断腕(择生源标准的巨变)4年后不会和今日形势相同的,要么重回巅峰,要么可能降得更多。
       三.复旦二附中也许会进步更大。
       复旦二附中是个另类,我单独拿出来说,要知道,现在的复旦二附中的生源仅仅是复旦系和极少数的牛蛙,如果有一天他类似于上面和下面的所有其他学校那样公开招收牛蛙,班级编制略增加,别说存志民办控江双语这些学校,恐怕就连兰生也会有相当大的生源压力--毕竟人家教学优质而且还是公办免费。在招生方面稍微放一道口子,四校预录取数量达到上面一个档次(上宝张江)不难。
       四.新华初、世外、进华、嘉定华二、交中四个20+的学校中,未来可能会有大变化。
       先说新华初,我认为,可能30+这个成绩会比较稳定,没有太大疑问(40+很难,25-也不容易)。
       再谈谈世外,我之前就说过,世外的大幅度退步是必然的。学校的战略重点变化导致招生标准发生变化,再延伸到体制内教育的排位发生变化是非常自然而然的。有些人谈什么优秀的孩子去DP了,也许是个理由,但是理由仅仅是理由,哪个学校又没有理由呢?华育、兰生甚至市北都有优秀的学生高中换方向(去年华育就有牛蛙考入交附的公办DP班),西位更是说直升一班就是四校水平(事实上直升一班的北清复交率和一本率绝不会比交附和复附的平行班少的),西位四个直升班初三几乎就没在题海,但是以整个12个班的人数,是世外的翻倍还多,平均分只低2分,人家西位的家长也没矫情说我应该是第二的之类的。
       退步就是退步,这个都不肯承认,还谈什么别人大不大气?还推测说是我所谓受了委屈才怎么样,对于铁了心体制内考试的我,世外去四校的人数连华育的零头都不到(如果看三校,只有零头的一半),这有什么好委屈的(难道我考上盛大了,然后离家更近的民办燎原实验学校第二批录取了我,我就有委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太搞笑了)?真心是请我也不去,错就错在我投了一份简历(如果不是2、3月那次某机构里面某些人的威胁,我都不会去投世外简历)。前两年开始就开始有不少铁心体制内七外的牛蛙在上宝和世外间纠结,今年开始上宝和世外不谈了(我们论坛就有舍弃世外去上宝的),我认识的人中还有舍弃世外去嘉定华二的--这些人4年后都会觉得今天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不信我们留帖为证)。世外小学培优班绝大多数都去了上外和华育,只有少数留在了本校,根据外面竞赛情况,明年这个情况会更厉害。还有,从今年开始,世外无论小学和初中,只能限制在区内招生,这对生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这里面和世外类似情况的是西位,所以有人说今年是小西超越大西元年)。如果世外确实对体制内还有想法,应该立刻开辟宿舍、申请全市招生,这至少是方法之一。其实醉心体制外,体制内退步是必然的,平和的老大万校长在公开场合就说过,全面向体制外转,所以平和体制内的成绩每况愈下,这是很正常的,平和不需要解释什么也不会找理由。只是小升初的家长们,你们要想清楚你们想要什么,择校才能选到更合适的。
       进华的退步我在2、3年前就说过,嘉定华二成长起来以后,他的奶酪不可能不动的,未来也许进华能维持这个成绩就不错了(如同世外),因为从今年小升初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生源堪忧,大把小五班数学A,英语c的孩子都进去了,如果小五班的班级数量越来越多,牛蛙越来越多,只从小五里面挑选是可行的,但是报名的牛蛙越来越少,进华如果仍不改变他的择生源方式,每况愈下也不奇怪。
       嘉定华二的进步也很正常,我在论坛上一直没有吝啬我对它的喜爱,更是将我小升初目标排在第二(还在上宝的前面)。只要不发生政策面的变化(比如张江突然变为华二的长子了),嘉定华二4年后也就是我们这一届达到现在上宝的高度(40+)真心不难。
        交中今年进步较猛,也许找准了节奏了,同样作为嫡系子弟,未来3-5年后达到今年上宝张江(40-50)的高度不难。恭喜3、4年前进入交中的孩子们,当年交中的门槛相对较低,我估计2、3年后交中的门槛将会非常高。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难再续的爱  评论于  2015-6-8 10:26:29
东延安很有意思,人数基本相仿(略增加,17到20),名次和去年一样,类似的人数和名次估计还会持续一阵子(今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也找到了部分小奥牛)。
存志其实是个典型的例子,那方面的呢?就是现在初升高,好初中的预录取的成绩是否都是爹照顾的?相比起几年前,存志并无明显退步,而且比去年还多了几个(14到19,前几年基本20左右),名次也略有上升,要知道这群孩子2011年入学的时候已经知道存志没控江这个亲爹了,变成单亲家庭了,虽说老妈改嫁后找个更次的爹,但是人家孩子争气,你看四校人数基本没变(除了11年变动较大),这就说明底蕴是在的。丑媳妇要见公婆,娶来的媳妇太差,3年后无法见公婆怎么办?这里的儿子在父母的压力下,娶媳妇不敢乱娶的-照顾也许有,但是还是基本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看看交附对交中的第一年、第二年,华二对嘉定华二的第一年就知道,不敢随便照顾的,主要还是实力,实力强了,自然人数会增加。其实你看看上中在华育、上宝和复附在兰生、二附中的录取人数(尤其是09年到12年这几年,是这几个学校飞速发展时期)。其实有爹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提前抢跑以及不至于去冲考,别的没啥。
建平西校是个让人感觉到吃惊的学校(因为在传统浦东人心目中,公办前几名应该是实验东校、模范、致远等,怎么建平西校的四校这么多人)。我们就多拿几年的数据,今年18个四校,去年19个、前年7个,2012年14个,2011年13个。平均来看在14个左右,如果明年再有一年能在18-19左右,基本就定型了。不过这里大家考虑到一个问题,建平西校应该算是上海市无论公办民办初中里面的巨无霸了,两个校区合计18个班级(抱歉之前的一个帖子我以为有22个了),除以这个分母,每个班1个,有些公办就会超过他了。

市西也算是老牌学校了,今年17个,去年24,13年23个,比起前两年是有退步的,但是是否已成定局,要再看2年(不过从今年的生源情况来看,不太好,搞不好4年后能维持住今天的17个就不错了)。

建平实验15个,看起来人数比建平西校少,但是摊到班级头上,建平实验就会超过建平西校了。建平实验去年18,前年21,貌似等差数列在退步哈,是回到原点(12年11个,11年13个,10年13个)还是维持住?我们可以放到明后年再观察,但是随着浦东交中、上中东、乃至建平远翔等学校的问世,这些老牌的公办初中前景堪忧,不太看好。

立达今年14个,名次和人数都和去年相仿,想当年,就在13年还以24人坐在十强的位置上,更别谈12年29人老九的位置了。至于10年以34人和世外并列老四09年和新华初同以32人并列老五这个光辉岁月我估计是再也不会到来了,立达的生源是个大问题,理科班不能对外区招生,平行班条子甚嚣尘上,但是大黄浦也并无给力的学校,马上黄浦就会成为静安了,逼着想鸡血的孩子搬家到外区啊)。

新复兴13人(同区另一知名民办叫讯行,裸考见长,那个作业量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惩罚类作业量,不多说了否则跑题了),虹口预录取老二,前几年最低12,最高15,相当稳定,不多说了。
宝实验11人,宝实验最近几年变动蛮大的,12年只有4人,13年异军突起到16人,14年结果又是只有10人,搞不清楚了,还得再看几年。
双语11人,退步明显,12年22人,13年15人,14年15人。这个裸考王(曾经有一年中考平均分超过了兰生,大杨浦第一,全市第二)看来没有走在良好的轨道上了。

上中东11人,去年7人,算是缓慢进步吧,上中东地处滴水湖,要想进一步增加知名度,关键是他自己的高中部要能给力。
新竹园10人,比起前年的21,去年的16,完美的三级跳,别人扩招最多是百分比下降而不是绝对值下降,他扩招倒好了,连绝对人数都大幅度下降。而且说了,浦东还有建平远翔、进才外国语等嫡系的竞争,他还能在浦东老二的位置上呆多久?前两年还信誓旦旦说要打败老大,我看再过2、3年,恐怕老3位置也不一定有了(交中、上中东、建平远翔哪个不是虎视眈眈?)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奔跑吧尿壶  评论于  2015-6-8 13:34:45
好强大的数据哦,要好好看看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