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启蒙已经三个月,培养了英文的兴趣(自己要求看些英文书了),听懂了一些单词和会主动说一点点单词了。不过,爸爸妈妈还是很满意了,我们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更不是牛爸牛妈,能够投入很大精力或有很好的执行力来教他,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每天都教点。分享一些我们的经验,特别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或我们曾经纠结过的地方,给新手爸妈。这也是抛砖引玉,欢迎有经验的爸妈献计献策。 
 一、启蒙资源选择的问题
 新手爸妈的一大特征就是到处寻找适合启蒙的资源。
 
 1、绘本启蒙,还是分级读物启蒙
 绘本的画风更精美,适合培养孩子的审美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但是适合启蒙的确实很少,父母需要花更多精力去选择。亚马逊是个好地方,上面可以看到不少书的内页,可供参考。
 分级读物更系统些,但是相对绘本也要枯燥单一一些。
 我个人觉得当孩子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 分级读物更合适,让孩子先积累一些单词,和熟悉英语的音调。后面就可以慢慢加入绘本。当然也可以在生活中先积累一些单词,直接上绘本。同时,分级读物学起来更系统一些,可以覆盖一些常用的单词。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一半绘本,一半分级读物。
 
 2、绘本的挑选
 先说说热门的绘本书单吧,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呀。
 从汪培廷、廖彩杏到最新的吴敏兰,看看他们的书,真是让人恨不得把这些书全部买回,然后给娃用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尽信书单不如无书单。这些书单确实推荐了一些好书,可以作为我们买书的参考,特别是有些书单已经有很多收集好的音视频或pdf,我们可以先看看是否符合自己孩子使用。
 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选的书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和他能够理解的。原来我们也买了几本热门的书,他没有什么兴趣,最多看一遍就让拿走。后来,我们就选了一些车、猩猩和大自然风格的书,他就很有兴趣了,要求反复的看。
 
 3、分级读物和教学视频的挑选
 关于分级读物和教学视频,我做了不少功课,爬了不少楼,最后选定了海尼曼、牛津阅读树和迪斯尼美语世界。
 
 海尼曼可以说是一套认知书并讲了一些简单的句型,我们最初的读的就是这个,读了三分之一左右。这套教材挺适合低幼宝宝的,能够积累一些单词,就是枯燥了一些。我们曾经读的比较多(一天读两次,一次读十本),后来孩子就不喜欢看书了,连最喜欢的中文书都不想看了,我们有一个月左右书读的比较少。最近才又恢复兴趣的。我们打算慢慢的继续读这套书,一天读个两三本。
 
 牛津阅读树,我们刚刚开始看。原来想等到海尼曼看完了再看的,结果孩子看到这套书上的狗floppy,很喜欢,一本书都要读好几遍,我们就开始给他看看了。
 
 以上两套书都需要家长先看看,有些内容其实是超越了孩子的认知的,特别是牛津阅读树,我都是挑一下,先给他看他能理解的。
 
 迪斯尼美语世界确实是套很好的教材,包括了视频和教材。我们现在用的是play along.
 因为我们孩子还小,所以看的很少,一天就看个五六分钟左右。整个效果还不明显。更多的是听听里面的歌曲。
 
 4、囤积是种病
 作为新手妈妈,爬楼找经验,找合适的资源要适度。不要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重要的是用起来。
 
 在网上看过一段话,我收藏起来用来警醒自己,也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材料的多与少——首先说一个很多人都在犯或者曾经犯过的错误(好吧,我坦白,算我一个)——大量下载囤积英语学习资料。网上更有甚者,直接提供打包好的上百G的英语资料供大家下载,虽说出发点是好的吧,但仔细想想,这种做法没有帮到多少人,反而害了大多数人。囤积是一种病,一种病(我在唱呢)。呵呵,真的,俺不是开玩笑,你可以看一下《囤积是种病》这本书,你就明白为什么囤积是种心理疾病了,这病我也有,但是病情控制得还不错。很多人在开始学英语时,第一步就是找材料,一找才发现,这么多好东西啊,好,都下载,白天下,晚上下,电脑二十四小时不关机,下!到最后,学习资料还没下“饱”,学习英语的热情早已减了大半,忽然发现,我本来是要学习的,怎么成下载专业户了。马上停手回到英语学习上,找出一套自己喜欢的资料,开工,可是随着难度的提升,马上就会想这个资料是不是不适合我呀,我要不换套别的吧,反正咱有的是“钱”,就这样,学着换,换着学,心猿意马,三心二意,最后哪个也没学完,还是只会那几句,英语就真的成了烧不开的水。躺着中枪的筒子们请举手!!!”
 
 二、生活中和玩中学
 这点其实应该放在最前面的。但是考虑到新手爸妈的成长过程,就把这点放在这里了。作为一个新手爸妈,很多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先把精力都放在资源上。实际操作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生活中学才是最有效的。这就是我们启蒙走过的最大的弯路。
 
 孩子是通过感知来学习的,他要通过五感去体会一个东西才能记的牢。孩子的记性好,忘性更大。 我们曾经通过海尼曼学习了盘子刀叉等东西,当时每个都能指认出来,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就全忘了。慢慢的,我们就发现生活中教的东西,他才记得清楚。
 
 生活中学,需要的是父母先要学习。
 家有低幼宝宝的,推荐朗文的一本书Longman's English for everyday activities。如果你向我一样,只会说说“open the door ,sit down”那么几句,那就可以学学这本书,学后就可以给孩子讲解演示很多日常的动作和物品了。 日常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给孩子讲解。慢慢他就理解了相关的动作和介词了。 同时,也要把资源中讲到的东西渗透到生活中教。比方说海尼曼中教的很多日常的东西,需要带孩子去看实物去感受。
 
 另外,父母可以找一本孩子的单词书,提前学习一下。这种单词书的作用就是让父母知道哪些是最最基本的词汇,在生活中遇到这些词,就跟孩子说,把这些最基础的词汇搞懂,慢慢孩子就能看一些简单的绘本了。我们现在看的就是270多个词的朗文幼儿英语词汇。不要贪词多,一批一批的搞定。以后,我们会找一本1000个词的来教。
 
 玩中学,我推荐一类叫感官游戏的游戏,国外叫sensory activities。可以学英语,锻炼孩子的五感,精细动作,也是很好的艺术启蒙。pinterest家的有苹果APP,大家可以搜一搜。
 推荐一个网址http://www.pinterest.com/mamasmiles/sensory-activities-for-kids/
 
 另外,我们看的资源中有些东西也可以用来做游戏,最简单就是peekaboo,seek and find等等。另外简单的动作也可以拿来互动,妈妈说出指令(比方说push,pull,go away,come back,我们最近在牛津阅读树学的),孩子来做,有些孩子也挺喜欢的。
 
 三、其他
 
 1、英音和美音的问题
 我也曾经小小的纠结过这个问题,希望能找到统一的教材和视频。
 自从发现爸妈平时说更重要后,我就不纠结这个问题了。我是这样想通的。英音和美音的差距,假设百分之五。我们的口音和标准音的差距何止百分之五呀,算是语音语调,估计百分之二十都算少的了。就算孩子打算主攻美音,听听英音也就百分之五的差距,又有何妨呢。
 
 2、点读笔和音频的问题
 我们选用的教材都是点读版的,他愿意听点读笔给他讲故事。这点好像个体差异比较大,我们的情况仅供参考。
 不过,我们读的绘本没有局限于点读或要有音频的,我们还是从兴趣的角度去选择的,然后妈妈读给他听的。这点也有好处,就是我可以根据他的词汇,调整上面的话,先用他听的懂的单词讲解给他听,慢慢再加上他不会的单词。
 
 3、爸妈的口语问题
 作为一个应试教育出来的妈妈,虽然不是零基础,但是听说一样是短板,特别是说。放弃孩子能通过资源就自己学会的幻想后,我就只有一条路,自己提高了。每天听一点,学一点。其实,只要养成给孩子说的习惯后,就会有很大动力和压力去学习了,呵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习一定要是快乐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虽然人人都懂,也是大家的初衷。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往往会被一些事情搞迷路,莫忘初衷,这么亲密的日子只有这么几年。我和宝宝在学英语中,学会了一些新的游戏,看了一些好看的原版绘本,我们都从中得到了快乐,培养了兴趣,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 
 
 
总打赏: 爱币 + 10 
 查看全部打赏
 |